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珊珊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教學課堂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助力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也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理念、豐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使小學生能夠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自由、快樂地展開學習,同時還可以掌握相關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奠定小學生數學學習與信息化素養(yǎng)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1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1突破學習重難點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對學生思維邏輯要求較高,尤其是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邏輯并不完善,在數學教學中遇到問題后很難突破學習重難點,當這些重難點逐漸累積,越累越多后,就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想要幫助學生突破數學學習的重難點,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方式,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大多都是填鴨式的將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這樣學生并不能真正了解教師講的是什么,只能人云亦云,這樣就使學生進入數學誤區(qū)。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畫面、聲音、視頻、文本等方面的結合,使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具體化,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這些重難點。例如《扇形統計圖》一課中,需要學生觀察圖形并且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同時還要學生對很多細節(jié)處進行重視,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教學相關的視頻,在這個視頻的結尾處做一個圖,這個圖上就是對視頻內容進行統計[1]。
1.2激發(fā)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多媒體走入校園,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聲音和畫面結合在一起,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出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教學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擴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情緒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在興奮的情緒中更好的掌握教學重點內容。例如《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將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展示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2]。
1.3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教學不但要重視教師對知識的講解,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等多方面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并對學生提出學習的意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位置,教師作為引導者,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身份,充分融入到學生中,以朋友等多種身份與學生相處并給予學生指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中,教師就可以用信息技術獎長方體展示給學生,在視頻運動的過程中,將長方體變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平面圖形,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將長方體變成和視頻中一樣不規(guī)則的平面圖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自己動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2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所表現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它是上好一節(jié)課必備的“調味劑”,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對這節(jié)課的喜愛程度。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為目標,通過信息技術適時地把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融入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學“周長的認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位學生張開手臂圍繞大樹的圖片,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中的窗口播放器功能,為學生播放小螞蟻爬樹葉的小視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和了解樹葉的周長,隨后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為學生繪制樹葉周長,使學生充分掌握周長是什么,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周長的含義。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圖片、動畫、聲音等增添教學的趣味性,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充分感知和理解了相關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教學目標[3]。
2.2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整合,打破了傳統教師以課堂為中心,以單一口述講解為方式的局面,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開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的有機整合,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趣、生動。小學數學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興趣、認知規(guī)律等,運用信息技術搜集相關教學素材,如視頻、圖片、文字等,將其制作成微視頻、多媒體課件,課上播放課件或視頻,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或者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合作探究等,調動了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3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與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也更加緊密,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思維培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春艷.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生活化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26.
[2]貴州省黔西縣綠化白族彝族鄉(xiāng)順青小學李敏.依托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成效[N].貴州民族報,2019-09-25(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