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摘? 要: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結構,使數學表達更加直觀、多樣。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觀察,交流等活動中學習數學。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師生的變化。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整合
一、有效整合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利用信息技術讓數學進入小學生的日常生活
在數學課堂中使用真實的材料,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他們正在學習什么以及他們接觸到什么,還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存在豐富的數學問題。通過課堂中的視聽圖片和文本的結合,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并動員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
(二)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
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提高思維,加強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這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思想之一,也是教學難點。教學難度能否突破是課堂成功的關鍵。現代信息的使用意味著抽象的空間概念可以轉化為學生可以直接感知的具體表現形式,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現形式,為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發(fā)展鋪平道路,從而突破了教學困難,完善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提升課堂參與意識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數學由于其嚴密的邏輯性的思維特點,學習起來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符合小學生天性好動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很多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接收能力方面要弱于其他學科。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與普及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全面認識,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抽象的數學圖形和數學符號等形成更加直觀的印象,進而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性。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個部位以動畫的形式進行閃動演示,引導學生對兩種不同圖形各個部分的名稱進行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同時對兩者的不同點進行明確的區(qū)分,為下一個階段學習圖形的面積計算打好基礎。
(二)借助信息技術合理優(yōu)化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充分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能力范圍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一直是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合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教師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授課,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內容,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整合的初衷。小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具象化的數學知識,信息技術的介入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進而建立起科學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計算重疊在一起的正方體的數量時,很多學生在眼花繚亂的邊線的堆疊下,很快就放棄了辨認。此時,教師通過模擬動畫技術,可以將原本重疊在一起的正方體慢慢移開。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吸引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有效調節(jié)課堂氣氛。同時還能夠將空間圖形意識等深深地刻畫在學生的腦海中,對促進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打開想象力的大門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學生自主探索
整合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它不僅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圖書借閱和實驗室活動,快速、方便地獲取相關知識和經驗,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一列火車穿過隧道需要多長時間?學生在通過網絡進行計算前,可以根據需要多次重復列車通過隧道的移動,為學生獨立探索留下空間和時間。
(四)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策略
(1)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課程標準的完善,我們發(fā)現傳統(tǒng)的教學評估模式已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往課堂教學評估的重點主要是教師。注意老師的課堂表現,注意老師說的話。即使它關注學生的行為,它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師教學的回應,或者是教師教學的點綴。課堂教學評價呈現出以教學為主,學習為教學服務的傾向。這種課堂教學評價的最大缺點是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思想,忽視了學生發(fā)展的最終目標。這樣的小學數學課堂缺乏活力。為此,我們選擇了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評估策略,這與實踐教學密切相關。其建議是基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需要,并以教育部制定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指導,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根本目的。
(2)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它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往往是教師忽視的重要部分。而評價方法與學生主體分離,無形中降低了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改進和提高。例如,當數學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首先對自己進行評價。其次,數學老師會讓其他學生進行評估。教學和研究活動?;谝陨侠碚摵蛯嵺`分析,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建立適合新課程實施的課堂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評估,一方面鼓勵教師不斷反思課堂教學行為;另一方面,建立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地位,形成了師生之間良性互動,扭轉了學生對課堂知識和訓練的被動接受。
三、結束語
信息時代為教師提供了更多便利,為教師提供了更多提高教學效率的機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價值和優(yōu)勢,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通過兩者的有效整合,可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為學生健康,全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115-119.
[2]張玉紅,張麗穎,道盛琴,石秋香,程超,李建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辦公自動化,2015(21):24-26.
[3]譚兆亮.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案例研究[D].寧波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