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 方龍寶 馬海麗 趙鳳香 柴薇薇
摘要:研究目的:甘草是一種適生于荒漠鹽漬化地區(qū)的豆科藥用植物,但不同品種甘草對鹽的適應性不同,本研究通過比較烏拉爾甘草、黃甘草在不同濃度NaCl處理下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質(zhì)黃酮含量的差異,初步分析了兩種甘草抗氧化系統(tǒng)酶及抗氧物質(zhì)在鹽處理下的變化特征。結(jié)果表明:兩種甘草均可以通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積累抗氧化物質(zhì)黃酮來適應鹽處理,在50 mmol/L NaCl處理下,兩種甘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地上和地下呈現(xiàn)出差異,烏拉爾甘草黃酮積累高于黃甘草;在200 mmol/ L NaCl處理下,烏拉爾甘草葉中SOD、POD活性、總黃酮含量均顯著高于黃甘草(P<0.05),初步推測烏拉爾甘草在高鹽條件下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并能夠更好的積累藥用活性物質(zhì)黃酮,因此更適于在鹽漬化地區(qū)推廣種植。
關鍵詞 鹽處理;烏拉爾甘草;黃甘草;SOD;POD;黃酮
中圖分類號: S567.23???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干旱的頻繁發(fā)生及化肥的使用和灌溉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土壤的次生鹽漬化程度日趨嚴重,已經(jīng)成為限制植物栽培的重要因素之一。鹽脅迫會引起植物細胞的離子脅迫和滲透脅迫,進而導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過量積累。但是植物通過長期的進化,形成了復雜的抗氧化防御機制,包括酶途徑和非酶途徑,來消除過量的活性氧積累。酶途徑保護機制中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等,其中SOD可以清除超氧陰離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并產(chǎn)生過氧化氫等物質(zhì),POD可以催化過氧化氫氧化產(chǎn)生水,來降低膜內(nèi)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程度。非酶途徑中直接參與活性氧(ROS)清除的抗氧化物有黃酮、多糖、谷胱甘肽等,這些物質(zhì)既可以直接同ROS反應,將其還原,又可作為酶的底物在ROS的清除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藥用草本植物,主要品種有烏拉爾甘草 ( Fisch.)、光果甘草( L)、脹果甘草(Batal.)及黃甘草 Peng.)等,其烏拉爾甘草、黃甘草廣泛分布于新疆、甘肅、內(nèi)蒙古等干旱、半干旱鹽漬地區(qū),是一種防風固沙耐鹽堿植物。研究不同品種甘草在鹽處理條件下抗氧化系統(tǒng)的響應,可以為甘草在鹽漬化地區(qū)的栽培提供理論基礎。已經(jīng)有研究表明超過200 mmol/L? NaCl對甘草造成脅迫,其體內(nèi)抗氧化系統(tǒng)遭到破壞,因此本研究選擇了低于200 mmol/L的NaCl對烏拉爾甘草和黃甘草進行鹽處理。由于甘草中蘊藏著大量的抗氧化物質(zhì),如黃酮等,其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但在不同品種、不同產(chǎn)地甘草中的含量差異較大。因此對甘草不產(chǎn)生脅迫的情況下,進行適度的鹽處理,將甘草抗氧化酶、甘草黃酮與鹽脅迫相關聯(lián),比較不同品種甘草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黃酮的變化特征,可以為鹽堿條件下開發(fā)利用甘草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培養(yǎng)
實驗所用材料烏拉爾甘草、黃甘草種子購買于甘肅酒泉,挑選飽滿充實、大小均勻、色澤飽滿的甘草種子,用98%濃硫酸消毒并進行催芽,放置在25℃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移入穴盤中,采用蛭石培養(yǎng),每周用Hoagland營養(yǎng)液澆灌3次,在室溫中進行培養(yǎng)。
1.2 鹽處理
當出苗5周左右時,選取長勢一致的材料,以Hoagland營養(yǎng)液為對照(CK),選擇對甘草并不造成脅迫傷害的鹽濃度進行鹽處理。Hoagland營養(yǎng)液分別添加50 mmol/L ?NaCl和200 mmol/L NaCl進行處理,每2 d更換處理液,分別于處理第7 d、14 d取樣,進行酶活性指標測定,處理第60 d取樣,進行總黃酮含量測定,每處理設4次重復。
1.3 酶提取液的制備
分別準確稱取約0.1g根和葉,加入1ml提取液進行冰浴勻漿,8000 g 4℃離心10min,取上清液,置冰上待測,實驗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SOD(SOD-2-Y,蘇州科銘)、POD(POD-2-Y,蘇州科銘)。
1.4 超聲波法提取甘草總黃酮
用50 mmoL/L、200 mmoL/L ?NaCl分別處理60 d后,取葉和根清洗干凈,在105℃下烘干,粉碎,過100目的篩,然后精確稱取葉、根各1.0 g,倒入錐形瓶中,料液比1:20,80%乙醇,超聲提取20 min,功率150 W,過濾、共提取2次,合并濾液,最后定容。
