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許
走在大山深處,雖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我還是會大口大口呼吸,生怕錯過了一縷清新,空氣是如此的讓人放心舒心。菊花比往年要來得晚一些,節(jié)氣都過了立冬,田園竹籬邊、山野叢林里,還是未見芳跡搖曳,不聞菊香,但聞石響,在懷玉山雞公嶺下穿行,一路石頭如歌,大大小小采石礦、青石加工作坊依山而建,簡易工棚內(nèi)彌漫著比漫山楓葉還要火熱的氣氛。
往上,往上,轉(zhuǎn)過一個山彎,繼續(xù)往上,路面崎嶇不平,機耕道被來來往往拉石頭的大卡車壓出了深深的車轍,終于遇見一個山洞。到了我們要尋訪的硯石洞,茅草叢生,樹木橫斜。懷玉山脈山麓下的樟村、童坊、臨湖、妼姆、南山等地疊翠峰巒都是硯石的堅硬剛健的身姿,起起伏伏都唱著古老的歌謠。當(dāng)?shù)厝俗院赖卣f,這一片綿延數(shù)十里都出產(chǎn)青石,即硯石,史載從唐代大歷元年(766年)就開始開采,千年不衰。
這是一個人工開鑿的山洞,坐落玉山縣臨湖鎮(zhèn)嶺山大山村深山里?!白?、滋、滋”……粉塵曼舞,機器在有節(jié)奏地工作,切割出的一塊塊整齊的建筑石磚碼放在山邊;起重機在洞口高昂著頭,躊躇滿志地隨時準備從洞內(nèi)掠奪以噸位計算重量的龐然大物——帶著地氣的青石。像這樣的山洞,大山村周邊有許多個,還有一些廢棄的山洞不少是歷朝歷代留下的,無人問津,也許當(dāng)年寓居玉山的大畫家閻立本尋訪過、文學(xué)家王安石到達過、理學(xué)大家朱熹踏問過,大山有情。
往下,往下,轉(zhuǎn)過一個彎又一個彎,繼續(xù)往下,巖壁上不時有滲透出的水珠滴在頭上、身上,路面潮濕打滑,借助架設(shè)好的電燈發(fā)出的燈光,沿著鑿開出的簡易采石梯形通道,像進入地下迷宮一樣,深入到第五層,才看到工人們在緊張地作業(yè)。地洞內(nèi)還算開闊,離地面估計有二十余米,光線昏暗,四周皆石,明顯有一種壓迫感,昏暗里甚或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依稀可辨巖壁上殘存一條條開鑿的紋路,那是電鉆的杰作,正是其沖擊聲成為洞里最生動的聲音,一塊塊硯石就是這樣裁割問世的。“天帝遺玉于此,山神藏焉”,然而,現(xiàn)代化手段催生出的采石速度多少叫人有些擔(dān)憂,貯存量總歸是有限的,山神怕是也束手無策。面對逶迤群山,我的憂慮未必是杞人憂天。
老實說,采石環(huán)境并不是太好,我不得不感嘆,一塊青石開采出來真不容易。當(dāng)再次面對青石制作出的硯臺時,我顯然多了一份珍惜。因地而名曰懷玉硯,又因為有紋路,人們便將懷玉山出產(chǎn)的硯臺稱作羅紋硯。雖未躋身“四大名硯”之列,卻也不失為一代名硯,宋代朱熹就有文字記載《懷玉硯銘》:“懷玉山相連,山產(chǎn)硯石,蓋歙硯之佳者……”
從臨湖嶺山清石制品廠李老板那里了解到,這些開采的青石不僅可以做硯臺,還可以制作臺球青石板、蘑菇石、文化石等。難怪近幾年世界臺球頂級大賽鐘情玉山這個小城,我總算明白了個中原因之一。原來是懷玉硯石鋪平了“世界斯諾克臺球賽”走進玉山的大道。懷玉硯石質(zhì)地圓潤、細膩,是制作臺球桌面的天然上優(yōu)材質(zhì)。
