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魚”字的詞義演變

2019-10-08 05:12:52史玉婷
文教資料 2019年12期
關(guān)鍵詞:大字典義項詞義

史玉婷

摘 ? ?要: 《漢語大字典》注重形音義的密切契合,其多義詞收錄的義項一般以本義、引申義、通假義為次排列。“釋義不但收列常用字之常用義,而且注意考釋常用字之生僻義和生僻字各義項,并適當(dāng)收錄復(fù)音詞詞素義。多義字各義項,一般以本義、引申義、通假義為次排列”,為詞義演變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本文旨在通過以“魚”字這一個案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jié)h語詞匯演變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 魚 ? ?詞義引申 ? ?詞匯演變規(guī)律

詞作為言語的意義單位,在具體的詞句里,它不是孤立的。在服從語法規(guī)律的同時,又與詞句中其他的詞、句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在這些復(fù)雜的依存關(guān)系中,被制約著的詞義使人感到它的義象或意態(tài)有些和某詞相同或相近、相似,因而發(fā)生了詞與詞之間的古今對譯或今語換說現(xiàn)象:這個詞可以這樣“講”或那樣“講”。出現(xiàn)了一個詞有幾個不同講法的現(xiàn)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詞多義”或者又叫“詞的多義性”。人對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的認識不是一成不變的,詞義有時隨著語言內(nèi)容或語句關(guān)系,在原有意義整體或部分的基礎(chǔ)上,改變它的意思,如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即遵從了語言的普遍性原則和共時性原則,就會固定為這個詞的新義項,出現(xiàn)了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研究“魚”字的多個義項之間的引申脈絡(luò)和演變過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探索詞匯演變規(guī)律。

一、魚的本義

(1)《詩經(jīng)·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2)《淮南子·說山》:“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p>

(3)陳毅《初游青島》:“先言遠古事,顯名首齊桓。管仲有雄略,利用及魚鹽?!?/p>

二、魚的詞義演變

(一)魚的引申義

1.水生脊椎動物——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

“魚”本義為水生脊椎動物,后連帶水棲動物一并概括?!对娊?jīng)·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敝祆渥ⅲ骸棒~,獸名,似豬,東海有之,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青,可為弓鞬矢服也?!薄蹲髠鳌らh公二年》:“帰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眲⑽匿渴枳C:“服(虔)云:‘魚,獸名?!濒~和獸的關(guān)系又是怎樣聯(lián)系到一起的,在《漢語大字典》里“獸”的本意為:(1)四足哺乳動物,多指野獸?!稜栄拧め岠B》:“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2)獸形的。相關(guān)文獻記載《周記·考公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编嵭ⅲ骸矮F侯,書獸之侯也。”這里“魚”的意義的使用已經(jīng)不再是本義“水生脊椎動物”,詞義擴大為“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周禮·考公記·梓人》記載:“天下大獸五:脂者、臝者、羽者、鱗者?!标P(guān)于“鱗”《漢語大字典》中有以下幾個釋義:(1)魚類、爬行類和少數(shù)哺乳動物密排于身體表層的薄片狀組織,為皮膚的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2)魚的代稱。(3)泛指有磷甲的動物。

《說文·魚部》:“鱗,魚甲也?!薄队衿~部》:“鱗,魚龍之鱗也?!边@里的“魚”為本義水中的脊椎動物?!吨芏Y·地官·大司徒》:“二日川翠,其有動物宜鱗物?!编嵭ⅲ骸镑[物,魚龍之屬?!贝恕棒~”意義同上?!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鱗集仰流?!蹦铣禾蘸刖啊洞鹬x中書書》:“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薄稘h語大字典》里解釋為“魚的代稱”,此“魚”即為“獸”之一別稱。此外,其他例證如下。根據(jù)當(dāng)時文化習(xí)俗古代貴婦乘的車用魚皮為飾,故名之。把“魚服”解釋成“魚皮”,從另一個側(cè)面剛好驗證了“魚”即“獸名”這一義項。從生活常識來看,古人打獵以獸皮做成大衣或者工具,因為其具有柔韌性和耐磨力。沒有把吃的魚身上的魚鱗刮下來作以上功用的,既然可以充當(dāng)車頂?shù)难b飾,就要有足夠大且有遮風(fēng)擋雨功能的東西充當(dāng),那么顯然此“魚”非彼“魚”,應(yīng)該是獸類的皮制成的。所以“魚,獸名”這里詞義范圍擴大。

