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猛
一堂成功的小學音樂課,老師不僅要準備充實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還要綜合運用語言藝術,把課堂的靈魂構建起來。成功運用語言藝術,不僅能充分傳達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還是體現(xiàn)和展示教師個人魅力的重要途徑。所以要把語言這門聽覺藝術在課堂中充分并成功運用,是小學音樂教師的必備技能。
一、運用語言要準確,概念表述要精確
小學音樂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音樂知識。因此教學語言必須具有嚴密的科學性,這也是對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茖W的音樂知識,必須借助于精確的語言,才能準確無誤地表達其內(nèi)容。科學的表達方法即語言周到嚴密,含義準確,遣詞用句精當,合乎語法規(guī)律。這樣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給人以清晰明澈的正確認識。教學語言的邏輯性應是其科學性原則的組成部分。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即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進行教學論證。這樣就必須注意教材內(nèi)在規(guī)律,把握教學內(nèi)容各部分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譬如,在基本音樂常識的教學中,有關音符時值、節(jié)奏的內(nèi)容就應該特別注意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在學生已掌握的音樂知識基礎上,根據(jù)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嚴密的論證,從而得出結論。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路隨教師的講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達到理解掌握的境界。
還有的老師總是把音樂基礎知識介紹錯誤,例如忘記了作曲家的國籍,或者忘記了浪漫主義時期所處在的時間段,這些錯誤都是很不應該在音樂課堂中出現(xiàn)的。
教學語言中最忌諱的是概念不清,這容易引起條理混亂,學生聽后不知所云,如墜五里云霧;或曲解定義,以致謬種流傳,誤人子弟。教學語言中的這些毛病很可能在講課中造成邏輯混亂,使講課內(nèi)容失去科學性,影響知識信息的有效傳遞。例如,有的音樂教師在上課時說:“不要趕節(jié)奏。”“請緩慢一些節(jié)奏。”我們知道,節(jié)奏在音樂體系中主要表現(xiàn)為有組織的音的長短關系。教學語言中出現(xiàn)“趕節(jié)奏”“緩慢節(jié)奏”等詞語,把“節(jié)奏”等同于“速度”,混淆了節(jié)奏的內(nèi)涵,這顯然是錯誤的。此外,若教學語言中用詞不準確,表達傳遞信息就會產(chǎn)生誤差。因此,應正確使用教學語言中的詞匯和術語,語句通順,合乎規(guī)范。忌用“可能”“大概”這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不確切詞語。
二、運用語言要形象,表述要生動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講究運用生動的語言藝術,通過生動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誘導學生積極思維,拓展思維境界,有益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同時提高教學效率。在小學生的音樂課堂中利用所掌握的新舊知識之間的承繼和矛盾,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生動的語言不僅僅是幽默性的,還應該是具有啟迪性和“含金量”的。也就是在生動的同時應該把有效的知識傳遞出去,做好“學”與“娛”兩不誤。另外,要使課堂語言生動,還可以加入適當?shù)闹w語言和表情語言。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也是語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運用肢體語言和表情語言也是使課堂生動化的良好橋梁。
如在花城版教材《走進音樂的世界》第四冊第四課中教學歌曲四川童謠《螃蟹歌》時,《螃蟹歌》是一首活潑、風趣,富有戲劇性,又充滿生活氣息的歌曲,歌曲內(nèi)容反映了一群孩子去江邊玩耍,遇上螃蟹的情景。歌詞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地描繪了螃蟹夾人的過程;富有地方色彩,全曲富有情節(jié)性和戲劇性。歌曲的第一部分描述了螃蟹的長相形態(tài),第二部分是音樂戲劇情節(jié)的展開,描述了頑童的腳趾被螃蟹哥的“夾夾”夾住了,一方面頑童努力爭脫,要甩掉螃蟹夾,一方面螃蟹緊夾不放,從而將歌曲推向高潮。最后是頑童求螃蟹哥放了“我的腳”,意味深長,充滿幽默感。教師應該充分運用形體動作來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音樂的旋律美、歌詞美、意境美。
三、運用語言要“聲情并茂”
語言和音樂一樣是具有感情的,在描述和闡釋音樂的時候,語言表述要聲情并茂,要通過語言表達出對音樂情感的流露。假如一首很悲壯的音樂作品,教師卻用很興高采烈的語言去講解介紹,顯然是違背了音樂及作曲家的主旨。這樣的語言講解也會使學生們產(chǎn)生對音樂本身的誤解,還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的懷疑和猜測。教學過程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引起共鳴的過程.給小學生上音樂課。要盡量做到聲發(fā)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以增強語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謂“聲情并茂”,就是在課堂上所教授的音樂情感要與自己口頭語言所表達的情感一致。
例如在花城版教材《走進音樂的世界》中第八冊內(nèi)容欣賞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在聆聽圣?!短禊Z》時,教師的語言應該簡潔婉轉,如果語氣堅硬,則使得學生在聆聽天鵝時產(chǎn)生錯誤的聯(lián)想。也就是說,教師在介紹天鵝這首音樂的時候應該飽含自己對音樂元素的理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靈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學的藝術首先是打動人心的談話的藝術。”老師親切溫和的語言,使學生百般回味;老師幽默詼諧風趣的語言,給學生帶來快樂;老師果斷有力熱烈奔放的語言,給學生激情;老師謙虛謹慎、溫柔細膩的語言,使學生真誠。在眾多學者及音樂教育者看來,音樂課堂的語言要“聲情并茂”,要將語言和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投入到對音樂教學的責任心里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小學音樂課的“高質量”“高效率”。
以上筆者總結了小學音樂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會巧用語言藝術的三個方面:首先,運用語言要準確,概念表述要精確;其次,運用語言要形象,教師表述要生動,還要綜合運用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形象化的語言;最后,要做到音樂課堂中運用語言要“聲情并茂”。語言和音樂一樣是具有感情的,在描述和闡釋音樂的時候,語言表述要聲情并茂,要通過語言表達出對音樂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