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衛(wèi)平
【摘?要】高中歷史課堂中,培育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教師們設計好教學內容。一方面,要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設計、落實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本文就簡要地分析了如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出發(fā),進行高中歷史課堂教育。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歷史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能夠逐漸用歷史學科的角度看待問題,具備關鍵的能力、品格和價值觀念。從整體角度來說,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了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時空觀念、國家情懷和歷史解釋這幾個方面。歷史教師要圍繞這幾點,實現(xiàn)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設計教學活動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教學目標直接關系到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培育,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歷史課程教育標準的基礎上,領會歷史學科的不同內涵,然后再將兩者充分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充分地利用合作探究,讓學生能夠以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形成自己的歷史知識、學習技能、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例如,在學習《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圍繞這一主題開展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首先,先讓學生圍繞核心問題,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制定學習計劃,并且在組內明確的分工。各個小組在課下通過多種渠道,搜集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材料,然后在小組范圍內進行整理和交流,選出能夠用于報告的材料,遞交給教師。教師指導每一個小組的學生,撰寫研究報告,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小組報告交流會,各組派出一名代表來對本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匯報。其他小組的同學和教師可以提出疑問,根據疑問,每個小組再進一步地進行資料補充和完善。這種小組合作的探究方式,能夠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的基礎上,去分析問題,帶著一定的證據意識面對歷史問題,對于增強學生史料實證的意識有很強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小組的分工與合作,能夠促進學生與他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尤其是在后續(xù)小組匯報期間,能夠虛心地接受其他同學的疑問,對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斷地研究、完善,這一點對于培育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很高的價值,幫助學生從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角度看待歷史、分析歷史。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設情景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問題也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積極性,將原本被動的課堂地位扭轉過來,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會從“學會知識”轉變?yōu)椤皶W知識”,這是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也是有效手段。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形式不同的情景,并根據這一情景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定相關的情景問題,可以是上課之初設計懸念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也可以是在上課的過程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意識,鍛煉他們歷史解釋的能力。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置這樣的課堂懸念:袁世凱終于當上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tǒng),但是為什么他卻沒有實現(xiàn)當皇帝的夢想呢?再回憶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法蘭西共和國的總統(tǒng)路易·波拿巴,為什么能夠很快地當上皇帝呢?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們的興趣大增,忍不住開始查找自己之前學習過的資料,進行翻閱。不少同學將這兩個歷史事件的背景、人物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等,列出一個表格進行對比,從不同的角度開拓了教學思路,幫助學生拓展了學習思維,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三、基于核心素養(yǎng)形成多元體驗
歷史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是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慢慢摸索的,學生也需要逐步將這些理論知識內化,轉變?yōu)樽约旱牧己闷犯?。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將歷史情感和學習態(tài)度以多樣的形式滲透到課堂的教育中來,以此陶冶學生的情操。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創(chuàng)設聲音、圖像、文字并茂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沉浸于這一歷史事件中。也可以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帶領全班同學穿越時空,與課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以此增強情感的體驗和交流,從而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效果。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過多,很容易混淆,那么教師就可以讓不同的同學代表不同的派別,以此加強學生的記憶。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例如,教師需要在原有的對學生關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和相關知識點掌握情況的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感、學習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進行評價。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評價、自我評價等,只有構建一個符合學生實際需求以及歷史學科教學需要的多元化評價,才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達到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放在與歷史知識的傳遞同樣重要的地位,在日常教學中滲透,以此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
參考文獻:
[1]余志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歷史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30).
[2]錢凱.構建高中歷史教學新體系--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4).
[3]李曉珊.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歷史教學微探[J].考試周刊,2017(57):155.
[4]楊揚.探究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