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敏
摘 要:要“讓學生的世界充滿愛”,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師德。在教師育人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其用處?!庇纱丝梢?,師德是立教之本。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學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師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與時俱進,鍛造不朽師魂!
關鍵詞:學生;愛
一、揚起風帆,乘風破浪會有時
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當代中學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教育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導、鼓勵學生自強、自信、自尊、自律、自立,實現(xiàn)“知、情、信、意、行”相統(tǒng)一。第一、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心理問題:我班曾有這么一位男學生,腦筋靈活,學科考核在班級中上水平,但數(shù)學一塌糊涂,為了他,我?guī)退以?,原來?shù)學老師上課他總是管不著自己,老師批評教育不接受,出現(xiàn)抵抗情緒,加上父母離異的家庭問題,我主動跟家長聯(lián)系,做好家校聯(lián)合;又與數(shù)學老師溝通,充分發(fā)掘他的閃光點,終于過了一段時間,這位男生有明顯的改進。第二、幫助學生解決因人際關系的不適引起的心理問題:進入初中以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比以前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適應新環(huán)境,處理好越來越復雜的人際關系成為中學生重要一環(huán)。許多學生在周記里經(jīng)常傾訴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于某些事情的觀點、困惑等。面對這些狀況,我會以個別談心、主題活動、家校互動等幫助學生們解開心結(jié),敞開心扉。第三、幫助學生掃除自我意識的障礙:初中生極易出現(xiàn)自我意識膨脹,常做“白日夢”,把幻想當現(xiàn)實,而一旦遭受挫折,又極易滑落到自我放棄的境地而一蹶不振。四年前曾經(jīng)帶過這樣一個男生,是家里的獨子,父母從小寵愛而成了家中的“小王子”,以至于他在學校里成了“搗蛋大王”,面對他,我多次與家長秘密“協(xié)議”,從培養(yǎng)其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入手,在班上安排一定的管理任務給他以培養(yǎng)責任感;課后經(jīng)常找他聊天以得到信任;堂上安排專人幫扶他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學生們的轉(zhuǎn)變讓我知道: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才能讓學生揚起風帆時能乘風破浪。
二、愛的奉獻,感人心者先乎情
古語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老師十一年來,我學會了以自己真摯的情感去愛學生,當你用心愛他們,他們也會愛你。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shù)臒崆?,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天涼了,提醒他們多穿衣;生病了,督促他們及時看病吃藥……“金鳳凰”固然可愛,而“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
三、自我增值,親其師就信其道
一位具有堅強的意志、遠大的理想、博大的胸懷等良好素質(zhì)的老師,他所教的學生會或多或少受到他的感染。我深信: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注重和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自我增值,讓學生發(fā)乎心的“親其師信其道”。不斷學習,使自己成為“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教學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我相信老師本身這種對高尚品格和過硬素質(zhì)的不斷追求,不懈奮斗會自然而然以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使教學相長。
四、授之以漁,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睆墓胖两?,教師的職責已印證了許多輩子的建設者。當代,教師明確其職責的同時更應做好角色的轉(zhuǎn)換。在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說教)而應該是伴奏者(導教),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但學生如何成為成功的“舞”者,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中翩翩起“舞”,這需要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教他們?nèi)绾螌W會做人,如何學會辦事。為人師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現(xiàn)在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的寵愛,從小養(yǎng)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為中心的壞習慣。因此,我們教師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我們教師在愛學生的同時,還要注意,讓每個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愛他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比如:有時學生犯了錯誤,家長來說情,學校的紀律是嚴肅的,學生是平等的,可面對家長,我們得尊重,得給面子,我們需要他們支持,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好學生。因此,在不影響原則的前提下,為了工作,我們教師可以退一退,讓家長釋懷,同時,也讓學生看到老師胸懷寬廣的一面,贏得家長的尊重和學生的尊敬,真正學會做人。教師職業(yè)是特殊的,她所面對的性格各異的人,因此,教師處處都要為人師表。
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工夫不負有心人,看著一批又一批學生歡天喜地離開校園走進另一扇理想大門時,我心欣喜若狂。我把心靈交給了學生,學生用行動撫摸著我的心靈。這一切都告訴我:良好的師德,奉獻的精神!為了桃李的芬芳,為了美好的追求,崢嶸歲月,教書育人,何懼風流!
參考文獻:
[1]王甸成.細化養(yǎng)成教育,促進品德形成——初中學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2]鄭榮華.新課改下初中德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考試周刊. 20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