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國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fā)展的當下,許多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仍然沿用著舊時的“講授制”,忽略了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發(fā)展,并忽略了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將美術教學素材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堅持做到美術素材選用貼合實際,將美術教學的輔助作用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選材積極向上,注重學生引導;素材來源要豐富,插圖精美有內涵這幾大關鍵方面,通過美術素材的引導和關聯(lián),不斷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繼而為其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美術素材;小學語文;有效性
一、美術素材選用貼合實際,貫穿到語文教學全過程
美術素材選用的優(yōu)勢往往體現(xiàn)在容易營造出詩情畫意的美感和意向。在閱讀很多的詩歌和散文的時候,我們總是可以在想象中描繪出美好的而且只屬于自己一人的多彩畫面。在學習或者閱讀這些美妙文字的時候我們內心是非常快樂的。在高年級時我們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參照物幫助想象這些美好畫面,可是小學生由于心理還不成熟,接觸事物較少,想象力有限,在讀一些詩歌文章的時候他們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了解文意。他們對于畫面的認識總是不太充足。這個時候課本上的插畫就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他們往往在成年人看來是很簡單的,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它們卻是非常有意義的。通過這些精心準備的插畫,他們會很容易想象到一些和教學主題相關的畫面。因此對于書中的美術素材選用必須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符合小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在他們的理解范圍內選用適合的課文美術插圖。并且一定要突出美術教學的輔助作用這個主體意圖,充分發(fā)揮插圖的最大闡釋功能,讓語文教學因美術素材生出靈動和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學習李白的《靜夜思》的時候可以插入關于月亮、思鄉(xiāng)的美術元素。學生在讀到這首古詩以及領會古詩意境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觀看其中的插圖,在想象力的幫助下增強他們對于詩歌意義的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插圖的使用非常有輔助作用,小孩子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他們幼小的世界里勾勒出一幅屬于自己的美好畫面。在選用這類美術素材的時候,恰當、準確地選材是重中之重。有的美術素材比較抽象,小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甚至有時候還會被誤解,對教學的幫助作用適得其反。
二、選材積極向上,注重學生引導
在美術素材數量非常龐大的情況下,適合小學生的素材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且在教學上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斟酌選取,有一點差錯都有可能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在選材的時候必須是要積極向上的,能夠適合小學生的教育所用。對于那些比較偏向于成人化的美術作品萬萬不可以選用,因為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初步發(fā)展的時期,這樣的美術作品如果被錯誤地引用會出現(xiàn)很大的后遺癥。當然不僅僅是選好圖片,放上去就好,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是教師的引導。很多教師在這個方面做得不好,他們總是注重于文本的解讀,卻忽略了旁邊的插圖。作為美術素材,任何一處的引用都是有用的。所以,美術素材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在看到一些比較容易讓小學生誤解的插畫時,認真及時地給他們講解插畫的內容,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己感覺的描述,啟發(fā)學生將插圖和文字相結合,從文字中了解插圖,從插圖中延伸文本,這才是應該給予他們的正確教學方式。尤其是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師,一定要研究小學生理解和想象能力提升的規(guī)律和過程,從而使插圖的使用不僅不會浪費上課的時間,反而大大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孩子的天性就是教學最好的參考,只有他們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出來,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文字背后蘊含的豐富色彩,在美妙文字和美術素材的交融下產生閱讀的濃厚興趣,享受心靈的滋養(yǎng)。
三、素材來源要豐富,插圖精美有內涵
在素質教育蓬勃發(fā)展的當下,插圖的選擇一定不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獲取幾個意思相近的素材即可。教師在向孩子們展示圖片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太過隨意的圖片小學生總是顯得興趣索然,因為選圖并不符合孩子們的審美習慣。美術素材的來源應該精挑細選,符合孩子們身心特點的圖片都可以選用,甚至可以在教師自我美術素養(yǎng)具備時,進行必要的配套創(chuàng)作。如果選用圖片,則盡量選擇名家的比較容易理解的圖片去使用。因為他們的畫作都有很多內涵,教師講解之后,學生能很快理解其中的意義,這樣的插畫惟妙惟肖,效果明顯。
比如,可以選用齊白石的《蝦》,生動傳神、惟妙惟肖的小動物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往往在對一件事情很感興趣的時候,就會迫不及待地想去通過別人的解讀而了解它,這就是孩子們的好奇心所在。在這個時候教師通過對美術插圖的細心講解,對他們的疑問做出及時正確的解答,讓他們對于一幅畫留下深刻印象,這些感悟就是他們伴隨一生的收獲。
綜上所述,美術素材的輔助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美術元素無疑是拓展其思維空間的重要途徑,其想象力更是可以和美術元素相結合達到極好的學習效果。美術老師應該細膩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心靈深處的需求,在一幅幅畫中陶冶學生情趣,完善使學習生活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黃琪琪.小學語文美術素材教學的選用方式與實施弊端[J].中小學語文研究,2016(1).
[2]白璐彤.美術素材在語文課堂的應用策略[J].語文教育,2016(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