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芳
古典詩詞的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質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近代以來,隨著廢止讀經(jīng)和新學的興起,當前的古典詩詞教學正面臨著諸多問題,教學實踐中常見的作品朗讀、講解分析、交流討論、理解背誦等應試教學模式,造成學生長期缺乏真實體驗,很難獲得內在的情感體驗,古典詩詞的學習變成了大量枯燥乏味的理解和背誦,以致學生徹底失去了學習興趣。打破當前的教學模式,嘗試讓傳統(tǒng)的吟誦教學走進課堂不失為一種方便易行的方法,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詩詞的理解與感悟,實現(xiàn)吟誦這一傳統(tǒng)讀書法的傳承與復興,切實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推廣與普及。
一、吟誦教學的由來
1.吟誦是中國古代基本的教學方法
“歌本長言”,吟誦是漢詩文本來的聲音。先輩們根據(jù)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以單音、四聲、獨體、方塊為特征的漢字特點,遵循著多元一體的教學傳統(tǒng),用吟誦的方式教學,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吨芏Y》《春宮·宗伯》說:“大司樂,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本褪钦f古代教師在詩歌教學中,用的是興、道、諷、誦、言、語六種教學方法?!度纸?jīng)》中:“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彼f的應當用“諷”和“詠”的方法來學習四詩,這里的“詠”就是指的吟誦,即要用背誦和吟誦的方法學習四詩。
2.吟誦是古代文人的創(chuàng)作方式
《莊子·德充符》中有:“倚樹而吟?!钡木渥印!冻o·漁父》說:“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敝髿v代的文人墨客提到吟誦創(chuàng)作的就更多了。如:杜甫的:“新詩改罷自長吟”、賈島的:“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龔自珍的:“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濒斞傅模骸耙髁T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笨梢姡湃耸窍纫髡b后,結合內心進行創(chuàng)作,記錄下來,這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些流傳久遠、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作品。
二、正確領會吟誦教學的意義
1.吟誦教學能更好地理解與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學生喜歡新奇的東西,對未知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吟誦本身具有較強的旋律性,沒有把語文當成知識去反復記憶,它能給他們帶來面目一新的感覺,更容易被學生吸引。以吟誦的方式學習,可以增強古詩文的語感、語法,以及格律、音韻,有效解決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對古代經(jīng)典作品認識膚淺、體驗不深刻、理解不準確等問題,真正體會每一個方塊字中所蘊含的真正意義,真正領會作品所蘊含的文化精髓。以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兜躯X雀樓》為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吟誦時,“白日”和“入”這幾個入聲字要吟誦得特別短,把那種時間緊迫,人生苦短的感覺在曼聲長吟中體現(xiàn)出來,仿佛浮現(xiàn)胸懷蒼生的王之渙痛苦于人生苦短,但又執(zhí)著于行道義于天下的孤獨背影。
2.吟誦教學有助于正確把握詩詞真正內涵
學習古詩文時讀錯自然就容易理解錯。程顥的《秋日偶成》前兩句“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备鶕?jù)現(xiàn)在的教學方法,第一句節(jié)奏為:閑來/無事/不從容,或者:閑來無事/不從容。它的理解就應該是:閑下來沒有事,所以就不從容,顯然不對。依據(jù)古代漢語平聲和仄聲字的讀法以及吟誦規(guī)則,用吟誦符號畫出來為:
橫線代表平聲字,豎線表示仄聲字,感嘆號表示入聲字。在吟誦詩句時,第二、四、六位的字如果是平聲字就要比其他位置上的字讀得要長一些,最后一個“容”字是押韻的字,要讀得最長,入聲字“不”要讀得最短。即:
閑—來——無—事不從——容————
反復吟誦,讀得最長的那個詞就是“從容”,整句詩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從容”一詞,這正是作者寫這首詩首先想表達的那種閑靜安適的心情。
3.吟誦教學更能增強記憶和培養(yǎng)情操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對于普通人來說,有些晦澀難懂的古詩文讀起來都困難,要把它背出來,自然就更難了,而當成歌詞來“唱”,有了旋律和節(jié)奏,難度降低了不說,還瑯瑯上口,自然就容易記住。在反復吟誦中,印象逐漸加深,記憶力都能大幅提高。同時古詩詞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向上、純真質樸、淡泊名利、愛國情懷等,潛移默化,對于學生自我教化與自我修養(yǎng)有很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詩詞吟誦教學策略
在詩詞吟誦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對作品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對新詩詞的學習要先聽名家的吟誦音頻或教師吟誦示范,讓學生對詩詞有一個整體感知。要讓學生根據(jù)每個字的聲調,畫出平仄,分析音韻特點,進一步理解詩詞的內容大意。要正音,按照橄欖音的標準吟誦準確、飽滿,根據(jù)古體詩、近體詩、五言、七言、詞、文等不同文體,相應調整、確定吟誦調,練習吟誦,不讀錯字,不倒字。通過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將旋律與聲調更好地結合起來,反復吟詠,深入理解文意。開展吟誦表演,如課堂上的即興表演,學校、社區(qū)等組織的活動表演,班級內部也可以不定期地舉行有主題的雅集,如端午頌,中秋月等等,吟誦相關的作品。通過一段時間吟誦學習的積累,就可以學習創(chuàng)作,開展古詩詞的寫作教學。從最簡單的對對子開始,一字對,二字對,三字對……慢慢增加字數(shù)。學會了五字對,就嘗試寫五言詩,然后是七言詩,古體詩。還可以習作共賞,切磋共進。
作者簡介
吳芳芳,現(xiàn)為江西新余新鋼一小教師,新余學院外聘講師,2013年開始多次赴首都師范大學系統(tǒng)學習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