(1)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人遭淹死

溺死在水中水棲動物與人淹死在水中狀況一致,二者具有相似性,故稱之。這一義項是從春秋時期引申而來的,《左傳·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逺矣。微禹,吾其魚乎!”《左傳杜林合注》中記載為:“劉子曰美哉禹功【杜見河雒而思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禹之力也【杜弁冕冠也端委禮衣言今得共服冠冕有國家者皆由禹之功】?!薄缎绿茣ゑR燧傳》:“使城中盡魚而獨完其家,吾不忍?!薄肚迨犯濉ね趵]傳附田呈瑞》:“此堤一壞,萬家其魚矣!”都是例證。

(2)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兩眼白的馬

由于水棲動物溺水死去時眼睛會變白,以此類推到馬,產(chǎn)生此義:“兩眼毛色白的馬?!钡歉鶕?jù)《中華字?!方忉尀椤皟裳劭粲邪兹旱鸟R”,那么這里就出現(xiàn)了歧義,首先單就“兩眼毛色白的馬”來說,是眼睫毛還是眼眶周圍的眼毛呢?和其他字典相比較來說,歧義更加明顯,這里的白色部位到底是眼睛本身,還是眼睫毛,或者眼睛周圍的花紋,表述不清。據(jù)此參考相關(guān)文獻,作了考釋。發(fā)現(xiàn)《漢語大字典》里這一解釋是不正確的。

《漢語大字典》“魚”(兩眼毛色白的馬)出處《爾雅·釋畜》“一目白,瞯;二目白,魚?!蓖跻雎劊骸埃R)二目毛色白曰魚?!蓖瑯釉凇对姟旐灐ゑo》中:“有驔有魚,以車祛祛。”毛傳:“二目白曰魚?!币浴安v”字為研究方向,既然“魚”與“瞯”為類似的馬,便可以從“瞯”字著手,從而鑒定“魚”字的釋義。

(3)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捕魚,后作“漁”

人們把獵取水中生物的這一行為稱為“漁”,統(tǒng)稱為捕魚一義?!兑住は缔o下》:“作結(jié)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碧脐懙旅麽屛模骸皾O,本亦作魚?!薄蹲髠鳌る[公五年》:“公將如棠觀魚者?!睏畈ⅲ骸棒~者,意即捕魚者,與《孟子》‘芻 者、‘雉兔者語法相同。”按《史記·魯周公世家》作“觀魚于棠”?!稘h書·玉莽傳下》:“以漁采為業(yè)?!碧仆蹙S《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二:“宛是野人也,時從漁父魚。”

2.水生脊椎動物—中醫(yī)穴位名

因為手拇指(或足拇指)后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部位,故名之?!鹅`樞經(jīng)·本輸》:“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nèi)側(cè)也,為井木;溜于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注于大淵,大淵,魚后一寸陷者中也,為腧。”《靈樞·經(jīng)脈》:“肺手太陰之脈……下肘中,循臂內(nèi)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素問·氣府論》:“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fā)者。”吳崑注:“凡手足黑白肉分之處,如魚腹色際,皆曰魚際?!弊钔碓跂|周戰(zhàn)國時期,隨著醫(yī)學(xué)理論的發(fā)展,這一義項就已經(jīng)應(yīng)運而生?!夺t(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魚,魚者,在掌外側(cè)之上攏起,其形如魚,故謂之魚也?!?/p>

3.水生脊椎動物—星名—古國名—姓

麥宏宇在《思維與詞義引申》中說:“有時詞所表示的事物間并沒有任何客觀的聯(lián)系,僅憑借主觀實踐和思維活動感知到事物的相似性而產(chǎn)生引申,這種引申的詞義滲透著更多的主觀意識?!睂傥菜蕖!稌x書·天文志上》:“天漢起東方,經(jīng)尾箕之間,謂之漢津。乃分為二道,其南經(jīng)傳說、魚、天龠、天弁、河鼓。”古人看重天象占卜,由象及國及人。星宿化為圖騰而命名國家,華夏民族以家天下為根本特點,以國名命名人名,以此產(chǎn)生了一條引申鏈條?!蹲髠鳌の墓辍罚骸拔浴Ⅴ嶔~人寶逐之?!瘪R宗璉補注:“《水經(jīng)·江水》‘又東經(jīng)魚復(fù)縣故城南,酈元曰:‘故魚國也。是魚乃群蠻之一也,非庸地?!备俊栋偌倚铡酚涊d為子魚孫輩嫡傳一支以祖父名字為姓,稱魚氏,支庶孫以“魚孫”為姓。明代王相《百家姓考略》記“魚”羽音。雁門郡。系出子姓。宋司馬子魚之后,以王父字為氏,唐有魚朝恩。據(jù)鐘道銘之見,茍姓或敬姓源自于狗圖騰,佘姓源于蛇圖騰,羊、龍、熊、驢、盧、狐、魚、盤、禹、鹿、馬、牛等姓,均出自與姓相同的圖騰。例如白族就是一個以圖騰名稱為姓的部族,以魚為圖騰的便姓“魚”(白語稱“吳茨”)。后來在民族融合交往之中,他們看到漢人都姓李,沒有姓動物之名的,怕被人嘲笑,于是改姓,與漢人的姓名風(fēng)格一致,因此把“魚”改成了“余”姓?!锻ㄖ尽な献迓匀罚骸棒~氏,子姓?!讹L(fēng)俗通》云:‘宋桓公子公子目夷,字子魚。子孫以王父字為氏?!?/p>

