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語文作為一門最重要的主課,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主要目的之一,這種能力不僅對于高考或者大學后的繼續(xù)深造有幫助,在以后的工作上也都會產(chǎn)生重要意義,由此,這篇文章簡單的介紹這種教學思維,希望廣大的高中語文老師能夠采用這個教學思維,更大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思維可視化;運用
一、 引言
意識決定物質,而思維可視化是一種意識,我們在做事之前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思維模式,所以說在學知識之前也得具備思維,而不是學的死知識,要學的是能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接受知識。這個思維可視化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采用思維可視化模式,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高中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不僅對于現(xiàn)在的他們有很大的作用,還對以后影響很大。
二、 思想可視化的概述
通過電腦投射在大銀幕上,把思維思路用圖表,列表展現(xiàn)出來,轉化成我們能夠看到的樣子這種可視化的“思維”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能夠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傳遞的效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把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思維圖,比如模型圖、流程圖、概念圖等,這樣就被稱為思想可視化。
語文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它知識量龐大并且雜亂,比如詩歌,文言文,小說等,它思想境界高,而且粗像,不是所有的學生能夠達到的思想層面,能夠理解的,所以說當語文教師遇到無法表達的思想時,可采用這個思維可視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采用思維可視化,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便于達到思想層面,讓整個課堂具有活力、創(chuàng)造力。
三、 思維可視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 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教師的一張張模式圖,思維圖,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再由老師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其記憶更加深刻,從而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及看法,當老師只給看圖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圖表箭頭的引導,對其粗像的知識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們對任何事物都會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跟見解,所以說思維可視化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高中語文教材講解《游褒禪山記》中,將游褒禪山的過程用視頻和圖片方式展現(xiàn)出來,將原本難懂、枯燥乏味的文言文采用簡潔、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表達出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為入手點,在觀看視頻和圖片的過程中,學生以第三人稱的旁觀者變成以第一人稱的作者視點,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讓學生以作者的視點去感受文章里的環(huán)境,讓學生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游褒禪山記》。
(二) 通過思維可視化策略,提高學生文本閱讀概括能力
閱讀能力提升分為兩種,一種是分析概括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升。但是對于現(xiàn)在的高中生來說,閱讀能力不夠強,當閱讀一篇一兩千字的文章時,大部分高中生都不能快速地用精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執(zhí)教老師可以采用“思維可視化”,在文章提煉幾個中心詞匯,通過路線圖分析文章的脈絡,這樣就能快速明白文章所表達的涵義,從而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例如老師在講解《念奴橋·赤壁懷古》中,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加深記憶,運用思維可視化模式采用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視頻中鮑國安老師用豪邁的氣息,把蘇軾想表達的思想感情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讓同學們感同身受,這個方式不再像傳統(tǒng)教學一樣,只是背誦或者是翻譯古詩,通過這個方法,可以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到作者在寫古詩中每一句的感情,老師通過PPT再對其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深一步了解這首詞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涵義。
(三) 通過思維可視化策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現(xiàn)當代學生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它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這兩種表達都體現(xiàn)一種思維,當我們進行表達的時候大腦會有一條線路,來支持你進行表達,當我們寫作是怎么講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是高中生苦惱的一件事,所以說在表達之前要有自己獨立思維,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一般都注重先想好詞匯,再在大腦中進行加工,最后再表達,而這樣不僅耗時長,而且效率低,如果執(zhí)教老師采用“思維可視化策略”,將教學內容通過脈絡圖展現(xiàn)給學生看,學生可以通過脈絡圖,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促進自己的表達,所以說執(zhí)教老師通過思維可視化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以前采用傳統(tǒng)教學學習《蜀道難》中,由于作者所在朝代久遠,許多學生不理解蜀道難題目中的難字,不明白蜀道為什么難,所以老師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讓學生去理解蜀道,并且觀看相關內容,比如紀錄片,電視節(jié)目,圖片等,讓同學們了解蜀道的最簡單的一層含義,就是字面上客觀環(huán)境的危險,然后老師用PPT的模式并采用以蜀道的環(huán)境為背景,讓學生對蜀道有一個主觀的認識,老師講解蜀道難這首詞的主要內容,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這首詞的中心思想及表達的內容,從而理解蜀道的第二層含義即蜀道的概述及真實含義。借助這一思維可視化策略,讓同學們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久而久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改變當今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要對這種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大量宣傳,不過對于當今現(xiàn)狀來說,現(xiàn)在的思維可視化正處于初步階段,但是這種策略的有利之處遠大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語文貫穿著所有科目,它不僅有利于高考,更加對以后步入大學后的生活和學習有者深刻的影響,所以說無論是老師還是學校都應該注重這種創(chuàng)新策略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東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分析思維可視化,文學教(下),2017(1):63-65.
[2]林金全.對高中語文教學實踐的探索,中國校外育,2017(22):128-128.
[3]湯佳寧.思維可視化工具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8):40.
[4]鄒猛.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可視化導學案的實踐,考試周刊,2018(17).178-179.
作者簡介:
何全斌,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文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