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看王維的畫。
畫中有山有水,有花有鳥,有樹有雁,有林間第一抹晨光。
他的畫寫實(shí),卻又空靈有仙氣,讓人瞧了,仿佛披了身輕紗羽衣,從頭輕到腳。
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畫》
王維寥寥幾筆,畫中的水就流動了起來,鳥也跟著歡唱。似動還靜,有些絕妙趣味在里頭。
也難怪蘇東坡贊:“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他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年間,尤擅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王維一生做官,晚年居住在輞川(今陜西藍(lán)田縣輞川鎮(zhèn)),過著隱逸而閑適的生活。
(維)別墅在輞川,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竹里館、柳浪、茱萸、辛夷塢……母亡,表輞川第為寺,終葬其西。
——《新唐書·王維傳》
王維居于輞川的時候,喜歡與當(dāng)時的名士裴迪交游,應(yīng)答酬唱,分別寫下了20首詩,合為《輞川集》(內(nèi)含裴迪詩20首)。其中包括至今廣為流傳的《鹿柴》《竹里館》《辛夷塢》等。
準(zhǔn)確說來,《輞川集》是一部以詩寫成的山水游記。王維同裴迪攜手,每游覽一個地方,心有所感,便分別寫下一首詩。
通讀《輞川集》,我特別喜歡《辛夷塢》這首詩: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非常簡單,描繪了深山里,環(huán)境清幽,靜得能聽見芙蓉花一開一落。
什么樣的人,會在旅途中關(guān)心一片花的開落?
什么樣的心靈,能側(cè)耳傾聽自然的聲音?
讀罷,我在想,王維踏入那山間,看著那朵花的樣子,像極了一尊冥想的佛。
可是,回首王維一生,是那樣紛繁復(fù)雜,宛若一場驚心動魄的兵荒馬亂。
他狀元及第,年少成名,擁有著那個時代所有年輕人的夢想:出仕。
他任太樂丞,負(fù)責(zé)宮廷音樂、舞蹈等教習(xí),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但他在這個位置上才坐了幾個月,手下伶人舞黃獅子,皇帝也因此遷怒于他,將他貶為濟(jì)州司倉參軍。
人生起起落落,他的仕途不再一帆風(fēng)順。后來,“安史之亂”爆發(fā)了。烽火連綿,哀鴻遍野,長安城被叛軍攻陷,王維不幸被叛軍所俘。他在叛軍的威脅和重壓下,哆哆嗦嗦出任了偽職。
安史之亂,亂了整整八年。
八年兵荒馬亂的光陰,可以讓多少夢想黯然失色,讓多少青絲染成華發(fā)。
安史之亂平定后,王維被下獄,交付有司定罪——投效叛軍當(dāng)斬。
但因他被俘時曾作《凝碧池》以抒發(fā)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加上他的弟弟王縉(即刑部侍郎)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以保住性命。
可是王維老了。
執(zhí)著了那么多年,終于不再執(zhí)著了。
所以王維寫下“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這樣的詩句,也就順理成章了。
后來的故事有些諷刺,王維升官了,做了尚書右丞,后世的人也因此稱他為王右丞。
王維對此似乎沒什么悲喜。其實(shí)看透了,人生就那么回事兒。
就像他在《辛夷塢》里看到的那朵芙蓉花,花開花落自有時。自然、隨和,無風(fēng)無波,安然寂靜。
晚年的王維隱居輞川,同友人應(yīng)答唱和,游山玩水,將從前數(shù)十年的塵夢都凝結(jié)在這些智慧、通達(dá)的山水詩篇里,合為《輞川集》。
可能,這是他一生最歡快的時光吧。沒了精心算計,沒了起起落落。
王維至此變得靜穆,就好似一尊拈花微笑的佛陀。
后來王維的詩,越寫越簡單——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十年塵夢緩緩歸?;蛟S生活,就該這樣刪繁就簡。
(伊 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