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火鍋非重慶
來到重慶,倘若不曾與人圍坐共涮一鍋,又怎能說自己曾造訪過這座熱辣之城?
重慶火鍋的來源眾說紛紜,參照民國的《風土什志》,是源于明末清初的嘉陵江畔、洪崖洞等碼頭的船工纖夫的飲食方式。當時江邊的苦力購來牲畜的“邊角料”如毛肚、黃喉等,放入分格鐵盆所烹煮的麻辣鹵汁中,供勞動者們圍著爐子大快朵頤,每人一格,井水不犯河水——這便是最早的九宮格火鍋。直到民國時期,重慶才逐漸將火鍋變?yōu)槭车曛械牟耸?,從擔子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是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調(diào)配。直到現(xiàn)在,兼收并蓄的重慶發(fā)展出老幼共享的鴛鴦鍋,適合不同人士的口味,無論你是無辣不歡,還是聞辣色變,來重慶都必須要試試各間火鍋名店!
劉一手火鍋
雖然在牛車水也有分店,但重慶是劉一手的扎根地,地道的味道不嘗嘗嗎?
打著“火鍋處處有,特色劉一手”的名號走闖巴渝,作為重慶火鍋行業(yè)年營收前3強之一的劉一手,和多數(shù)同業(yè)店家相較,其菜品選擇相對多元且份量扎實、滋味獨到——比如招牌的“劉毛肚”經(jīng)由獨家手法制作,嘗來鮮而不腥,耐滾湯久煮而不顯老:另一代表菜色“香豆腐”則細如雪凝,不僅蘊含豆腐的滑嫩,清香中又透出葷肉的鮮美,皆為前來用膳時不容錯過的特色單品。
劉一手火鍋店以新鮮生嫩的鴨血聞名,一塊塊鴨血猶仍淋漓著亮紅色澤,既緊實又飽滿,下鍋涮熟亦不容易散碎,值得前來嘗鮮!
重慶小天鵝
有別于一般的大鍋大灶路線,重慶小天鵝火鍋走的是單人單鍋的精致取向。幾經(jīng)改良的湯頭頗能討好外來者的脾胃,輕微食辣者或可試試一品鍋、秘制香辣鍋,而加入豬骨和雞精等材料熬煮而成的野生菌王鍋,既健康又養(yǎng)生,尤其適合青少年以及年長者。
面對琳瑯滿目的菜單,既想一網(wǎng)打盡卻又不知該如何下箸么?小天鵝貼心地預備幾道葷素拼盤以供來客點選:鴨腸、毛肚、雞胗,香菇、木耳、羅漢筍,內(nèi)容因季節(jié)變化而略有調(diào)動,充分滿足重慶人喜新求變的刁鉆舌尖。
非一般重慶火鍋
“曉秧鍋”鮮貨火鍋
“從屠宰到上桌,不超過5小時!”火鍋店員向我介紹道。開放式廚房懸掛的鮮紅牛肉,明晃晃的各式配菜,恍一隱間我以為走進了潮汕牛肉火鍋店。近年,潮汕牛肉火鍋打入重慶,大受當?shù)厥晨驼J可,鮮貨火鍋遂由此而生。這里的肉大都為新鮮屠宰,食材上桌時或以冰塊墊底,或以干冰保濕,務求令牛肉、鵝腸、毛肚等都能保持質(zhì)感。如想體會重慶火鍋如何跳脫“老火鍋”的規(guī)限,務必一嘗。雙重滋味
耿直的重慶人絕不虛偽做作,重慶市區(qū)慣??梢娨蝗菏晨团踔崂狈?、糍粑在吃。常說重慶人無辣不歡,誠然一口口紅油令人熱血沸騰,那不能吃辣的人到了重慶該怎么辦呢?別擔心,從八一路好吃街,到深夜隱匿于寬街窄巷間,無論是正餐還是甜點,總有一款合你口味。重慶到底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美味?我們先到街道溜一圈,一試便知!
酸辣粉
原料為紅薯加工制成,咬起來富有嚼勁,食用時在食器中灌入紅油湯頭,并撒上芹菜片、香菜、豆芽、牛肉小塊等配料,以其“麻、辣、鮮、香、酸”的口感廣受歡迎。重慶街頭售賣酸辣粉的餐廳極多,又以八一路上的“好又來”酸辣粉最為知名。
抄手
別稱餛飩、云吞,本不稀奇,妙就妙在巴渝廚師結合面食技藝和在地喜麻喜辣的口味。個中代表“紅油抄手”外皮纖薄柔韌,湯汁則在微辣中兀自煥發(fā)著清香,相關名店如吳抄手、佬麻抄手等,均為不可略過的美食。
麻辣兔頭
為一款廣泛流傳于巴渝各地的街頭零食。食用時,先自其上下門牙交會處用力撕開,再吃頰肉、頷肉,之后依序吮吸“兔腦花兒”和兩只鮮嫩的眼窩。和其他巴渝菜品相比,鹵制的麻辣兔頭不算頂辣,但這略顯猙獰的外型、關節(jié)分明的骨肉,也考驗著食客的膽識。
毛血旺
巴渝的特色菜,又以磁器口一帶最富盛名。其作法多元,唯一般皆以鴨血或豬血為主料,另佐以鴨腸、鰍鱔、午餐肉、豆芽、木耳等配菜,重點在于盛器內(nèi)大量紅灼亮艷的油湯(油量不足將影響味道,亦不利于保溫)。食用時宜從肉品開始,再到菜葉、粉條類,如此循序漸進,方能品味辣味的層次與神髓。
山城大湯圓
重慶最具代表性的甜點,其外皮多以吊漿細粉制成,里頭包著混合豬膘油、白糖粉的黑芝麻餡料。煮熟后的大湯圓外皮彈牙有勁、內(nèi)餡清香松糯,連同一碗清勻如蜜的津液上桌,撲面恒常帶點微微的桂花香。
糍粑
將糯米洗凈、浸泡后加以濾干蒸熟,再利用杵臼春打至柔韌的膠泥狀,并捏塑成團的甜品。成品可油炸、火烤、水煮,再裹上芝麻、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即可取食。每逢端午佳節(jié),除卻傳統(tǒng)的粽子,重慶人也會打上一盤糍粑與親友分享。洪崖洞和磁器口常見有人在打手制糍粑。
冰粉
使用的原料為一種叫“假酸漿”的植物種子,經(jīng)搓洗、凝固等多道工序方可完成。食用時偶爾也攙入魔芋和海藻粉增強其穩(wěn)定度,是一道頗具重慶特色的小點。
涼蝦
其實并不是蝦,而是以大米加工制成的甜點。因制作時滾燙的米糊通過漏瓢孔隙滴落至冰水中,形成頭大尾細的蝦身形狀,故名。重慶之外,涼蝦在湖北宜昌、四川、云貴等地亦頗為流行。食用時除拌入糖水與碎冰,亦可使用蜂蜜、甜米酒、水果塊等增添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