走進硯臺作坊,工棚內(nèi)各種形狀、各種規(guī)格的羅紋硯等整齊擺放著,成品則疊在一堆裝備打包裝運出去,還有不同圖案、花紋的羅紋硯石邊角料制作的鎮(zhèn)紙,只見女工們在進行上色、抹油、晾干、包裝等最后幾道工序。這些文房四寶,就是從山旮旯里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走到莘莘學(xué)子案頭的。隨著墨汁的廣泛應(yīng)用,雖然硯臺的功能越來越弱化,但是文人學(xué)子的筆墨紙硯情懷并沒有因此而弱化,硯臺依然深受青睞。能得一方硯臺是每一個文人的喜好,這就是中國文字的魅力,一硯通古今,能磨出多少珠璣文字,這也是多少人的畢生追求。
那個下午,我們見證了從山洞中采石、切割、打磨到怎么變成硯臺的全過程。手持一方硯臺,溫潤如玉,呵氣撫摸,一層細密水珠泛浮,漫漶出一個大大的“硯”字。一路走過去,滿地都是廢棄的硯石材質(zhì),還有成堆的青褐色硯粉泥巴,歷朝歷代堆積,觸目皆是,也許每踩一步,都是一次不經(jīng)意抵達唐朝的叩問,都是一次不經(jīng)意走向考古勘探的求證。
硯石遍地,品質(zhì)自是有良有莠,在臨湖大山人看來乃平常之物,我還是忍不住撿了幾塊放在兜里,不管是否能派上用場,我覺得我撿回的是對硯臺的一截懷念。年少時,多么想擁有一塊硯臺,可惜家境貧困,一直未能如愿,最后與寫不寫毛筆字一樣不了了之。我想,有空的時候,依石形挖個槽,邊上刻畫幾條簡單線條,打磨打磨就是一方質(zhì)樸的硯臺,也算是對“石君”的敬重。在硯臺面前,總覺得矮一截,慚愧的是,我的毛筆字遠遠抵不上硬筆字那么漂亮、自如、灑脫、流暢,一次一次面對羅紋硯,我總是立下決心,要寫一手好毛筆字,卻總是一次一次食言,問題是總有機會走近懷玉山、走進羅紋硯,樟村、童坊、臨湖、妼姆、南山,一年總要去個幾次,掐指一算,我就臉紅自己“常立志常無志”。 雖然毛筆字不好,在當(dāng)今或許算不上一個寫作之人的瑕疵,也很少遭人不齒,但在古代卻是一個學(xué)子的硬傷,一筆好字是考取功名的敲門磚,寫不好毛筆字基本上意味著中舉無門。倘能做到“身外無馀事,唯應(yīng)筆硯勞”(唐朝詩人張籍句),那離書法應(yīng)該不遠了。
硯石長歌,大山起舞。一個出產(chǎn)硯臺的地方,應(yīng)該走出了許多文化名人、學(xué)者、大賢等,否則怎么對得起“中國懷玉硯之鄉(xiāng)”這個稱謂?歷史上,懷玉山脈留下了葛洪、閻立本、王安石、朱熹、趙佑還有北宋狀元汪應(yīng)辰等人的足跡、詩文、摩崖題刻和傳說。尤其是當(dāng)代,恢復(fù)高考后,懷玉山里走出了許許多多的博士、博士后,被譽為“博士之鄉(xiāng)”(玉山縣迄今出了四百多名博士,有“才子之鄉(xiāng)”“博士縣”美名)。還走出了一位省部級鄉(xiāng)望,嶺山村坐落的仿古建筑門匾“孫氏宗祠”四個大字就出自這位賢德的手筆。這些,難道不得益于懷玉硯文脈的深遠影響、代代傳承嗎?難道不得益于懷玉硯千年磨研出的悠長耕讀學(xué)風(fēng)么?
行走懷玉山,路遇行人,看似山村莽夫,說不定就有可能是一位制硯能工巧匠。我就看到,一位姓孫的年輕師傅,用刀劈石像切豆腐一樣,輕而易舉,刀刀精準,石頭一片一片分開,看得我目瞪口呆,莫不是硯石紋路的密碼就控制在孫師傅的指紋下,還是熟能生巧,力度、方向掌握得恰到好處?!案呤衷诿耖g”這句話不假,我敢斷言,山村中一定藏有沒有證書的制硯大師,他們的技藝并不遜色持有國家某個級別證書的大師。
在臨湖,在樟村,在童坊,我接觸過一些制硯工匠,他們操刀創(chuàng)作,反復(fù)推敲,一絲不茍。“雕刻初誰料,纖毫欲自矜?!碑?dāng)一方方帶著他們智慧、汗水的硯臺呈現(xiàn)出來時,那種成功的喜悅是別人難以體會的。
在懷玉山,別以為自己很有學(xué)問。那刻寫在硯臺上的文化究竟知多少?究竟喝了多少墨水?面對硯臺,我心虛。淺淺硯臺,也許我一輩子難以用毛筆蘸盡其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