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次林
課程德育是德育研究的新視野,它要求我們在學科課程教學中完成德育的任務。課程德育在高校里被稱作課程思政,它不是課程+德育,而是課程與德育的有機融合。這意味著課程天然蘊含了德育價值,德育也需要學科課程這個主陣地來施行。課程德育概念的提出使學科教學與立德樹人的宗旨形成了功能聯系。
學科課程是通過如下三種機制來履行德育任務的:
第一,依據學科特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德育融合。課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其中蘊含了德育的因素,這需要教師去自覺挖掘。教學內容一般具有學科特性,每門學科都是學生接觸世界的一扇窗戶,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進行學科教學,其實就是教師幫助學生開啟德性之門的機制。國外有學者研究發(fā)現,對教學內容道德維度的忽視屬于一種國際性現象,并且指出:20世紀80到90年代初盛行的技術性教學到21世紀開始轉向了道德性教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指明了學科課程的價值立場,有利于幫助教師在落實學科目標的同時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
第二,借助學科教學訓練道德官能。道德的形成包括幾個環(huán)節(jié):以道德感受力發(fā)現道德維度,對道德維度予以道德性質的判斷,受內外驅力的推動以合適的方式執(zhí)行道德判斷,最后通過反復的踐行養(yǎng)成愈益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人的道德見之于人與外面環(huán)境的關系之中,不管什么學科,都可以助益道德養(yǎng)成的某些官能,或者是感受性、判斷力,或者是驅動力、執(zhí)行力。赫爾巴特關于教育性教學的思想深刻地闡發(fā)了這種教學與德育的相互關系。他特別強調教學通過訓練學生的感受性、思維力,給學生的心靈播種,并且形成學生的思想范圍,從而影響他們的行動原則與行動方式。
第三,通過教學形式來承載育人力量。教學不僅是活化教材價值點的過程,它本身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育人力量。教學形式包括教學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氛圍諸方面。比如:講授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素養(yǎng);討論法可以融入尊重;各種實驗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認真細致,等等。課堂結構,如班級授課制、小組學習、走班制,以及教學程序,如復習—授新—鞏固,或者先學后教等都可以在某些方面養(yǎng)成學生的道德品質。教學氛圍是安全的、激勵性的還是威脅性的,對于學生的品質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說教學內容的融入屬于顯性的,那么這種融入教學形式的德育則比較隱性。
這三種機制在育德功能方面各具特色。教學內容方面的融合可以體現學科特色的道德維度,因為,每門學科的內容是有區(qū)別性的;學科教學在道德官能的訓練方面則兼具學科特性與跨學科共性,每門學科都是利用各自的內容訓練共同的道德官能;每門學科,其教學形式產生的育德價值在各學科之間存在較多的共性。總之,學科教學從這三方面入手,就可以殊途同歸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