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連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導學互動教學作為一種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逐漸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認可與應用,在小學數學中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并發(fā)揮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將主要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應用策略,以期能夠給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帶來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學互動教學
小學階段學生處于求知欲旺盛、探索精神強烈的階段,具備了初步展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學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導學互動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不但豐富了教學方法,還響應了新課改的號召,滿足了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
第一,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倡導下,教師和家長普遍意識到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顯然難以滿足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綜合能力和素質水平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而言更為關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也應當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借助導學互動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鍛煉,在導學互動過程中,能夠在師生間建立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幫助教師了解班級學情以及學生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充分做到因材施教。與此同時,在導學互動教學期間,能夠為學生提供合作討論、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取長補短、優(yōu)劣互補,既能夠提升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達到提升綜合素質的效果。
第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在過去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課堂上更多地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和灌輸,學生被迫聽講和接收,雖然教師講課很辛苦,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借助導學互動式教學模式則能夠較好地增強課堂教學的水平與效果,在課堂上通過情境導入、互動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討論與學習中,從而高效地獲取知識和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夠營造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有效保障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通過導學互動等方式來調動其參與熱情,才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與魅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最終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導學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導學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構建自學提綱,提升學習積極性
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激發(fā),因此,想要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模式做出改變。教師可以嘗試著開展導學互動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及時跟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充分重視數學課堂的導入設計,給學生設置一些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融入到數學課堂之中,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合適的選擇,例如問題導入、故事導入、實驗演示導入等。自學提綱是教師順利開展新課教學的基礎,在設置自學提綱的內容時,教師應秉持言語簡練、方法多樣的準則。比如:教師給學生講解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完全可以借助問題導入給學生設置問題,詢問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了解過分數,有哪些事情是可以運用到分數的?以此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入新課的教學,鼓勵學生去書本上尋找和分數有關的知識,教師可以在一旁給與指導幫助,確保導學互動的順利實施。
2.重視學生主體性,鼓勵積極提問
近幾年來素質教育大力推行,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應付考試的機器人,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很多教師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完成大量知識點的講解,他們很少在課堂給予學生提問回答、思考探究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效果是不甚理想的,教師應該做的是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大膽說出自己對于數學課堂的建議和想法,然后做出轉變。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圓形的面積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給學生一些圓形實物,然后讓學生完成面積的計算,這些實物可以是簡單容易計算的,也可以是稍微復雜一些的實物,然后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去探究計算,或者是以小組為單位將計算中存在的困難陳述給教師,然后教師給予幫助指點。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動手思維能力,還能強化師生互動,提升學習效率。
3.給學生設置課堂任務,強化師生互動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導學互動教學時還需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設置課堂任務。設置課堂任務不僅可以牢固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和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也可以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學習狀況。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人民幣兌換”這一知識的時候,可以在給學生講解相應知識點后,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課堂活動,讓學生模擬超市購物兌換人民幣的場景,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堂任務,學生甲扮演超市的收銀員,學生乙扮演消費者,完成人民幣的兌換消費活動,教師可以安排其余學生對表演學生做出評價,自己則對表演學生做出評價,表揚優(yōu)點,指出缺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記憶知識。
綜上所述,可以發(fā)現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數學教師應該合理地運用于教學課堂,明確教學目標的同時合理地導入新課知識,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提問,給學生設置課堂任務,強化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真正地構建高效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鄭姝,陳玲,陳美玲.基于1:1 課堂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3(03):89-95.
[2]王亞珍.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