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大勇
摘 要:“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是新課標下高中教學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本文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分析來展示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原則來進行教學。
關鍵詞:高中化學;以學定教;以教導學
“以學定教”是指以學生的情況來確定教學的情況,具體來說就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了解學生最希望通過課程學到什么、學生的學習方法來判斷學生的實際情況,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程實際設計教學流程,使教學更能被學生所接受從而提升教學效率?!耙越虒W”就是教師通過自己的教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在保證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學習。下面筆者以《氧化還原反應》一課為例,具體講解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的教學設計、師生交流、小組討論等方面落實“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學理念[1]。
一、基于“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中,先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
1.知識儲備方面:在初中的化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并掌握了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并且知道化學反應類型的劃分和反應前后物質種類多少的關系。
2.能力儲備方面:通過初中的化學學習,學生掌握了學習化學的基礎思維與方法,不過對抽象物質結構的認識還有所欠缺,在學習過程中,分析和抽象思維的能力還有待提高。3.學生興趣方面:高一學生剛剛升入高中,學習熱情較濃厚,并且對于化學知識掌握有限,對新知識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茶水變身記”和變色眼鏡的例子出發(fā),向學生論證了化學與我們?nèi)粘I畹年P系,將學生吸引到化學課堂學習中來;之后讓學生回顧初中時學過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學生能夠通過記憶的提取,了解到“氧化反應是物質得到氧的反應,還原反應是物質失去氧的反應”,并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化學方程式來進行說明,從而奠定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已學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起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
之后進入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板書氧化銅與氫的反應方程式,請學生分組探究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不是單獨發(fā)生的,提醒同學仔細觀察分析方程式。學生通過探究得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fā)生的。
最后進行新知識的探究與講解,讓學生根據(jù)課本p35的三個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圖一),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是否有所變化,且變化規(guī)律是怎樣的。學生可以分析出三個方程式中各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并進行說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得到或失去化合價的物質進行縱向對比,感受它們各自在反應中的位置,由此可以得出:化合價會降低是因為元素得氧發(fā)生了氧化反應,化合價會升高是因為元素失氧發(fā)生了還原反應。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擴展一些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圖二),讓學生明白只要是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最后通過一些相關的練習題鞏固學到的知識內(nèi)容。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的發(fā)揮了其教學引導作用,通過一些內(nèi)容的展示,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得出最終的結論,可使學習內(nèi)容更容易被內(nèi)化到學生的知識體系之中[2]。
二、基于“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師生交流
在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會認真分析學生的答案并進行反饋,錯誤的進行糾正,正確的給予肯定;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都會深入學生中進行傾聽,并與他們展開積極的對話,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對于一些學生遇到的困難情況,教師也會再進行深一步的細致引導,給學生一些提示。例如學生在尋找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的變化規(guī)律時可能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這時教師就可以提醒學生將反應前后有氧的化合物進行縱向比較、將反應前后無氧的化合物進行縱向比較、再將反應前后有氧無氧的化合物進行對比,通過幾次對比得出關于化合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變化規(guī)律的結論。在最后的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復習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圖三中的練習題,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分析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化合價變化,以此來鞏固學生的知識。
三、基于“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小組討論
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是基于小組而展開的,小組中學生之間的討論,可以整體提升全組成員的水平,通過討論交換彼此的思維,能夠使一些可能沒有受到重視的內(nèi)容被學生所接受,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及時了解小組討論情況,根據(jù)學生的提升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同時針對小組討論時出現(xiàn)的問題也要及時解決,注意從側面引導學生展開更加深入的討論,通過討論獲得的知識比由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知識更不容易忘記。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溝通過交流,互換討論成果,實現(xiàn)“1+1>2”的效果[3]。
結束語:總而言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落實“以學定教,以教導學”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對學生的關注也能夠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知識之中,教師通過發(fā)揮引導作用,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與當今時代對教育的要求相符。
參考文獻
[1]周麗萍,孫天山.“以學定教”的認識與思考——以“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教學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7(03):33-36.
[2]梁艷麗.以學定教——高中化學教學新模式探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02):20-20.
[3]牟鵬洲.以學定教——高中化學教學新模式之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