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兒
印度的每一種古典舞蹈都來自民間,迷人優(yōu)雅的肢體動作及手勢是印度舞者表達情感的獨特氣質(zhì),具有強烈的地方民族色彩。由于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濃郁的國家,所以印度舞大部分都與宗教信仰有關,舞蹈作為一種純精神的事物,已經(jīng)完全融入到了印度人的生活之中,成為人們心中非常神圣的領地。印度舞蹈的歷史可謂是非常悠久了,印度人認為,宗教是舞蹈的一個核心內(nèi)涵,這一點也清晰的說明了在印度,舞蹈并不是單純的只是一門藝術。由于印度收到宗教的印象,印度人民對神也有著非常純潔的敬仰,從舞蹈中可以看出手指、腳、眼睛等對生命以及萬物的描述和表達。
一、印度“多彩文化”下的舞蹈魅力
舞蹈理論家和舞者普遍認為印度古典舞蹈應該分為以下幾個種類:婆羅多舞、卡塔克舞、卡塔卡利舞、奧里西舞、曼尼普里舞、莫西尼亞特姆舞和庫契普迪舞,我個人比較欣賞婆羅多舞和卡塔爾舞。
婆羅多舞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古典舞蹈,據(jù)說是發(fā)源于南印度坦米爾拿督邦的省會坦賈武爾。婆羅多舞的元素是由情緒組成的,是伴隨音樂和節(jié)奏表演藝術形式。婆羅多舞 的 服 裝 非 常 精 致 講究,全身都以絲織包裹,所謂紗麗,并且都佩戴著金色的飾品,女性舞者的長發(fā)上亦戴上鮮花,非常的美麗!祈愿和供奉神是婆羅多最為主要的表達內(nèi)涵,并且融入了史詩故事,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場表演要長達一個多小時,舞者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境作出自然優(yōu)雅的交替和轉(zhuǎn)換,不僅獨特,而且也體現(xiàn)了婆羅多舞的難度和精致。
印度奧里西舞是東印度奧里西邦的傳統(tǒng)舞蹈,奧里西舞有兩千年的歷史,回顧過去,奧里西舞是歷盡了滄??部赖奈璺N。印度的古代文獻資料中,十三世紀在奧里西邦的寺院就已經(jīng)有了奧里西舞的雕像,也就證明了奧里西舞和宗教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印度的北方古典舞蹈是卡塔克舞??ㄋ柵c伊斯蘭教有著非常獨特的關系,所以卡塔克舞傳承了印度伊斯蘭教的風格,那么宣揚宗教意識也就自然成了舞蹈的主題,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了采用舞蹈的肢體語言來傳達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及史詩??ㄋ宋杈哂袃蓚€特色,其一是在舞者的腳踝上會綁著近百個小銅鈴,舞者以腳跟舞動旋轉(zhuǎn),以腳打拍子進行舞動,其二是在正式的舞劇進行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鼓手和舞者可以依據(jù)兩人之間的默契進行即興表演,即興表演時間長短同時也可以由觀眾的互動來決定,是舞蹈的高潮部分??ㄋ宋枵哐b扮傳承了伊斯蘭式的服裝,都以裹布的形式穿衣,在腳踝處綁有許多的銅鈴??ㄋ宋杞?jīng)歷了千年的滄桑,通過后人不斷的努力還原,并吸收了不同的元素,卡塔克舞的舞姿已經(jīng)越來越優(yōu)雅,豐富且多元化。
二、存在于中國舞蹈藝術中的印度舞蹈“蹤跡”
印度舞蹈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佛教舞蹈的發(fā)展發(fā)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的很多藝術學者大膽的去推論,中國的敦煌壁畫上雕刻的舞姿以及云南傣族舞蹈的形態(tài)是不是都借鑒了印度的奧迪西舞種中三道彎的元素呢,這些大膽的類似猜想都將描繪印度舞蹈的姿態(tài)與中國的舞蹈相聯(lián)系。印度舞蹈的宗教性是非常濃厚的,舞蹈的起源與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以神話故事為載體,而中國的佛教舞蹈也很具備宗教的性質(zhì)特點,中國舞蹈講究圓、擰、曲,通過有韌性的人體語言表現(xiàn)對世間萬物的詮釋和表達,我國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畫舞蹈形象就充分體現(xiàn)了中這一點,與之相似的是壁畫中的漢唐舞姿與婆羅多的舞姿都有著“軸心率”的呈現(xiàn),身體堆成平衡,沉穩(wěn)優(yōu)雅。而印度舞蹈其本身就是宗教祭祀的一部分,由優(yōu)雅的身形、手勢及眼神等進行舞蹈,神圣而純潔。在中國的歷史上,唐代是我國古典舞蹈藝術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唐代文化的全面發(fā)展以及佛教、道教的鼎盛使得唐代歌舞出現(xiàn)繁榮發(fā)展的局面,宗教藝術與宗教舞蹈都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所以我認為印度的佛教舞蹈對于中國的佛教舞蹈在形式和內(nèi)容方面均有極大的影響。佛教是由印度傳入我國西藏地區(qū)的,印度人用舞蹈表達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生命的熱愛、對神靈的膜拜,舞蹈歡欣愉快,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之感。印度舞蹈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獨具風格和韻味,帶給了世界各民族藝術的享受。中國佛教舞蹈繼承和發(fā)展了印度舞蹈,印度祭祀舞蹈被佛教寺院采用吸收,并逐步民族化,形成了自己風格的佛教舞蹈。
三、從印度古典舞中看“藝術與學術并重”問題
作為一名舞蹈編導,這兩天的討論讓我對于舞蹈作品的優(yōu)秀與否有了一個新的定點。那就是能做到“藝術與學術并重的作品”一定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這一點認識令我在今天欣賞的印度各類古典舞中,受到更多啟發(fā)。在印度古典舞中有108種手勢都在其古代的《舞論》一書中找到具體的記述和解釋。而宗教中的神話故事也幾乎都是有文可見有史所尋。所以當印度舞蹈短暫失傳一段時間后,它能夠通過這些資源很快重建自己的舞蹈系統(tǒng)。而這一點在我們中國估計是不能做到的,也正是我們中國古典舞的劣根所在。沒有學術上的研究作支撐,沒有歷史上的文獻做樣本,你如何說服他人中國古典舞就是“中國古典舞”呢。為何越來越多的外行人抱著質(zhì)疑說現(xiàn)在滿屏的舞蹈作品不都是一種類型的舞蹈嗎?哪里來的區(qū)別呢?之前的我可能還是據(jù)理力爭的去與人臉紅脖子粗的評理,但今天我覺得是我們舞蹈人自己沒有重視這個問題,沒有去深究去找尋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古典舞。所以不懂得人就用他們自己的認識去理解。這怪不得他們,可能只能怪到我們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