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賦象藝術(shù)論

2019-09-10 07:22彭德
畫刊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物象

彭德

藝術(shù)方式除了具象、意象、抽象,還有一種被人忽視的古老方式:賦象。賦象緣于人類早期物我同一的認知觀。這種精神現(xiàn)象和視覺現(xiàn)象,作為造型藝術(shù)的本源,從新石器時代起一直存在,可是自古以來無人研究。什么是賦象?賦象是把自然現(xiàn)象以及人造形象或狀態(tài),包括平面的、立體的和活動的,視為指定的物象或事象。賦象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用比擬手法,賦予某個自然對象以別的形象;第二類賦予人為簡化的形態(tài)以形象;第三類用人造符號指代物象和事象。以往人們只說直書其事是賦,忽視了寓言寫物也是賦。在特定的作品中,賦象同具象、意象、抽象可能會重疊和互滲,在外表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不明。比如采用賦象手法形成的觀感,有的可能被視為抽象,可是中國古代文獻沒有“抽象”這個詞,也沒有所指的對象。種種貌似抽象的中國古代圖符,實為物象的簡化形狀。中國假山石被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視為抽象造型,便是誤讀。西方的抽象造型抽掉具體的物象,使自身成為造型的目的。假山石不同,從來都是具體物象的替身。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號稱“假山王國”,奇形怪狀不規(guī)則的太湖石,通通被賦予獅子的形態(tài),據(jù)統(tǒng)計能辨識出500多只[1]。

“賦象”這個詞,較早的記載見于唐玄宗《野次喜雪》詩:“繁云低遠岫,飛雪舞長空。賦象恒依物,縈回屢逐風(fēng)。”意思是說:飛雪賦予大地的形象,總是依據(jù)地面物象而成形。賦象的同義詞是賦形。無論是賦形還是賦象,都指被附會的形態(tài)[2]。

中國古代工藝品造型的設(shè)計理念,叫做制器尚象。制器尚象的“象”,古今學(xué)者有兩種解釋,一指物象,一指卦象。唐代孔穎達持后一種解釋,認為器物的制作所崇尚的依據(jù)在于卦象。宋代鄭樵持前一種解釋,認為制造器物崇尚具體的形象,即賦予人造物以特定的物象。其實制器尚象的實際運用,包含了這兩層意思。宋代朱熹、明代來知德?lián)苏壑辛硕说挠^點。簡明地說,賦象的象,在《周易·系辭》中是個哲學(xué)概念,內(nèi)含卦象與物象,卦象涵蓋所有的物象,圣人依據(jù)物象自身的陰陽屬性和所屬的卦象,使紛亂駁雜的物象變得有序和可控。人們按此制作器具,器形模擬的是被分類的物象[3] 。

賦象藝術(shù)品,考古發(fā)掘隨處可見。比如用于煮湯的陶鬲,造型鼓脹飽滿,鬲足至鬲腹的形狀,如同哺乳期碩大的母乳。陶鬲煮食養(yǎng)育眾人,如同母腹母乳養(yǎng)育子女。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被釋讀為“日月山”的銘文尊,外形如同男根,應(yīng)當(dāng)同原始社會祖宗崇拜有關(guān)。祖宗的“祖”,由“示”和“且”兩個字根組成,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男根的簡化?!扒摇笔悄懈南笮危笆尽敝械摹柏 敝改懈螤畹淖孀谂莆?,左右兩點表示灑酒祭奠。帝王祭祀天地四方的玉器,最常見的是璧和圭。圭是男根的象形。古代貴族訂婚,男方送給女方的信物是玉圭,璧的本義是辟,讀音指女陰。辟的象形文字,“尸”像女子仰臥屈腿,“口”像女陰,“辛”是大腿。這類禮教器物,都是預(yù)先有意圖的賦象[4]。

