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福成
苦瓜是個好東西。
它味甘苦,有清暑清熱、明目、解毒的作用,對治療中暑、痢疾、赤眼疼痛、腫痛丹毒、惡瘡很有功效。
另外,苦瓜還是一道好菜,用肉炒,用蝦仁炒,用冰糖、蜂蜜拌,甚至簡單地切巴切巴生吃都很好。
我家種過很多年的苦瓜。
苦瓜對土壤的要求不太高,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大田地里,屋檐下,墻根里……隨處都可栽培。
我家種苦瓜的時候,主要是賣種子,不知道它還能吃。后來知道它能吃了,也沒有人吃,因?yàn)樗鼘?shí)在太苦,難以下咽。
說到這,便想起了汪曾祺的一段故事。
說的是他家鄉(xiāng)有苦瓜,叫癩葡萄,是放在瓷盤里看著玩的,他也從來不吃。
有天,一位詩人請他下小館子,點(diǎn)了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
那還說啥,只能硬咽。
汪曾祺說,從此,他就吃苦瓜了。
和汪先生一樣,我爸爸以前也是不吃苦瓜的,但不知道從那一天起,他突然喜歡吃了。
夏天,我從外地上學(xué)回到家的時候,爸爸總會到大田地里摘幾個苦瓜,讓媽媽炒給我吃。
我媽每次都會說,那么苦,又不是什么好東西,你讓孩子吃這玩意干啥。
爸爸一邊將苦瓜遞給媽媽,一邊笑著說,這是好東西,好吃,你快去炒吧。
媽媽去炒了,爸爸就又將隨手摘來的一些成熟的苦瓜扒開掏出種子,用水沖干凈,曬到太陽下。
苦瓜種子很貴,一小點(diǎn)就能賣幾百塊錢,我和哥哥上學(xué)的學(xué)費(fèi),大都是靠它換來的。
后來,我和哥哥都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了,家里的經(jīng)濟(jì)狀況有所改觀,爸爸就不再在田地里大面積地種植苦瓜了,而是每年在院子里種上幾棵,夠吃的就行。
吃過苦瓜的人,大都只是知道它的苦,卻不知道它的甜。
苦瓜怎么會甜呢?是的,它會甜。
苦瓜小時候綠油油的,一身小疙瘩,等到老了,它就變成滑溜溜黃燦燦的了,外表很像木瓜和芒果。扒開來,一肚子的紅瓤子,味道也不再是苦的了,而是甜絲絲的,聞一聞,會有喝了半杯紅酒的醉意。
苦瓜由苦到甜,是非凡生命的蛻變,是高雅精神的蛻變,有人曾這樣寫詩盛贊它——“不是尋常品,含章氣自高”,由此也足以看出它的不一般。
我們尋常人的生命,也是從苦到甜的演變歷程,你沒有經(jīng)歷足夠的風(fēng)雨,你沒有經(jīng)歷足夠的歲月,那你就只能是一個半生不熟的癩葡萄,而不會是一個完美的甜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