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東
教學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以語言為媒介,通過情感的傳遞,使學生學習并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投入感情呢?我想從情感教學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首先,要做一個有情的語文教師。語文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文章(課文)又皆為有情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才氣橫溢的精品,他不可能完全從知識出發(fā),單純的從文章的思路、結(jié)構、線索、思想,它本身應該充滿激情,像一把火,把學生的熱情點燃,做到以情動人。
其次,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還要動情。要把這些鮮活的生命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感受人性中的美與丑、善與惡,就必須讓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相通。因此,教之前一定要先讀課文,直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脈搏。
語文教學不僅停留在教師有情、動情的層次上,正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下面就我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煽情“的幾點看法。
一、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愉快、微笑去面對學生
教師以愉快、微笑的姿態(tài)面進行教學,傳遞給學生的將是一種親切感和誘惑力。在人類感受的各種體驗中,微笑是最具內(nèi)涵,最能引起他人探究欲的一種表情。面對學生,不管是哪一個層次的,教師講課的表情伴隨著愉快的微笑,可稱為影響學生的神奇良方。將會使學生體會到快樂與幸福,求知欲得到滿足。
二、以幽默、個性化的語言去感召學生
幽默是說話者用詼諧的手段來表現(xiàn)其思想的一種方式,能激起聽者的愉悅感,使其輕松舒暢,爽心悅目。一個風趣的故事,一句幽默的話,往往能制造出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啟迪和教育。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真知灼見和實在的情感,把一個有血有肉的自我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教學語言必然是生動活潑,也是具有吸引力的和感召力。
總之,只有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他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對象,創(chuàng)設讓學生肯定的刺激活動,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