取適量提取液于10mL 容量瓶中,加水5mL,振蕩片刻,加5%亞硝酸鈉溶液0. 5mL,搖勻、放置 6min后加10%的硝酸鋁溶液0. 5mL,搖勻放置6min后加5%的氫氧化鈉溶液2. 5mL,放置15 min 后蒸餾水定容至10mL,試劑為空白,于510nm 處測吸光度值A,從標準曲線方程中計算出黃酮含量。
計算公式為:C(%)= (V*X)/(100*A*W)*100%
其中: X—比色液中黃酮含量( mg/mL) V—提取液體積( mL); A—取樣體積( mL); W—甘草重量(g)
1.5 黃酮含量的測定方法
(1)紫外分光光度法:用蘆丁代替黃酮做對照標準,采用亞硝酸鈉 -硝酸鋁比色法,在510nm處測定甘草中總黃酮含量。
(2)工作曲線回歸方程:精確稱取在 105 ℃干燥恒重的蘆丁對照品10mg,用95 %的乙醇溶解,搖勻,定容至10mL,配置成為濃度1mg/mL的蘆丁標準品溶液,作為貯備液備用。精密量取上述溶液0、0.1、0.2、0.3、0.4、0.5、0.6、0.7 ml,分別加水3 ml,加5%的亞硝酸鈉溶液0.5 ml,放置6 min,加10%的硝酸鋁0.5 ml,搖勻,放置6min,加入5%的氫氧化鈉溶液2.5 ml,混勻,放置15 min后蒸餾水定容10 ml,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在波長510nm 處測吸光度。
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得蘆丁濃度(X)-吸光度(A)方程:X =(A+0.0289)/0.1889相關系數(shù) R=0.9937。
1.6 數(shù)據(jù)分析
原始數(shù)據(jù)采用 Excel 2010軟件,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平均值比較采用 LSD 0.05標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SOD活性的變化
SOD是保護植物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的第1道防線,它是防御活性氧的關鍵酶。在50 mmol/L NaCl處理下,烏拉爾甘草和黃甘草中SOD活性均隨鹽處理的時間增長呈現(xiàn)不斷升高的趨勢。葉中,兩種甘草SOD活性顯著高于CK(P<0.05),處理14 d時,烏拉爾葉中SOD活性顯著高于黃甘草(P<0.05)(圖1 A);在根中,兩種甘草SOD活性在處理7d、14d時均顯著高于CK(P<0.05),在處理14 d時,黃甘草SOD活性顯著高于烏拉爾甘草(P<0.05)(圖1 B)。
在200 mmol/L NaCl處理下,兩種甘草中SOD活性總體上都隨著鹽處理時間增加而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在葉中,兩甘草SOD活性顯著高于CK,處理14d時,烏拉爾SOD活性顯著高于黃甘草(P<0.05)(圖2 A);在根中,當200 mmol/L NaCl 處理7d 時,兩種甘草SOD活性均顯著高于CK,繼續(xù)處理到14 d時,兩種甘草根中的SOD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圖2 B)。
2.2 POD活性的變化
在50 mmol/L NaCl處理下,兩種甘草葉中POD活性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圖3 A),但黃甘草葉中的POD活性顯著高于烏拉爾甘草(P<0.05)(圖3 A);根中烏拉爾甘草POD活性卻呈現(xiàn)出始終上升的趨勢,而黃甘草中的POD活性卻先增高后下降,處理14d時,烏拉爾POD活性顯著高于黃甘草(P<0.05)(圖3 B)。
在200 mmol/L? NaCl下,烏拉爾甘草葉中POD活性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而在黃甘草中隨著鹽處理時間逐漸上升,在處理7 d、14 d時,烏拉爾葉中POD活性顯著高于黃甘草(P<0.05) (圖 4 A);在根中,兩種甘草根中POD活性隨著鹽處理的時間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烏拉爾甘草POD活性始終高于黃甘草(P<0.05)(圖 4 B)。
2.3 黃酮含量的變化
在葉中,兩種甘草總黃酮含量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烏拉爾甘草總黃酮含量隨著鹽濃度增強而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而黃甘草總黃酮含量隨著鹽濃度增強逐漸下降。在200 mmol/L處理下,烏拉爾葉中總黃酮含量達1.30%,根中高達1.01%,無論是根還是葉中,烏拉爾總黃酮含量均顯著高于黃甘草(P<0.05)。說明一定的鹽處理促進了烏拉爾甘草黃酮含量的積累,但是較高濃度的鹽處理卻抑制了黃甘草黃酮的合成與積累(表1)。
3 討論