賦象的三個類型,分述如下。

第一類:賦予某個自然物象以別的形象

這類賦象常用常見,普遍呈現(xiàn)在人們的觀感之中,并通過口語、文學(xué)文本、美術(shù)門類予以體現(xiàn),諸如美女如花、西湖如西子、白云如蒼狗、閑人如懶蟲,都是賦象的表達。宋徽宗宣和年間營造皇家園林艮岳,園中的著名假山石共計62塊,都是比附物象:像人的有舞仙、老人,像獸的有伏犀、怒猊、蹲豹、坐獅,像物的有玉寶、疊玉、南屏風(fēng)等??此瞥橄蟮乃囆g(shù)造型,其實是賦象藝術(shù)。北京北海公園瓊?cè)A島有兩塊艮岳遺石,一塊名叫云起,一塊名叫岳云,分別賦予云朵的形態(tài)。其中“云起”石形同風(fēng)起云涌的狀態(tài),酷似積雨云。它是用相似的因素,讓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兩種物象關(guān)聯(lián)。這種賦象的方法最為常見。中國各地的景觀山、景觀石,大都是賦象,淺顯而世俗。比如各地的龍山、鳳凰山、望夫石,三峽的烏龜出水,黃山的猴子觀海,等等[5]。

在漁獵時代過渡到農(nóng)耕時代的進程中,男人的生產(chǎn)力優(yōu)于女性,由此形成以男性為中心的父系社會。父系社會崇拜男根,東西方相通。以男權(quán)為中心的思想,德里達稱為“菲勒斯中心主義”,埃及方尖碑和歐美的方尖碑式的紀(jì)念碑便是實證。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刻畫“日月山”符號的大口陶罐,形狀像男根,男人主宰世界的象征,多用于祭祀天地和祖宗。它們是用于祭祀的禮器,古人叫做陶尊。陶尊形狀耐人尋味:它的外形像男根,內(nèi)空卻像母腹或子宮,兩者都同生殖有關(guān)。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出土的一批同類陶尊,里面裝的是幼兒的尸骨,可以作為上述推測的實證,即祈禱生育的巫術(shù)裝置。遠古禮器更多地采用無實用作用的玉器,比如片狀的玉圭,有尖頭、圓頭和平頭。它們不是抽象的,而是象征男根,常常用于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宗。玉圭也是古代婚禮的信物,相當(dāng)于西方婚禮中的戒指。古代貴族通婚,男子送給女方的信物是玉圭。天子的圭十二寸,諸侯九寸,士大夫七寸,一寸合2厘米左右。接受了玉圭的女孩叫閨女,閨女住的房間叫閨房,表示名花有主[6]。

比玉圭更早的是玉璧,象征女陰,它是女性主宰世界的產(chǎn)物。璧的本字是“辟”,指女性天子、帝王、諸侯,母系社會的用詞。直到西周,“辟”仍舊是同貴族聯(lián)系的詞,其尊貴的品質(zhì)直到西漢才開始轉(zhuǎn)變。西漢末年文學(xué)家揚雄記載,在南方的荊楚一帶,“辟”成了罵人的詞。泰山玉皇頂上,傳為漢武帝的無字碑,同玉圭的造型一脈相承。武則天的無字碑,除了碑額的浮雕,都是素面,仿佛暗示女皇沒有根。有年輕學(xué)子問我:“古人怎么這么齷齪,愛拿男女見不得人的器官說事?”我說不是古人齷齪,是現(xiàn)代人,尤其是封建社會的道學(xué)先生們的心理齷齪,憑什么男女的核心器官見不得人?[7]

