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輝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入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工作還是教學,信息技術都成了一種輔助的工具,使人們的工作與學習效率均得到提升。目前小學階段中采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使用,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能使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最終使課堂的教學更加高效。本文闡述了小學數學學科中的信息化聚合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應用探討
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已經成為家家戶戶都擁有的東西,互聯網不僅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也使人們的學習更加輕松。小學階段的數學屬于基礎的數學內容,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依舊會有一些學生覺得數學較為枯燥,難以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再加上小學教育作為社會活動中的一個部分,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輕松自如。
一、采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由于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科目,再加之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抽象的思維。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邏輯并不嚴密,且不具備較強的數學知識,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吃力。如果教師在進行知識教授的時候采用簡單的道具進行教學,學生則容易失去注意力,或者對其失去興趣。而采用信息技術,則能夠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由于利用信息技術能夠非常簡單地將動畫、圖片以及聲音等內容進行播放,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那些枯燥的數學算式以及公式均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知識,最終使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例如,教學“圓的面積”的時候,教師為了讓學生對其概念進行更好地理解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動畫的方式對圓進行分割、整合,并且讓圓變成一個長方形。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對圓形的面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使這些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學生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更多。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使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最終使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二、采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不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數學沒有熱情,由于數學這門課有較多的公式以及數據,在學生的眼中非常抽象,正是因為抽象的原因,導致數學在學生眼中一直不受待見。也正是因為這樣,教師更應該幫助學生,將數學的思維運用到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自主地探索知識。例如:在“三角形”等圖形類的課程當中,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自行車的輪子是圓形的而不是方形或者三角形,如果輪子換成方形或者三角形會怎么樣,并且在多媒體上進行演示;甚至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等待公交車的時候計算公交車到車站的時間;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將菜品、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價格記錄下來,觀察價格的變化。通過這些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的數學思維訓練,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邊界,活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加強邏輯思維能力與觀察力,使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達到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采用信息技術增添個性化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教學。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個體差異非常明顯,不同學生之間在理解上存在差異,特別是一些重難點知識,更會使學生們的學習出現差異。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并且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理解知識。在利用信息技術的時候,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講解,圍繞重難點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圖片以及視頻等方式輔助教學。教師需要觀察哪種方式對學生更為有效,選擇最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們的注意力放在教學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以及展現直觀性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更加直觀的東西,而不是一些抽象的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尹龍健.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11):37-38.
[2]溫馨.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職業(yè)技術, 2017(11):102-104.
[3]向繼紅. 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大坪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