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錦
摘 要:語文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當小學生具備基礎的語文素養(yǎng)后,才能面對各種類型的語文題目,如閱讀、寫作等,同時在高年級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語文思維是重要的學習工具,教師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同時,教師需要拓展語文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切身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這會為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語文素養(yǎng)
引言: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要將情感能力、思考能力加入語文教學目標中,讓學生具備多種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高效學習。但是,目前在教學中存在些許問題,會影響教學效果,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針對問題提出策略,改善課堂教學情況。并且,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需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需要在語文課堂內展開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脫離現(xiàn)實生活
在有些教師引導的語文課堂中,教師總是圍繞語文教材展開教學工作,給學生的思考也是圍繞教材進行,雖然這樣符合教學目標,但是對于想象力豐富的小學生而言,教師應該充分地給予小學生教材之外的內容,讓學生可以擁有充分的想象空間,但是有些教師沒有踐行該方面,沒有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內容融入語文課堂中,這就會約束學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增強學習效果。
2、教學模式沒有創(chuàng)新
自義務制教育創(chuàng)建以來,我國小學依然實行應試教育體制,這就致使學校在給教師制定教學計劃和目標時,總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學習水平作為考評標準,這就讓各個學科的教師認定提高學生成績是迫切的目標,所以在課堂上常常會主導式地教育學生,導致學生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所以整體上都會為教而教、為學而學,這就會讓小學生感覺不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策略
1、聯(lián)系生活,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
從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來看,諸多內容都與學生的個人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是很好地教學素材。但是,目前有些教師沒有重視該方面,導致語文教學越來越枯燥,這也是學生興趣降低的原因所在。所以,這就需要教師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將更多的生活內容加入課堂教學中,為語文課堂增添色彩,并且,對于六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不僅需要在語文閱讀方面提高水平,而且需要在語文寫作方面提高水平,而實際生活恰恰是閱讀和寫作的絕佳素材,這就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教材,幫助學生閱覽更多的生活內容,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比如,當語文教師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從該篇課文的內容來看,主要講述關于不畏生死的五位紅軍戰(zhàn)士誓死拼敵的故事,表現(xiàn)了寧死不屈、愛國主義的高尚品質。那么,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下我國在抗戰(zhàn)時期紅軍的艱辛發(fā)展歷史,并且向學生講述近期我國出現(xiàn)的疫情,因為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無數的人們成為了人民、國家的英雄,他們無畏個人的生死,毅然決然地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有些人因此犧牲,有些人因此精辟歷經,有些人至今仍在奮戰(zhàn),這就表現(xiàn)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為國為民的精神品質,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相符合。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眼中的抗疫戰(zhàn)士”為題目寫一篇抒情文,用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作為寫作的核心,如“我在家中看到新聞……”、“我聽爸爸媽媽說起……”等,這樣會給學生諸多的靈感啟發(fā)。并且,在展開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帶有情感地朗讀課文,劃出課文中表達情感思想的語句,教師可以根據這些語句重點講解,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由此可見,在融入學生的個人生活后,語文課堂教學會變得更為生動起來,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情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
在高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通常都是“一對多”形式的教學模式,這樣會讓學生感受到單人式的學習體驗,但是同時會讓學生遇到問題時只能自己思考,長此以往會堆積成學習障礙,限制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容易造成學習瓶頸。那么,教師可以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一方面在該活動中學生會以小組形式展開學習,有利于形成互幫互助的課堂學習模式,這會讓學生拓展學習思路,在優(yōu)秀的學生的協(xié)助下突破自己的學習障礙,提升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在該活動中,教師會根據教材課文提出若干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這些問題會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為深刻,同時可以慢慢地凝聚學生的語文思維,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素養(yǎng)包含有語文學習的重要能力,需要小學生深刻地挖掘和探究,這樣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不過,教師需要發(fā)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展開各種自主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總結,使之可以逐步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尹壽虎.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34):32-33.
[2]關旺德.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38-39.
[3]張彥.讓學生融入生活——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