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鳳,胡雪敏,王 碩
(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18)
天然染料是指沒有或者極少經(jīng)過化學加工的染料,其中,植物染料是天然染料的主體[1]。隨著合成染料的出現(xiàn),天然染料由于色譜不全、色牢度較差等缺點而逐漸被取代[2]。但合成染料在生產(chǎn)和使用過程中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消耗大量能源,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天然染料因良好的環(huán)境相容性、抗菌等優(yōu)點而重新受到重視[3]。
蘇木染料是一種傳統(tǒng)的植物染料[4],其主要色素成分為蘇木素和蘇木精?;ㄐ竞猩?,色素在不同pH下提取,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5-8]。以染絲綢為例,蘇木染色機理主要是蘇木中含微黃色結晶的蘇木素經(jīng)氧化后生成氧化蘇木素;由于蘇木素中與醌基相鄰的羥基在一定pH下存在離解平衡,在不同pH水溶液中會發(fā)生變色行為,加入媒染劑后與氧化蘇木素形成配合物,從而上染織物[9-10]。先前有研究表明,蘇木能夠上染包括棉在內的多種織物[11-13],但這些染色行為都需要在較高溫度下進行,低溫染色的報道相對較少。
本項目分別采用NaCl、Na2SO4作為促染劑,明礬作為媒染劑,通過超聲輔助的方法對棉織物進行染色,從而提高染色牢度和速率。對有無超聲輔助染色性能進行對比,并對兩種情況進行L9(33)正交實驗,分析溫度、浴比和時間對染色性能的影響。
材料:純棉漂白布(50×50、144×80),蘇木,去離子水,明礬,NaCl,Na2SO4。
儀器:DF-101 恒溫水浴鍋,加熱套,烘箱,超聲儀,摩擦牢度儀。
1.2.1 染料的提取
將25 g蘇木剪碎,用500 mL去離子水沸煮2 h,過濾得到蘇木染液。
1.2.2 染色流程
同浴染色流程如下:
先染色后媒染流程如下:
采用UV5100 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測定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長;采用Color i5計算機測色配色儀(美國GretagMacbeth)測定織物的K/S值;采用摩擦牢度儀(溫州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按GB/T 29865—2013測定染色織物的耐摩擦色牢度。
對不同染色方法得到的染色效果進行比較(染液最大吸收波長為555 nm,吸光度為2.147)。由表1 可以看出,先染色后媒染的純棉織物K/S值為1.12,同浴染色的棉織物K/S值為2.19。由此可見,同浴染色具有更高的染色深度,故選擇同浴染色方法。
表1 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結果
采用NaCl 和Na2SO4作為促染劑,染色方法采用同浴染色,其他條件均相同,染色結果見表2。當元明粉(Na2SO4)作為促染劑時,K/S值為2.48,NaCl的K/S值為2.29,元明粉作為促染劑有更高的染色深度。因此,促染劑選擇Na2SO4。
表2 不同促染劑染色結果
以明礬為媒染劑,元明粉為促染劑,采用同浴染色工藝,選取溫度、浴比、時間3個因素,每個因素選取3個水平L9(33)進行正交實驗,在有超聲輔助和無超聲輔助條件下測量K/S值、耐摩擦色牢度等數(shù)據(jù),判斷溫度、時間、浴比對染色性能的影響,結果如表3 和表4所示。
從表3可知,極差從大到小為:溫度和浴比、時間,說明在無超聲輔助的條件下,影響顏色深度的主要因素為溫度和浴比。從表4 可知,極差從大到小為:浴比、時間、溫度,說明在超聲輔助實驗中,影響染色深度的主要因素為浴比,而溫度的影響最小。由此可見,超聲輔助染色能夠有效降低染色溫度。
表3 無輔助下蘇木上染純棉織物的正交實驗
續(xù)表3
表4 超聲輔助下蘇木上染純棉織物的正交實驗
針對上述測試結果,在30 ℃、60 min、浴比1∶30條件下對有無超聲輔助染色做單因素實驗,測試結果如圖1、表5所示。
圖1 有無超聲輔助的K/S值曲線圖
表5 有無超聲輔助的染色性能
由圖1、表5可見,超聲輔助下蘇木上染純棉織物的染色效果優(yōu)于無超聲輔助(染液最大吸收波長571 nm,吸光度2.280)。
蘇木上染棉織物采用同浴染色,以元明粉作為促染劑。超聲輔助下蘇木上染棉織物的染色效果優(yōu)于無超聲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