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華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思維;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107-02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活躍,數學相對來說較為復雜,所以教師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也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導致數學的具體操作實踐性降低。所以,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時,要將生活化的教學思維滲透其中,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化融為一體,創(chuàng)建出良好的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學習數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水平。
1.生活化教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生活化的教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通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完整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帶來的各種體驗,學生也能體會到數學帶給他們的巨大意義,可以領悟到數學知識所存在生活化的價值,從而能夠積極去面對生活中帶來的有關數學的疑問。學生在小學這個階段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所以,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去學習數學相關的原理公式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即使可以囫圇吞棗般地記下,但之后還是會忘記,沒有達到所預想的教學效果,也只是一味地去應試。教師就應當正確地引導學生,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把生活中出現的具體事件轉變成數學相關的問題和知識點,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能深刻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學生也能通過積極的數學思維去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其次,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時候,教師通過展開生活化教學思維模式,強化數學課堂的有趣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好奇。數學要求學生具有系統(tǒng)的思維分析能力,所以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數學課程較為無趣和枯燥,也會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數學,容易發(fā)散思維,也會降低數學課堂的整體教學水平。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可以鍛煉自身的思維,而且將生活化的事物滲透進數學的知識學習中,讓學生可以切身通過日常生活去體會數學的邏輯思維,通過生活的潛移默化營造良好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數學問題的難點和重點,拉近與數學這種抽象事物之間的距離。而且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思維,可以很好地解決小學數學教學出現的部分問題,預防學生出現沒學懂,不理解等等的情況,最終達到對數學知識完全理解的學生效果。并且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再被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生活環(huán)境來自主學習數學相關的知識,教師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在必要時指導學生如何思考分析問題。
最后,生活化的小學教學方式,教師通過構建生活化的學習情境,積極帶動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將關注力放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中,隨著教師引導思維去正確地學習小學數學。而且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可以完善自身的想法觀念,數學相對其他學科來講相對嚴謹和邏輯,讓小學數學的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周圍環(huán)境以及事物,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效果,教師應當積極指導學生通過良好的思維方式去觀察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2.如何將生活化教學思維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1)將抽象數學理論生活化。數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抽象和復雜,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類的問題,通過有效的研究和探尋,將生活化的教學思維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制作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把抽象、復雜的數學理論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因為數學有較多的公式、理論和計算,學生不能完全依靠死記硬背去學習數學,這種學習方法不利于學生了解數學,還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通過展開生活化的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論生活化,讓學生可以通過實際生活去學習和理解數學,并且還可以激勵學生自主通過對身邊的事物構建出相應的數學公式,以此為研究對象去分析該公式的規(guī)律和應用。舉例來說,教師在教學到三年級上冊第七章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踏出教室,讓學生觀察分析學校中所出現的各種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建筑,而且還可以提出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種特征是什么?”教師的提問總是能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地觀察和分析,能夠直觀地理解數學的相應的知識點概念,提高學習的效率性。
(2)利用實物展開數學教學。小學數學比較抽象,也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不能只依靠對數學概念的敘述來教學,學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合理運用到生活周圍的事物來學習數學相關的知識內容,學生即可以直接觀察到實際物體,很好地理解數學相對抽象的知識概念。因此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到周圍各種可用的事物來展開小學數學的教學,黑板刷、粉筆盒、課本、乒乓球等等,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也可以從中感受到身邊事物存在的數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能應用到多媒體相關的信息技術,展示出這些具有生活特性的物體,合理應用各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的思考能力。
(3)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社會生活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素質不斷提高,相應的教學內容也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發(fā)展完善,構建出合理有效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要求要與社會的發(fā)展相同步,并要融入生活的優(yōu)勢方面,去掉不利的部分,將生活中所蘊含的各種各樣的事物都融入到構建出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積極體驗生活,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計算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購買零食的情況,最后總結計算出最終所有的花銷,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
(4)教師重視生活化的教學。要將生活化教學思維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就要求教師注重生活化的教學。生活的各方面都可以體現數學的相關知識,教師要積極意識到教學生活化,應當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結合所對應的數學知識內容,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生活化教學體系,使得學生可以在具體的生活中能發(fā)現相關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思考去解決問題,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自身對事物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結合書本上的知識內容,基于課本上的理論概念來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而且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生情況進行教學,要求所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切合,讓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數學知識內容。也就是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仔細認真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因材施教,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
生活化的教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極為重要的,教學來源于生活,所以數學也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教師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把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種理念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內容中去,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去意識到生活所存在的問題,并有效地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熊麗娜.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2017(24):81
[2]尹忠雪.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法的實施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06):139-140
[3]孫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105
[4]黃澤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13
[5]歐容成.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向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