(二)魚的假借義

黃侃述、黃焯編《文字聲韻訓(xùn)詁筆記·文字學(xué)》云:“于字之聲音相當(dāng)而形義皆無關(guān)者,謂之假借義?!薄棒~”的另一義項為代詞。用表第一人稱單數(shù),相當(dāng)于“吾”。上古的第一人稱代詞有吾、我、卬、余、予、臺、朕等。根據(jù)王力先生所說,上古時期的第一人稱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系:α吾、a我、α卬(它們均可以歸為疑母);第二類為d系:dǐα余,予、dǐ臺、d‘ǐm鄭(它們均可以歸為定母)。根據(jù)第二部分“魚”在上古時期的讀音為[a],“吾”的讀音為α,二者聲母相同,韻母相似,只有前a和后α之別,這一義項的來源就是由于語音的相似形成了假借義“吾”。《列子·黃帝》:“姬!魚語女?!睆堈孔ⅲ骸棒~,當(dāng)作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因聲求義,戴震在《轉(zhuǎn)語二十章序》中說:“疑于義者,以聲求之。”王念孫在《廣雅疏證序》中的論述更深刻:“訓(xùn)詁之旨,本于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雖有類聚群分,實亦同條共貫。譬如振裘必提其領(lǐng),舉網(wǎng)必挈其綱。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而不可亂也。此之不寐,則有字別為音,音別為義,或望文虛造而違古義,或墨守成訓(xùn)而鮮會通,易簡之理既失,而大道多歧矣。今則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边@種突破字形的束縛考求詞義的方法論上的重大變革,對語言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用有二:一是考索語源,二是尋求本字。為我們探求詞義開辟了新方向。

三、結(jié)語

“魚”字的詞義演變過程為:

“人類在與大自然的搏擊中,在求生存的無可奈何中鍛煉了大腦,為語言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無懈可擊的最完美的物質(zhì)形式。當(dāng)日趨細膩的情感、逐漸豐富的經(jīng)驗郁積滿胸、骨鯁在喉之時,語言便應(yīng)運而生。語言中的詞正是人們借以表達思想情感最基本最簡單的形式。詞義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載體,是人類溝通的基本符號。思維運動的過程與方式會直接導(dǎo)致詞義的產(chǎn)生、運動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K].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

[2]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董志翹,楊琳.古代漢語(上)[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14.

[4]楊琳.訓(xùn)詁方法新探[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

[5]孫常敘.古漢語文學(xué)語言詞匯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6]馬文熙,張歸璧,編著.古漢語知識辭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4.

[7]麥宇紅.思維與詞義引申[J].語文學(xué)刊,2002(5).

項目基金:

江蘇省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出土文獻與《楚辭》解讀”(15ZWB003)

江蘇省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xùn)練計劃(201710304004Z)

猜你喜歡
大字典義項詞義
“玄”“懸”二字含義不同
鄉(xiāng)音(2024年12期)2024-12-31 00:00:00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漢語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誤舉隅
西夏語“頭項”詞義考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6
詞義辨別小妙招——看圖辨詞
小心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漢語大字典·廣部》疑難字考釋
《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表》所收籀文隸定字考察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知識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字意與詞義
語言與翻譯(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9
观塘区| 铅山县| 眉山市| 嘉黎县| 沾化县| 安庆市| 新源县| 赤壁市| 禄劝| 太湖县| 化州市| 久治县| 休宁县| 治县。| 龙胜| 伊金霍洛旗| 雅江县| 太白县| 湘阴县| 高邮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宁海县| 灵丘县| 司法| 南丹县| 福清市| 江城| 神农架林区| 连云港市| 梁河县| 鄂托克旗| 萨嘎县| 睢宁县| 荔浦县| 容城县| 金寨县| 屯昌县| 沐川县| 赤壁市| 临清市|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