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文
【摘要】 ?“兩學一做” 教育的核心是學以致用,用以促學;落腳點是堅定信念,勿忘初心,教書育人。從嚴執(zhí)紀是為師之本,教學之道,成事之要。愿我們以“兩學一做”為常態(tài),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為宗旨。勿忘初心,教書育人,永遠盡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
【關(guān)鍵詞】 ?“兩學一做” 目的 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97-01
0
“兩學一做”是為師之本,其核心是學,關(guān)鍵是做,落腳點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更加堅定了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信念,增強了立德樹人,依法執(zhí)教的意識,催生了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教書育人的激情。
從嚴執(zhí)紀是為師之基。紀律是執(zhí)行路線的唯一保證。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意識”及中央“八項規(guī)定”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因此嚴明的紀律和規(guī)律是教師從教之綱,立身之本。從個人角度來講就是要守紀律、講規(guī)矩。工作和生活中要始終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切實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有無監(jiān)督一個樣,“八小時”內(nèi)外一個樣,校長在與不在一個樣。因為我們從事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神圣而光榮,不守紀不干凈的人是沒有資格做教師的。無論何時人民教師自覺以黨紀政紀和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自己,任何情況下都要穩(wěn)得住心神,管的住身手,抗得住誘惑,經(jīng)得起考驗。自始至終把自律作為防火墻,殺毒的軟件,視自律為成長進步的保障,自覺主動的接受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健康成長,實現(xiàn)“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最大價值,為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進步貢獻自己應有盡有的力量。
作風就是形象,就是力量,就是保證。一個學校的工作,成在教師作風,敗也在教師作風,教師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人民群眾對教師的態(tài)度,敬佩的是作風,不滿的也是作風。常照黨章、作風、自律三面鏡子,其目的就是確實杜絕作風不良、不正、不廉問題。用作風建設(shè)的新成效凝聚起立德樹教,依法執(zhí)教的巨大力量。
任何一名教師不論職位高低,資歷深淺都必須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黨紀紅線不可逾越,政治底線不可觸碰,把紀律挺在國法前頭,凡“破法著,莫不從”破紀。對黨組織和教師而言,不僅要守得住國法底線,要做到“紀”在“法”前,黨紀嚴于國法。在教學工作中,把“明、嚴、執(zhí)、問”落到實處。嚴明紀律教育,警鐘長鳴,經(jīng)常講、反復講、不厭其煩地講,講必見成效。“嚴”,嚴治嚴管嚴擔當。要嚴到點、嚴到份、嚴到位,堅決防止“破窗效應”?!皥?zhí)”,強化執(zhí)紀,堅持有紀必依,執(zhí)紀必嚴,違紀必究,讓鐵規(guī)發(fā)力,讓禁令生威,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紀守法沒有特權(quán),執(zhí)行紀律沒有例外,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問”,就是問責。紀律是教師忠誠黨和人民教育的修身之本、教學之道、成事之要。其中“嚴以修身”是起點。踐行是“嚴以修身”的開始,堅定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培塑高尚情操,不斷打牢干干凈凈的做人,堂堂正正的育人。
立德樹教是為師之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故立德樹教是興國之基,長遠之計。
德是為師之本,愛生之基。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以人為本,愛護學生,保護學生安全,敬業(yè)奉獻,忠于職守,盡職盡責,知榮明恥,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守住道德底線,銘記職業(yè)操守,明確職業(yè)規(guī)范,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昂糜曛獣r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苯處煹囊谎砸恍?,一舉一動,給予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道德品質(zhì)的楷模,是思想行為的表帥,是知識的化身。蘇霍姆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睙釔蹖W生是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xiàn),是衡量師德的第一把尺子。愛學生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愛要以愛動其心,曉其理,納其言,導其行。這樣才能以德立教,只有這樣才能愛之彌久,只有這樣才能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愛是消除師生情感摩擦的潤滑劑,是架起良師益友的橋梁,是轉(zhuǎn)變后進生發(fā)展的妙方良藥,是洗滌學生思想塵埃的甘霖。
國家繁榮,家鄉(xiāng)振興,系于教育。為此“兩學一做”是解決教育教學中教師工作漂浮,師德不良,工作不實,不思進取,以權(quán)謀私等問題的一劑良藥。
正視現(xiàn)實,面對當下,師德方面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教師違紀補課收費,增加人民群眾的負擔;有些老師在學生管理方面方法簡單粗暴,隨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有些教師巧立名目,向?qū)W生或家長暗示或明要禮物、禮品;有些教師思想消極,學習不力,精神空虛;有些教師不了解學情,不鉆研教材,不認真?zhèn)湔n,不認真批閱作業(yè),只有表面文章;有些教師作風不良,道德敗壞,嚴重摧殘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還有些教師法制觀念、安全意識不強,致使學生受到心靈傷害,學校暴力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些學校領(lǐng)導利用職務之便,棄校鉆“銀”,勾結(jié)奸商,尋求多元的經(jīng)濟方程,見利忘校,不依法治校,不廉潔從教,不以教為民,不以教興家興國,喪德失形 ……凡此種種,嚴重損壞了教師的形象,同時也反應在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和依法治教方面仍存在的缺漏。
我們知道,黨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脈在于人民。同樣教師的根基也在人民,血脈也在人民。我們盡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就是盡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因此,人民教師的最高道德就是不斷地為人民服務,為人類的愛而工作。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人民將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他們節(jié)衣縮食供兒女上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其心切切,其情殷殷,我們豈敢變節(jié)無德,懷不仁之心呢?
每位教師應銘記:為師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為民辦事,教書育人,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每位教師都應朝乾夕惕 ,三省吾身,忠于厥職,常態(tài)學習,嚴以律己,依法執(zhí)教,真正成為學生知識的傳播者,良好風范的引路人。
愿我們以:“至誠為道,至仁為德”,勿忘初心,教書育人,盡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