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胡繼宗
韶山是偉人故里,是紅色文化的搖籃。多年來,韶山依托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深度挖掘紅色文化的獨特價值,努力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紅色品牌,探索出了一條有益的德育教育經驗。
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3月,韶山市鎮(zhèn)泰小學、韶山市實驗中學等派出了300名志愿者參加文明勸導,韶山學校小學部選拔出30名紅領巾義務講解員參加毛澤東遺物館的義務講解。這是韶山市深入開展“我是家鄉(xiāng)小主人,我為家鄉(xiāng)添光彩”活動的生動體現。
韶山市教育局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抓住重大時間節(jié)點,開展一系列紅色德育活動。清明節(jié),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在烈士陵園及主席銅像前開展“清明祭掃英烈”活動;“五四”青年節(jié),全市的高中學校在銅像前坪為學生舉行隆重的成人儀式,讓學生在莊嚴的儀式中增強責任感;9月9日毛主席逝世紀念日,韶山學校小學部組織學生到毛主席故居前坪集體追思,進行“護青松”活動;每到三月以及“五一”“十一”假期,毛澤東故居坪前、銅像廣場,都活躍著一群“紅領巾”,他們有的為游客提供免費茶水、小藥箱,有的在停車坪里為來韶參觀的汽車擦洗,有的幫忙指引休息的場所,有的則熱情地為游客充當起義務小導游,爭當家鄉(xiāng)小主人。
走進韶山多個校園,記者看到學校處處浸潤著紅色文化,隨處都能感受到毛主席的足跡。韶山市教育局局長郭四海介紹,自2008年起,韶山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開展讀紅書、看紅劇、唱紅歌、講紅色故事、做紅事的“五紅”活動。目前,韶山市已經形成了紅色德育品牌“五個一”活動(編好一本紅色教材、唱好一首紅色歌曲、喊響一句紅色口號、策劃一系列紅色主題活動、當好一個紅色小導游)。
依托紅色資源,厚培“紅色土壤”
《我是主席小同鄉(xiāng)》是韶山市鎮(zhèn)泰小學以紅色資源為主題,開發(fā)的德育校本教材,故事豐富,多角度展現了毛主席的偉人風范。
這本教材于2006年由鎮(zhèn)泰小學組織的20余名一線教師所編撰。“教材歷經四個版本,第一版是老師們的手抄版本?!辨?zhèn)泰小學副校長周磊告訴記者,校本教材傳到他手上時,已是裝幀精美的彩色版本。2017年5月25日,鎮(zhèn)泰小學舉行了隆重的校本教材發(fā)行儀式,并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該案例當年獲教育部優(yōu)秀德育案例。
“作為‘主席家里的人’,今天,我面對五星紅旗光榮宣誓,將韶山精神傳承下去?!边@振奮人心的一幕,是韶山學校小學部主題班會上的場景。與“說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不同,韶山學校小學部通過這樣別出心裁的形式,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韶山精神的含義,真正做到入腦入心。2018年,該校《植根紅色沃土 培育紅色新苗》獲湖南省優(yōu)秀德育案例。
韶山學校小學部校長肖龍認為,韶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不少革命斗士為了新中國的革命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不該被人遺忘。據了解,為了發(fā)揮紅色文化的熏陶作用,該校的11個中隊全部以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
以韶山學校小學部為引領,該市各學校創(chuàng)建以毛主席6位親人和韶山黨支部5位烈士名字命名的英雄中隊,“班班學英雄、個個做傳人”“我向英雄學什么”“我與英雄找差距”等活動相繼開展,在英雄誕辰日、犧牲日定期開展主題隊會,讓隊員學英雄事跡,走英雄道路,舉英雄旗幟,做英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