本研究表明,兩種甘草中SOD活性隨鹽處理強度增大而增大,而POD活性隨著鹽處理濃度強度先上升再下降,這與萬春陽等的研究一致,表明在一定的鹽處理下,甘草體內(nèi)積累了活性氧,SOD活性增強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膜的破壞及過氧化,實現(xiàn)自我調(diào)節(jié)抵御,POD能夠及時清除HO,使HO在體內(nèi)含量維持在較低水平,正是由于以上這些保護酶在鹽處理下增強,維持較高的水平,才使得甘草保持一定的耐鹽性。本研究中低濃度的鹽處理下(50 mmol/L NaCl),兩種甘草均通過保護酶活性升高來提高自身的防御性,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膜脂過氧化水平,從而減輕膜傷害程度;而在較高濃度的鹽處理下(200 mmol/L NaCl),黃甘草體內(nèi)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被破環(huán),因此POD保護酶的活性不能維持較高水平,出現(xiàn)下降趨勢,而烏拉爾甘草卻能夠在200 mmol/L NaCl處理下始終保持高的POD活性,且在根中POD活性顯著高于黃甘草,根中合成POD的能力優(yōu)于黃甘草,說明烏拉爾甘草有較強的清除HO的能力。
研究表明,黃酮類化合物是具有抗氧化性和促氧化性兩種性質(zhì)的天然活性因子。 Yao等用CCl誘導肝損傷模型進行有機體實驗,證明黃酮具有抗氧化性,鄭學欽等也證實了黃酮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本實驗中,烏拉爾甘草總黃酮含量隨著NaCl濃度的增加而升高,而黃甘草中出現(xiàn)了相反的特征,說明在適度鹽處理下,烏拉爾甘草相較于黃甘草能更多的積累黃酮。這與萬世杰等的研究相似,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定濃度的NaCl脅迫可以提高脹果甘草子葉愈傷組織的甘草黃酮含量。因此,我們推測鹽漬環(huán)境對烏拉爾甘草總黃酮含量的積累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黃甘草總黃酮含量積累起到抑制作用。
本研究從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質(zhì)總黃酮的變化特征揭示了兩種甘草對鹽的適應性,可以為兩種甘草在鹽漬化地區(qū)的推廣種植及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根據(jù)本研究,我們初步認為烏拉爾甘草更適合在鹽漬化地區(qū)推廣種植,且適度的鹽有利于烏拉爾甘草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黃酮的開發(fā)利用。未來對于甘草在鹽漬條件下的開發(fā)利用,還需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胡濤,張鴿香,鄭福超.植物鹽脅迫響應的研究進展[J].分子植物育種,2018,16(9):3006-3015
[2]Miller G,Suzuki N,Ciftci-Yilmaz S,Mittler R(2010)Reactive oxygen species homeostasis and signalling during drought and salinity stresses. Plant Cell Environment 33,453–467.
[3]Bose J, Rodrigo-Moreno A, Shabala S (2014) ROS homeostasis in halophytes in the context of salinity stress toler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5,1241-1257.
[4]高林,陳春麗.NaCl脅迫對水稻品種中花11幼苗根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種子,2012,31(7):7-10
[5]吳麟,張偉偉,葛曉敏,唐羅忠.植物對淹水脅迫的響應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2:27-33
[6]萬春陽,王丹,侯俊玲,王文全等.NaCl脅迫對甘草生長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805-1809
[7]楊國會,石德成.NaCl脅迫對甘草葉片相對含水量及保護酶活性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2(23):1004-3208
[8]梁曉薇,梅凌鋒,張春榮等.組織培養(yǎng)條件下甘草種子休眠解除方法的優(yōu)化[J].中藥農(nóng)業(yè),2016(3):339-342.
[9]楊國會,石德成.NaCl和NaCO脅迫對甘草幼苗膜質(zhì)過氧化作用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48(10):2411-2413
[10]吳秋敏,蘇平,劉蕓.黃酮的抗氧化性和促氧化性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4(24):379-383
[11]Xincheng Yao,Ling Zhu,Yuxin Chen,et al. In vivo and in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a-glucosidase,a-amylase inhibitoryeffects of flavonoids from Cichorium glandulosum seeds[J]. FoodChemistry,2013(139).
[12]鄭學欽,胡春.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蘆丁等物質(zhì)清除超氧陰離子活性氧的作用[ J].中國藥學雜志,1997,32(3):140-142
[13]萬世杰,梁玉玲.NaCl脅迫對脹果甘草子葉愈傷組織總黃酮合成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