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方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教學加強了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目前整個教育部門的總體目標,也是我們高中生物教師的主要努力方向。生物作為我們高中課程的一大門類,更是實際生活關系密切的一門課程,對于學生思維發(fā)展尤為重要,我們應該時時與時代發(fā)展接軌。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構建高效課堂,為學生之后更深層次的文化知識學習打好基礎。本文將討論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品質教學
生物是一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高度相關的學科,在初中我們已經淺層次地了解了生物學的一些基礎知識,主要是生物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等。在高中生物中,生物知識的學習范圍較為廣泛,不僅如此,在學習深度和難度上也有一個較大的提升。對于學生之后的生物專業(yè)的學習十分重要,它不僅是基礎知識的奠定,更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思維的重要階段。我們要將傳統生物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要求有機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貫徹核心素養(yǎng)理念,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初步形成生命科學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形成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的能力、成長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人。
1 制定教學目標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教學效果,而忽略了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教學目標對于教學活動來說十分重要,只有完善而且貼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才能夠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有助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與使用,還有助于教師對于教學課堂的反饋與反思,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思維,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基本素養(yǎng)得到提升。因此,我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善于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充分突出生物學科特點,體現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中《染色體變異》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說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染色體數目變異,進行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教學的重點是染色體數目的變異,難點是染色體組的概念,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概念及其聯系,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教師應該在備學教案中注明復習、新課以及實驗三大點,復習的內容主要是基因突變,通過基因突變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從而引出染色體變異,做好新課導入的準備,新課的學習為兩課時,第1課時學習理論部分,第2課時則是實驗。
2 小組合作實驗
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實驗教學中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致力于突顯學生的主要角色,給他們提供展示和思考的機會,小組合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練習思維發(fā)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表達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我們可以將小組合作與實驗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在高中生物實驗《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專題中,學生要學會如何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了解細胞的結構、學會制作臨時裝片,某些學生在教師進行講解時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充分掌握實驗步驟,而教師因為學生數量較多,無法一一找出問題進行輔導,這時,我們可以將學生結組進行實驗,兩到三人為一組,學生在小組中能夠相互學習、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3 多媒體教學
教師應該主動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的應用無疑是教學方法的一大創(chuàng)新,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枯燥的文化知識轉變?yōu)閷嶋H情景,學生通過對于情景問題的思考,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內容。高中生物學科理論知識較多,但又與實際生活關系密切,因此,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教學方法。目前,多數學校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技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視頻、制作微課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或提供實驗素材。
例如,在學習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一節(jié)時,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蛋白質多樣性形成的原因、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介紹蛋白質的理論知識,更要展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為了提高效率,盡量使這個過程的展示更為形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在網絡中可以找到相關動態(tài)圖或者是相關視頻,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看到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構成和蛋白質形成過程,從而掌握得更加深刻。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傳播的同時,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生命科學觀的形成,教師要積極學習教學新觀念,提升個人基本素養(yǎng),根據教學需要,制定教學目標,選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不應該只著眼于學生的生物成績,而要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利用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培養(yǎng)國家高素質人才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合民.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學周刊,2019(30).
[2] 王妍.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 2019(25).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