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春
摘 要:孔子及其著作《論語》強調(diào)尊重人的主體性和個體性,追求自由、平等、和諧的對話關系。無論是從教學價值觀的樹立、教學職能的確定還是教學過程的按部就班,孔子的對話理念都對現(xiàn)代語文閱讀教學理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語文閱讀教學將以孔為師,滲透對話理念,有效地促進閱讀教學。
關鍵詞:孔子對話理念;閱讀教學;主體性
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話”已經(jīng)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狀態(tài),也是人們達到某種需要進行的有效手段。翻開我國古代經(jīng)典著作,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教育就已經(jīng)與“對話”聯(lián)姻,其中以圣人孔子及其著作《論語》最具代表性。這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xiàn)在,在教育界都可謂是清風襲人,境界大開。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價值觀
通俗來講,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育人才,即具有一定知識、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修養(yǎng)的具有發(fā)展力的人??鬃釉唬骸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寥寥數(shù)語,涵蓋了他對教學價值的理解。在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我們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并且更加重視精神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育,簡而言之即如何做人。談及做人,我們又必須敬拜先師孔子??鬃拥膶υ捊虒W中不時流露出“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義利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價值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世觀,以及“欲速則不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不忍則亂大謀”等許多人生智慧的哲學。這是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追求的教學價值,也是實現(xiàn)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基本目標。
二、明確教學職能,創(chuàng)建對話環(huán)境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皆異能之士?!笨芍^成果豐碩,桃李天下。作為教師,孔子尊重弟子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弟子。他鼓勵弟子大膽對話,暢所欲言,要“當仁不讓于師”;他關愛弟子,當伯牛有疾,他“自牖執(zhí)其手”,連續(xù)慨嘆:“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當?shù)靡獾茏宇仠Y死時,他痛哭流涕:“天喪予!天喪予”。除卻對學生的關愛,他的身上還有許許多多獨特的個人魅力,例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于擔當?shù)纳鐣熑胃?“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的謙虛低調(diào)等。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創(chuàng)造了民主、寬松、自由、尊重、平等、理解和寬容的對話環(huán)境。那么,在師生關系復雜緊張的今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廣大教師應平心靜氣向先師孔子學習,只有這樣,“思想的閘門打開之后,彼此相互啟發(fā),相互碰撞,許多新的觀點才會跳躍出來”。
三、啟發(fā)式對話閱讀,突出學生主體性
孔子注重誘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求和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對于個體差異,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如果將孔子的對話理念和啟發(fā)式教學、因材施教思想綜合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則可以概括為啟發(fā)式對話閱讀。教師要充分把學生當成學習、生活的主人,敢于放手,多給時間閱讀、多給機會明辨、多給問題探討,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用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情感、價值判斷去解讀文本,與文本直接進行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另外,孔子對于弟子的優(yōu)點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積極鼓勵贊揚,如“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這種鼓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互動對話,合作探究
新課程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不得不說這與對話教學相得益彰。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學習、啟發(fā),對應到新課標可以理解為自主思考、合作學習、啟發(fā)探究。學生對文本的解讀需要在自主思考和與同伴的合作對話中獲得重組,在師生、生生的多元啟發(fā)交流中得到探究。具體來說,學生是閱讀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應努力設計各種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其投入到自主對話學習活動中來,學生間彼此生理、心理的相似性,容易形成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圍,能夠徹底表達彼此間最真實的想法。這些觀點的相互碰撞,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促進閱讀教學。
五、關注人的發(fā)展
對話理念教學堅持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的發(fā)展??鬃拥膶W說以“仁”為主,尤其推崇道德修養(yǎng)?!叭收邜廴恕薄ⅰ叭室詾榧喝巍?、“有殺生以成仁”等,彰顯了孔子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極為純粹和崇高的道德精神。這種道德精神超越了人的自然屬性,發(fā)揚和升華了人性的內(nèi)在潛能??鬃釉谌粘υ捊虒W中時時貫穿和滲透著這種道德精神,他所關注的是人作為人的更大價值和更高發(fā)展。毋庸置疑,現(xiàn)代語文閱讀需要延續(xù)這種道德精神,需要傳承這種民族精髓,教師作為引導者,更是要如此,這樣不但可以完成知識能力的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關注了學生的人格發(fā)展、精神情操的陶冶,達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孔子的對話理念對于紛繁雜陳的現(xiàn)代教育觀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傅雷先生說:“人是生活在太陽底下的。人接受了太陽的光和熱,就應該把它傳給他人?!比绾蝹鬟f光和熱呢?我想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對話。語文教育教學中,對話可以達成教師、學生、文本的和諧統(tǒng)一,讓教師與學生在自由、平等、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中積極對話,達到人的發(fā)展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尚文《語文教學對話論》浙江出版社2004.2.1
[2]《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孫建鋒《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游彩云
[4]王尚文《對話:語文教學的新觀念》浙江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版)2001.5
[5]李鎮(zhèn)西《給新教師的建議》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
[6]《構(gòu)建互動閱讀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文化》《語文月刊》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