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姿
摘 要:《紅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的代表性作品,小說刻畫了大量形象豐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薛寶釵作為小說中的重要人物,其理性冷峻、溫情脈脈,嚴格遵循儒家倫理原則和道德,其處世哲學在今天依然可以帶給人們以啟示。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薛寶釵; 處世哲學
中圖分類號:I207.41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1-018-001
薛寶釵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刻畫的經(jīng)典藝術(shù)典型和文學形象,其與林黛玉是作品中的兩個主角,兩人在性格思想、為人處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充分體現(xiàn)了不同的社會文化和審美內(nèi)涵。薛寶釵溫柔敦厚、美貌大方、才學出眾,是封建社會下典型的淑女形象,其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具備與當時社會價值觀相符合的人格追求,在賈府受到家人和下人的喜愛,王熙鳳評價薛寶釵為“一問搖頭三不知”、“不干己事不張口”,這充分體現(xiàn)了薛寶釵的人物性格和處世哲學。
1.薛寶釵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
從封建社會的角度分析,薛寶釵無疑是標準的貴族淑女形象,其溫柔敦厚、雍容華貴,是儒家倫理文化的遵守者和服從者,與林黛玉的價值觀念存在本質(zhì)的不同。薛寶釵的價值觀念符合封建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認為男人應(yīng)該輔國治民、讀書明理,女人就應(yīng)該做針線紡織等家務(wù)活。在婚姻觀上抵觸自由戀愛,認為沒有父母之命的自由戀愛是不道德的行為,當倫理原則與天然之情出現(xiàn)矛盾后,她選擇了倫理道德,而這種道德觀念也逐漸成為其生活準則和生活方式。
教鸚鵡念詩、葬花、為愛人流淚等浪漫的事情仿佛是林黛玉的專屬,她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薛寶釵務(wù)實的性格決定了她的生活方式是實在的生活和婚姻,雖然她在文學和文化方面也較為出眾,但是她卻將庶務(wù)和學問充分結(jié)合,在理家治家中充分體現(xiàn)了其突出的才干。同時,薛寶釵在官商家庭中長大,受到家庭的熏陶,具備了靈活的經(jīng)濟頭腦,這是林黛玉所無法比擬等,精通庶務(wù)、深諳人心的薛寶釵,也要比林黛玉更加適合做賈府的寶二奶奶。
2.薛寶釵的處世哲學
2.1隨順待人
薛寶釵性格敦厚,總是待人隨順,尤其對待長輩更是關(guān)心備至、善解人意。例如在家宴上,薛寶釵總是順應(yīng)賈母口味為其準備甜點,并且在看戲時,專點賈母喜歡的猴戲,博得長輩歡心,在大觀園中對姊妹照料細心,在知道湘云幫襲人做針線后,主動將湘云的難處告知襲人,并且承擔襲人的針線活,幫助史湘云辦詩社和螃蟹宴。這充分體現(xiàn)了薛寶釵寬厚待人的處世風格。又例如鶯兒與賈環(huán)玩耍中,賈環(huán)被鶯兒氣哭,薛寶釵在看見后盡力哄勸賈環(huán),對鶯兒一通呵斥,對于在賈府地位較低的賈環(huán),并沒有歧視,反而做到了一視同仁,由此可見薛寶釵寬厚善良的本性。
2.2善于自律
薛寶釵藏拙、冷靜、精明、善良、寬厚,是封建秩序的踐行者和服從者,她克制、堅韌、含蓄,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世間的是是非非,甚至這種理性到達了一種冷峻的程度。行為得體、善于自律是一種精明的處世藝術(shù),薛寶釵將這一處世哲學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在賈母面前討喜迎合,備受賈母的喜愛,以寬厚的態(tài)度對待姊妹玩笑,在任何時候都帶給他人一種隨群從時的感覺,但是在薛寶釵這種綿軟溫厚的性格下,卻藏有一顆剛韌威嚴的心,她在生氣的時候并不會像探春一樣打人耳光,而是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后“機帶雙敲”,這種溫怒是一種需要細細品味的辛辣。例如賈寶玉和她開玩笑,說她是“體豐怯熱”,薛寶釵明知是玩笑卻依然大怒,但是直接發(fā)作會破壞她的閨秀形象,她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后,將自己比喻為楊貴妃,卻沒有楊國忠這樣的好兄弟,進而反刺賈寶玉。又例如,賈妃出燈謎,在除了賈環(huán)和迎春之外,其他人都猜出了謎底,但是薛寶釵卻遲遲無法猜出謎底,這并不是因為謎底太難,而是薛寶釵謙遜溫厚、韜光養(yǎng)晦、克己復禮的作風體現(xiàn);再例如,在清虛觀聽見麒麟吼后,薛寶釵突然記得湘云也有一個麒麟,但是卻被林黛玉借機諷刺她心中念念不忘“金玉良緣”,總是找機會提起,對于林黛玉的挑釁,薛寶釵裝作沒聽見,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她豁達態(tài)度和善于自律的能力。
2.3合理自衛(wèi)
在關(guān)系復雜、人員眾多的大觀園中,經(jīng)常會遭遇各種嘲諷和攻擊,在面對攻擊時,薛寶釵總是積極自衛(wèi),但是從不會出現(xiàn)過當反應(yīng)和過激行為。例如賈寶玉以“體豐怯熱”無意冒犯了薛寶釵,她在看到林黛玉得意的神情后,恰好賈寶玉問她剛才看了什么戲,她故意說是李逵向宋江賠不是,賈寶玉沒有心機,向薛寶釵解釋道這出戲叫負荊請罪,她借題發(fā)揮說:“你們博古通今才知道負荊請罪。”讓林黛玉和賈寶玉都十分尷尬,薛寶釵在看到這付神情后,便一笑了之。善于自衛(wèi)卻適可而止,充分體現(xiàn)了薛寶釵的處世哲學。在整部小說中,林黛玉借題發(fā)揮諷刺薛寶釵的情節(jié)比比皆是,但是薛寶釵鮮有直接反擊,總是將自衛(wèi)的分寸把握的很好。
3.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賈府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其人際關(guān)系十分復雜,薛寶釵在這種復雜的環(huán)境下總是可以從容應(yīng)對,獲得全府的一致稱贊。薛寶釵溫柔守靜、隨群從事、品格端莊、舉止嫻雅的性格,更是留給讀者以深刻印象。在對《紅樓夢》的解讀中,薛寶釵的人物形象飽受爭議,一些評論者無法接受其冷漠、圓滑、世俗和功利的性格,但是其處世哲學依然值得現(xiàn)代人借鑒和學習,對人們處理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贏得他人喜愛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傌翊菲.淺議《紅樓夢》中薛寶釵左右逢源處世哲學的現(xiàn)實意義[J]唐山文學,2018(08):46
[2]王鵬凱.不關(guān)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試析《紅樓夢》中薛寶釵的處世哲學[J]唐山文學,2018(02):133
[3]岑澤麗.《紅樓夢》中薛寶釵的處世哲學及其語言特點[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