江西道教名山龍虎山的一處巖穴,像女陰,稱為地母,即大地之母。甲骨文的“土”字,寫為“”,或認為是一坨泥巴,或認為是母乳,我認為是像女陰的牌位,女陰比母乳更本質(zhì)?!盎侍旌笸痢钡摹昂蟆保复蟮?,古代社會指王后、皇后、太后,女性。按父系社會之前是母系社會的思路細考,最初的皇也是女性?!独献印酚袀€關(guān)鍵詞叫“玄牝”,牝牡的牝。牝是雌,牡是雄。商代甲骨文“牡”,右邊的字根不是“土”,而是一豎一橫,它是男根造型物的簡化,本體相當(dāng)于祖宗牌位,其造型類似有座子的石碑。玄是顏色名,它形成的原理是按天南地北、南天為赤色而北方的坎位對應(yīng)黑色,南北交會于中天,其色玄,玄即赤黑色。龍虎山地母的暗部,接近赤黑色[8]。

第二類賦象:賦予人為簡化的形態(tài)以物象

明代學(xué)者編纂的圖典收錄的這張圖,盡管有一點晃眼,但它不是抽象畫,更不是光效應(yīng)藝術(shù),它叫《區(qū)田圖》?!皡^(qū)田”就是把一片土地劃分成若干個方塊,按照九宮圖的方式展開,同遠古創(chuàng)建的井田制有關(guān)。魏晉畫像磚上的《繅絲圖》螺旋紋,既可以視為陶紡輪紋樣,表示旋轉(zhuǎn),也可以視為繅絲,表示螺旋狀纏繞。這一類賦象還包括運動狀態(tài)的對象。四川彭州采集的東漢畫像磚上的一筆畫螺旋紋,表示車輪滾動。這種螺旋紋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符號,畫得比較隨手。如果把視野延伸到新石器時代,湖北屈家?guī)X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紡輪,上面的螺旋紋類似明代學(xué)者章潢繪制的陰陽魚太極圖[9]。

工藝裝飾、建筑附飾常用的方勝紋以及婚禮奩盒常見的方勝盒,用兩個正方形或立方體以菱形的形態(tài)重疊構(gòu)成。方勝中的方形,初始含義是象征大地、國家、城邦,其寓意介于第二類與第三類賦象之間。古漢語中的方州、方局、方祇、方載、方輿,都是指大地,國土的代名詞。《漢語大詞典》解釋方勝,只用了元代以后的見識,其實它出現(xiàn)得很早。甲骨文的“方”,常常指的是邦國,如人方、鬼方、羌方、土方、龍方、虎方,都是指華夏周邊的文明之邦。大禹治水時,中國有1萬個方國。1萬是泛指,表示多。它是“萬方來朝”這個成語的語源。方國與方國結(jié)盟、聯(lián)姻,應(yīng)當(dāng)是方勝紋出現(xiàn)的歷史原因。方勝是已婚女子的頭飾,自左至右貫穿發(fā)髻。古代文獻記載西王母頭戴方勝,其原始意義不明,可能同遠古邦國之間的聯(lián)姻有關(guān)。方勝紋在秦漢以后,原始內(nèi)涵逐漸隱退,演變?yōu)榧榈南笳鱗10]。

同方勝紋相似的紋樣,是中古以來常見的盤長紋,其平面形狀多見于刺繡和裝飾畫。盤長紋乍一看是方勝紋的合體,含義卻全然不同。盤長作為漢傳佛教“八寶”中最后一寶,最受信徒的青睞。它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表示心物一貫、無始無終、永恒不滅,民間以為吉祥的象征,別名吉祥結(jié),又名盤腸結(jié)。盤腸結(jié)表示解不開的情結(jié),多以刺繡的方式,用于情侶間贈送的香袋圖案。盤長流傳到當(dāng)代,成為“中國結(jié)”的祖本。

第三類賦象:用人造符號指代物象和事象

第三類賦象分兩式,或者寓物于形,或寓意于形。這種視覺方式,賦予看似抽象的造型以具體的物象,或者賦予表面抽象的造型以特定的意象,后者常常具有深層的精神含義,比較復(fù)雜難解。比如帝王禮服上的十二章紋,其中第十二章是黻紋。它不是抽象的幾何紋。黻紋像兩個“弓”字正反相背,表示公正。上節(jié)列舉的方勝紋和盤長紋,當(dāng)它以平面圖案出現(xiàn)時,也可歸入第三類賦象。

