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菊
【摘要】目的:探討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式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其中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研究組產婦采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產婦緊張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而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護理新生兒能力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式措施能顯著地緩解產婦的焦慮,提高對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護理新生兒能力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母嬰同室;新生兒;共同參與式;臨床護理效果
臨床上的產婦大多為初產婦,缺乏相關的臨床經驗和護理知識,也缺乏對新生兒的日常護理經驗。并且大多數(shù)產婦為獨生子女,對新生兒的護理也會存在過度緊張害怕等不良心理狀況[1]。隨著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護理模式的建立,新生兒護理工作轉變?yōu)槟笅胪议_放性護理,由于產房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緩解產婦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使其能盡快地掌握新生兒護理措施。因此,本文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其中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研究組產婦采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F(xiàn)將具體研究內容整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5例。研究組產婦年齡23-32歲,平均年齡(26.45±4.22)歲;住院天數(shù)為3.5-8.0d,平均住院天數(shù)(5.21±1.26)d;新生兒體重2.5-4.6kg,平均體重(3.12±1.07)kg;胎齡39-41w,平均胎齡(40.3±0.52)w;其中剖宮產產婦32例(58.2%),陰道分娩產婦23例(41.8%)。對照組產婦年齡24-31歲,平均年齡(27.62±4.18)歲;住院天數(shù)為3.0-7.5d,平均住院天數(shù)(5.16±1.05)d;新生兒體重2.4-4.5kg,平均體重(3.31±1.02)kg;胎齡38-41w,平均胎齡(40.23±0.51)w;其中剖宮產產婦30例(54.5%),陰道分娩產婦25例(45.5%)。兩組產婦的年齡、生產方式、住院天數(shù)以及新生兒體重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主要包括對新生兒的體溫、體重以及呼吸等臨床指標進行觀察,護理人員對新生兒尿布進行更換和沐浴,并對其臀部和臍部進行護理,整個護理過程沒有邀請產婦或其家屬進行護理。研究組產婦采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研究組護理具體的措施如下:護理人員應該指導產婦或其家屬對新生兒的體溫、體重以及呼吸進行測量和觀察,并指導其及時地更換新生兒尿布、沐浴以及對其臀部和臍部進行護理[2]。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床邊講解以及發(fā)放資料手冊等方式為產婦及其家屬宣傳新生兒生理知識和護理操作措施,為其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整個護理過程對產婦及其家屬全程開放,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地回答產婦及其家屬的疑問和顧慮,緩解其不良的心理狀況。
1.3?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產婦的緊張程度、護理新生兒能力、護理滿意度以及母親角色適應性。其中母親角色適應性包括:①適應:對覺得具有較好的認知度,能很好地掌握哺乳和護理技術,并且具有充足的母乳分泌量,母嬰關系非常融洽;②不適應:不能很好地適應母親角色,多度擔心新生兒護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均數(shù)±方差(?)表示,組間距對比采取t值進行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產婦緊張程度及母親角色適應性
研究組產婦緊張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母親角色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比較兩組產婦護理新生兒能力和對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產婦護理新生兒能力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由于新生兒在脫離母體后其內外環(huán)境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因此產后新生兒的環(huán)境對其生長發(f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母嬰同室是臨床上新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母親和新生兒同室休養(yǎng),實施母嬰同室護理能及早地開奶,確保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除此之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母嬰之間的感情,促進新生兒的身心發(fā)育[4]。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產婦緊張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而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護理新生兒能力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母嬰同室能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提高產婦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性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共同參與式措施能顯著地緩解產婦的焦慮,提高對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護理新生兒能力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大量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江麗,趙娜娜.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共同參與式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4,24(7):4078-4079.
[2]王燕萍,艾學云.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4):468-470.
[3]梁芳萍.共同參與的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的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2,02(16):247-248.
[4]楊霞.新生兒護理中實施母嬰同室共同參與模式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5,09(3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