方振龍
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及評價,背離了習作教學的規(guī)律,批閱一次要耗費大量時間,但收效甚微。葉圣陶先生曾說:“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shù),得到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p>
為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在習作評改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成為習作評改的主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首先,采用范文引路,師生共評習作的方法,教給學生一些常規(guī)的評改習作的方法,讓學生在評改前反復閱讀,明確本次習作要求。然后,把學生按好、中、差搭配,四人或六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放手讓學生互評互改。方法一,組員讀自己的習作,其余幾位學生認真聽。聽完后,每人根據(jù)要求對其他同學的習作說出自己的評改意見。方法二,組員根據(jù)習作要求相互交換評改,評改內(nèi)容包括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等,并將評語寫在習作后面。最后,在組內(nèi)把評改后的習作展覽出來,把優(yōu)秀習作評出來,供學生們欣賞。
在一次學生集體互評互改習作時,一位學生一邊讀自己的習作,一邊動情地哭,小組內(nèi)其他幾位學生也傷心得淚流滿面。等他讀完后我走過去看了他的習作,題目是《我最悲痛的一天》。這次習作的要求是寫一件難忘的事,題目自擬。他習作的開頭是這樣寫的:“一件想不到的令人痛心的事發(fā)生在我這個溫暖、幸福的家庭里。爺爺不幸得了腦?!痹陔S后的段落里,他敘述了爺爺?shù)貌〉脑?、嚴重程度、爺爺病危時他們一家人的表現(xiàn)等等。最后寫道:“今天是我最悲痛的一天,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地珍惜爺爺對我的愛。我將會永遠記住這一天——2016年8月1日?!蔽恼聦懙竭@里就結(jié)束了,看完后,我讓他們組開始評改。其中一個學生說:“他寫出了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不是編造的,也不是抄來的,他對爺爺生病期間全家人整日愁眉苦臉的那一段描寫很真實,很讓人感動。”另一位學生評價道:“‘想給爺爺補一補身體,并增加免疫力’中‘增加’一詞用得不當,改為‘增強’更準確些?!边€有一位學生說:“在拉爺爺回家的路上,能插敘爺爺生前如何疼愛自己的內(nèi)容就更真實具體了?!薄犞鴮W生們頭頭是道的評改,看著其他組學生也在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筆者對學生集體互評互改習作充滿了自信。
二、調(diào)動學生評改的積極性
為了調(diào)動學生評改習作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習作評改的主角,我把習作評改的過程編成口訣:“先把習作讀一讀,對照要求看一看。優(yōu)點缺點找出來,提出希望努力改。做好評語定等級,合作交流真愉快?!弊寣W生熟讀成誦,然后巧妙安排,把學生積極參與的數(shù)量、質(zhì)量與班級平時量化評比結(jié)合起來,采用多表揚少批評的方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人人參與的積極性。例如,“栽花”,凡在同伴習作中發(fā)現(xiàn)“花”者,用表揚符號標出來,有多少“栽”多少,然后當堂朗誦,當堂朗誦者加100分,能說明“花香”的原因再加100分。同樣,學生“挑刺”,挑到“刺”者加100分,能說明為什么是“刺”加200分,能把“刺”改成“花”者加300分。不管是“栽花”還是“挑刺”,當評到自己的習作時,小作者本人都要站起來虛心聽取評改建議,小作者本人要加100分。一石激起千層浪,習作評講課堂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學生參與評改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課堂上學生們再也不是聽眾,學生們?nèi)褙炞?、小手如林。教室里,時而掌聲陣陣,時而寂靜無聲,時而書聲瑯瑯,時而議論紛紛。正如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所說:“我認為一堂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具體體現(xiàn)?!边@樣,學生評改習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得到了提高,學生真正成為了習作評改的主角。學生評改習作的能力在一次次評改習作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實踐證明,讓學生成為習作評改的主角確實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既為教師減了負,也為教師增了效,更為學生增了效,何樂而不為?<E:\劉可可\小語園地\2019園地1期\尾標1.tif>
(作者單位:安徽蚌埠市固鎮(zhèn)縣仲興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