寓物于形的賦象,常見于裝飾紋樣。秦漢宮廷建筑使用的有紋飾的陶磚,菱形相套的是雷紋,雙勾“S”形紋是云紋,分別表示流云和雷電。它們不是抽象紋樣,因而考古報告將類似的紋樣統(tǒng)稱幾何紋是不貼切的。幾何紋指抽象紋樣,而內(nèi)涵不明的紋樣,應(yīng)當(dāng)命名為佚義紋或者失義紋,不宜叫幾何紋。它們的形狀原本是有所指的,只是我們不知道所指的文獻依據(jù)而已。湖南湯家崗出土的大溪文化類型的陶盤中心紋樣,時間距今6500年以上??脊艌蟾婷麨榘私切羌y,我命名為五方八角紋。五方是指中間的正方形,包含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對應(yīng)五行;八角對應(yīng)八卦。五行和八卦在數(shù)理上無法兼容,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40,而40在中國古代術(shù)數(shù)觀念中沒有特殊意義。古人很聰明,用一個正方形加八個角,兼容了二者。這個圖形,還能攜帶出河圖洛書,它是中國上古的文化圖式,統(tǒng)管各個領(lǐng)域。順便指出,貢布里希著作中譯本使用的“圖式”一詞,應(yīng)當(dāng)翻譯為圖樣或圖形。在宋代文獻中,圖式指的是禮器示意圖或建筑樣式圖。在宋代之前,繪畫的同義詞是圖形[11]。

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豆和江蘇邳州市大墩子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盆,都繪有五方八角紋,時間都是距今約6000年。這些遺址的地域不同,文化內(nèi)涵不同,卻都把五方八角紋放在顯赫的位置,這非常值得研究。在稍晚的時代,即5000-6000年前,遼寧和內(nèi)蒙古紅山文化遺址中,出現(xiàn)了精制的五方八角形玉器。它包含兩類樣式,一類如同端正的河圖,一類如同河圖旋轉(zhuǎn)后形成的洛書。此外,上海崧澤文化遺址和江蘇小徐莊遺址出土的陶紡輪,約為5000年前,上面的五方八角紋簡潔而規(guī)范,可見這個文化圖式普適的范圍和時間[12]。

安徽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一只玉龜,上下都有孔洞。它的中間有兩件玉器,引起考古學(xué)界的高度關(guān)注。其中一件是“含山玉版”,中心紋飾是五方八角紋,被眾多學(xué)者視為史前時代河圖的早期形狀。另一件是玉鷹,中心紋飾是旋轉(zhuǎn)了45°的八角紋,角朝上,中間的正方形變成了一個圓,形同洛書的變體。宋代學(xué)者畫洛書,把河圖的陰陽圓點分別正反旋轉(zhuǎn),就變成了洛書。河圖洛書曾作為兩種出土文物,先后被伏羲和周文王等圣人發(fā)現(xiàn),用來作為治理天下的文化圖式[13]。

