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茜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79-01
本文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中第二節(jié)“氣壓帶風帶”中“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這一知識點的教學設計。本設計以主席出訪各國的路線為教學主線,采用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引入新課
導入:(PPT展示主席出訪各國的風景、國宴、服飾、國禮等圖片)最近我們總能在新聞上看到主席忙碌出訪的身影,但在我們地理人眼中,出訪各國不是政治外交,而是讓我們看到了各國不同的美景、服飾、國宴、還有極賦當?shù)靥厣膰Y,這些都深深與當?shù)貧夂蛴兄芮械年P(guān)系。
2.自主學習,把握重點
(1)理想大陸氣候模式圖的填寫。
(2)氣溫降水柱狀圖的識別。
3.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新聞報道一:當?shù)貢r間11月29日下午15時30分,中國國家主席抵達法國巴黎,開始了中國2015年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動的收官之行。主席于11月29日至11月30日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活動,大會就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機制問題達成協(xié)議,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重要節(jié)點。
問題引領(lǐng):下面是此處法國行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法國巴黎的氣溫和降水量表
探究問題:
(1)根據(jù)材料一,推斷當?shù)氐臍夂蝾愋?,并說明理由。
(2)寫出材料二中氣溫的最高、最低值及降水主要集中的月份,分析該氣候特征形成的原因。
總結(jié):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1)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類型的判斷從它所處的位置著手,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個方面;(2)氣候特征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描述;(3)根據(jù)氣候特征推知成因為單一西風帶的影響。
新聞報道二:主席29日下午抵達巴黎時,受到法方熱情接待。奧朗德總統(tǒng)專門安排時間與主席會見并共進晚宴。晚宴由三道主菜、甜點與熱飲構(gòu)成,并有著名的波爾多葡萄酒佐餐。法國農(nóng)業(yè)中園藝業(yè)發(fā)達,尤以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葡萄著名,是著名的葡萄酒產(chǎn)地,所產(chǎn)葡萄酒行銷世界各地。
探究問題:推測材料四葡萄酒原料的產(chǎn)地及相應的氣候類型,說明理由。
總結(jié):通過分析得知,(1)葡萄生長主要位于法國的地中海沿岸,通過位置推知其氣候類型;(2)葡萄生長要求充足的光照、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征,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干燥;(3)根據(jù)氣候特征推知成因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符合這樣條件的除地中海氣候外,還有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我國長江流域伏旱時節(jié)。
4.課外拓展.提升能力
新聞報道三: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活動后,主席來到非洲大陸的南端,首次訪問津巴布韋,這也是中國最高領(lǐng)導入近20年再次赴津訪問。津巴布韋是習主席赴非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唯一專門訪問的國家,足見中津關(guān)系在中非關(guān)系大局中的重要性與獨特性。
用所學知識,判斷津巴布韋的氣候類型,描述其氣候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