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吾土? 世傳有緒
張伯駒(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張家騏,字家騏,號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愛國民主人士,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新中國成立后,張伯駒先生將118件國寶無償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和吉林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共計收藏有張伯駒《叢碧書畫錄》著錄的古代書畫22件,幾乎件件堪稱中國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
當時的文化部部長沈雁冰(茅盾)在褒獎狀里寫道:“張伯駒、潘素先生化公為私,足資楷模,特予褒揚?!标P于自己收藏的目的,張伯駒早就在《叢碧書畫錄序》里寫的很清楚了:“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 永存吾土,世傳有緒?!?/p>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張伯駒是清朝最后一任直隸總督張鎮(zhèn)芳的侄子,由于張鎮(zhèn)芳膝下無子,7歲時,張伯駒便被親生父親張錦芳過繼給兄長張鎮(zhèn)芳為子。張鎮(zhèn)芳對其傾心培養(yǎng)、視若己出,自幼聰慧的張伯駒,7歲入私塾,9歲就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后來,張伯駒被送入由國學大師、教育家嚴范蓀所辦的新學書院學習,由此打下了堅厚的學識基礎。
張伯駒對琴棋書畫、京劇等傳統(tǒng)文藝如癡如醉,對于晚清到民國初年的政壇風雨卻意興闌珊。雖然貴為“民國四公子”之一,他生活樸素得令人難以置信:“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穿絲綢,也從不穿得西裝革履,長年一襲長衫,而且飲食非常隨便,有個大蔥炒雞蛋就認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對汽車的要求是,只要有四個車輪而且能轉(zhuǎn)就行了,絲毫不講派頭?!?/p>
張伯駒從小就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他博覽群書。扎實的文學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藝的文化底蘊。由于他天資超逸,便利用一切閑暇時間,寫下了大量格律相諧、化典圓熟的古體詩詞和音韻、戲曲論著,其詩詞、對聯(lián)、分鐘等均達到很高的水平。主要著作有《叢碧詞》《春游詞》《秦游詞》《霧中詞》《無名詞》《續(xù)斷詞》和《氍毹紀夢詩》《氍毹紀夢詩注》《洪憲紀事詩注》及《亂彈音韻輯要》《叢碧書畫錄》《素月樓聯(lián)語》等。生活追求樸素,然而他對于藝術,卻有著嚴苛的追求,1926年,他在北京琉璃廠,無意中看到了康熙皇帝手書的“叢碧山房”匾額,心生喜愛隨即買下,從收藏康熙的手跡開始,由此開啟了他收藏保護中國古典藝術作品的不解之緣。
國寶贈國 功在千秋
他為了收藏不惜售賣祖宅,哪怕傾盡家財也要收藏這些藝術品,卻從不轉(zhuǎn)手倒賣牟利時,張伯駒說:“不知情者,謂我搜羅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過人。其實,我是歷盡辛苦,也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黃金易得,國寶無二。我買它們不是賣錢,是怕它們流入外國?!焙髞恚栀泧鴮毜臅r候他又說:“我看的東西和收藏的東西相當多,跟過眼云煙一樣,但是這些東西不一定要永遠保留在我這里,我可以捐出來,使這些件寶物永遠保存在我們的國土上?!?/p>
1956年,張伯駒與夫人潘素,將其30年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陸機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以及黃庭堅《草書》等珍貴書畫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
1962年,張伯駒調(diào)任吉林省博物館副館長后,看到該博物館的藏品根本無法與國內(nèi)重點單位相比。于是再次慷慨解囊,無償?shù)鼐璜I了幾十件自己的珍貴收藏:如晉代陸機《平復帖》是我國傳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跡;隋代展子虔《游春圖》為傳世最早的一幅獨立山水畫。其余如唐代杜牧《張好好詩》、唐代李白《上陽臺帖》、宋代黃庭堅《諸上座帖》、宋代趙佶《雪江歸棹圖》等,都是我國藝術史上的重要文物。這其中,陸機《平復帖》、唐代杜牧《張好好詩》、宋代范仲淹《道服贊》、宋代黃庭堅《諸上座帖》等8件古代法書精品是1956年由張伯駒、潘素夫婦捐贈國家的,國家文物局后調(diào)撥故宮博物院;隋·展子虔《游春圖》、宋代趙佶《雪江歸棹圖》、明代唐寅《王蜀宮妓圖》等是張伯駒讓與國家,國家文物局收購后陸續(xù)調(diào)撥故宮博物院的;唐·李白《上陽臺帖》則系張伯駒贈與毛澤東主席,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辦公室將其調(diào)撥故宮博物院。另外,故宮博物院還于1959年購買了張伯駒曾收藏的宋·趙孟堅《行書自書詩》。它們最終能回歸國家,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為中華民族所共享,張伯駒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