如果說九宮圖側(cè)重于同八卦關(guān)聯(lián),那么《五岳真形圖》則側(cè)重于同五行關(guān)聯(lián)?!段逶勒嫘螆D》是五個形態(tài)不同的符圖,分別指代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它們不是抽象圖像或意象圖像,更不是具象圖像,而是顯示和標(biāo)識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的五岳平面圖,相傳由西王母傳授。西王母的活動地盤很大,在中國的西北至中亞一帶。這位半人半神的人物,在中國神話史、中國歷史和美術(shù)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漢代畫像石以及銅鏡上的位置,往往比伏羲女媧的地位還高。公元前10世紀(jì),周穆王西巡,在西王母的地盤同其會見,互致禮物。中國古代神話是打破當(dāng)代國界的傳說,漢代銅鏡和畫像石常常有西王母同東王公并置的圖像。東王公出自扶桑,其地望在東海的東岸,對應(yīng)當(dāng)今日本九州島、朝鮮半島及濟州島。關(guān)于西王母的記錄,最早的文獻有《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十洲記》《漢武帝內(nèi)傳》?!稘h武帝內(nèi)傳》是南北朝出現(xiàn)的一部托名著作,詳細描述了西王母率領(lǐng)眾仙駕祥云垂臨建章宮向漢武帝傳授《五岳真形圖》的神話故事。五岳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合稱。五岳都立有真形圖石碑,以傳世的嵩山中岳廟和西安碑林的碑刻最為著名。英國學(xué)者李約瑟著《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指出《五岳真形圖》是五岳的平面圖。早在1910年,日本學(xué)者小川琢治就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現(xiàn)象。有一位學(xué)過航空測量的史學(xué)教授也指出《五岳真形圖》原本畫有等高線,因后人摹拓而消失。等高線的畫法,曾出現(xiàn)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地圖中,畫的是九嶷山,舜帝下葬的地方[14]。

賦象藝術(shù)現(xiàn)象自古以來無人研究,是因為這種藝術(shù)方式中的第一類最為原始,直觀而淺顯;第三類又過于復(fù)雜,缺少直接的文獻支持。賦象藝術(shù)不僅包含了擬象藝術(shù),還孕育了具象藝術(shù)、意象藝術(shù)和抽象藝術(shù),因此,它成了一切藝術(shù)方式的源頭。確認藝術(shù)表達的這塊基石,對后起的各類藝術(shù)方式的界定就不容易產(chǎn)生歧義。

注釋:

[ 1 ]鐘嶸《詩品》序:“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p>

[2]劉勰《文心雕龍》卷七《麗辭》:“造化賦形,支體必雙。”

[3]《周易·系辭上》:“以制器者尚其象?!笨追f達《周易正義》:“以制器者尚其象者,謂造型器,法其爻象也?!编嶉浴锻ㄖ尽て鞣浴ぷ鹨途粲z之制》:“古人不徒為器也,而皆有所取象,故曰制器尚象。器之大者莫如缶,物之大者莫如山,故象山以制缶,或為大器,而刻云雷之象焉。其次莫如尊,又其次莫如彝,最小莫如爵。故制爵象雀,制彝象雞鳳,差大象虎蜼,制尊象牛,極大則象象。”《周易·系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跡,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朱熹:“跡,雜亂也;象,卦之象,如《說卦》所列者?!眮碇隆兑捉?jīng)集注》卷十三:“擬諸形容,乾為圜、坤為大輿之類;象其物宜,乾稱龍、坤稱牝馬之類?!?/p>

[4]班固《白虎通德論》卷四《辟雍》:“辟者,璧也,象璧圓?!绷韰⒃S慎《說文解字》尸部和辛部。

[5]艮岳假山石,見常懋《宣和石譜》[《說郛》(宛委山堂本)卷九十六]。

[6]《周禮·冬官·考工記》:“鎮(zhèn)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公守之;命圭七寸,侯守之?!薄栋不彰沙俏具t寺遺址發(fā)掘簡報》,《考古》1994年第一期。

[7]《尚書·洪范》:“惟辟作威,惟辟作福。”《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國方攸同,皇王維辟?!编嵭ⅲ骸氨伲??!薄对娊?jīng)·大雅·棫樸》:“濟濟辟王,左右趣之?!编嵭ⅲ骸氨伲?。君王謂文王也?!薄渡袝ぶ芄佟罚骸傲罕?,罔不承德。”孔安國注:“六服諸侯,奉承周德?!薄对娊?jīng)·周頌·烈文》:“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朱熹注:“辟公,諸侯也。”荀卿《荀子·王制》:“論禮樂、正聲行、廣教化、美風(fēng)俗,辟公之事也。”揚雄《方言》卷三:“南楚凡罵庸賤,或謂之辟。辟,商人丑稱也也?!?/p>

[8]《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載玄載黃”,東漢鄭玄注:“玄,黑而有赤也?!笨追f達疏:“玄,謂色有赤黑雜者?!薄独献印返诹拢骸肮壬癫凰?,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焙由瞎骸澳担煲?,于人為鼻;牝,地也,于人為口?!钡掳矗捍斯忉尃繌姼綍?,牛頭不對馬嘴,不過后世正統(tǒng)學(xué)者以牝牡為男女性器為穢詞,多從其說。舊題東方朔《神異經(jīng)》:“男露其牡,女張其牝?!碧K軾《揚雄論》:“人生莫不有牝牡之欲?!泵餍觳g《如意君傳》:“后(武則天)以薔薇水澡其牝。”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五十二回:“潘金蓮除去冠兒,設(shè)放余枕,熏香澡牝,等候西門慶進門?!?/p>

[9]流行的陰陽魚太極圖,見章潢《圖書編》卷一《古太極圖》。魏晉畫像磚繅絲圖,甘肅高臺縣博物館藏。

[10]《詩經(jīng)·大雅·常武》“徐方震驚”,高亨注:“徐方,徐邦?!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戴圓履方”,高誘注:“圓,天也;方,地也?!?/p>

[11]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引顏光祿(顏延之)云:“圖形,繪畫是也?!?/p>

[12]五方八角星紋陶紡輪,江蘇小徐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約5000年前,江蘇新沂博物館藏;上海崧澤文化遺址出土,約5000年前,上海博物館藏。

[13]《周易·系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笔ト耍瑓⒅祆洹吨芤妆玖x》吳革序:“伏羲畫卦,文王系彖,周公系爻,孔子《十翼》專以義理發(fā)揮經(jīng)言。”德按:《十翼》非孔子專著。舊題徐岳《數(shù)術(shù)記遺》卷一“九宮算五行參數(shù)”,甄鸞注:“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卑不帐∥奈锟脊叛芯克帲骸读杓覟┯衿鳌罚奈锍霭嫔?000年第1版 。

[14]西王母事跡,見《山海經(jīng)》中西次山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以及《穆天子傳》《淮南子·覽冥訓(xùn)》《漢武故事》《漢武帝內(nèi)傳》。東方朔《五岳真形圖序》:“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湖南省博物館等:《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74年第7期。小川琢治《比照近世西方交通前的中國地圖》,《地學(xué)雜志》(日本)第22年第258號。李約瑟《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第五卷《地學(xué)》“五岳真形圖”。曹婉如、鄭錫煌《試論道教的五岳真形圖》,《自然科學(xué)史研究》1987年第6期。

注:本文據(jù)2017年世界藝術(shù)史大會專題報告錄音整理而成。

猜你喜歡
物象
如何與物象相處
記敘文構(gòu)思之“物象法”
淺析毛澤東詩詞中“山”的形象類型
從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看藝術(shù)模仿
詩化物象?領(lǐng)悟意境
同為“漁夫”,異為“漁夫”
王安憶小說中的物象分析
管窺中國歷法中常用的物象
以“非美”意識辨析觀光旅游產(chǎn)品的設(shè)計
临海市| 南丹县| 广宗县| 孟津县| 吴桥县| 曲水县| 修武县| 新绛县| 尼玛县| 高要市| 景宁| 项城市| 东阳市| 古丈县| 泽普县| 松溪县| 邵阳县| 会宁县| 徐水县| 华安县| 梁山县| 兴宁市| 黄石市| 石城县| 黄浦区| 准格尔旗| 宁安市| 乐亭县| 新竹县| 兴业县| 柘荣县| 西青区| 康定县| 双城市| 玉田县| 宝丰县| 板桥市| 宣化县| 海门市| 鄄城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