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元寶
《在酒樓上》是魯迅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二篇小說,寫于一九二四年初。那一年魯迅四十三歲,當時已是典型的中年了,而這篇小說整個也確實彌漫著一股中年人才有的彷徨、失落、苦悶、消沉。
但這并非一般所謂中年心態(tài),它帶著魯迅的強烈個性,不止是彷徨、失落、苦悶、消沉,也有對這一切深深的不滿,因此始終又透出掙扎和反抗的意味。
這種心態(tài)在中年人那里很常見,但也不限于中年,而具有某種人類的普遍性?;蛟S,中年處在承先啟后的人生階段,中年人的處境和人生況味,本身就具有某種人類的普遍性吧?
《在酒樓上》可以分四段來欣賞。第一段寫第一人稱敘述者“我”從北方旅行到東南部的故鄉(xiāng),住在離故鄉(xiāng)三十里的S城一個小旅館里。周作人《魯迅小說里的人物》說:“這不但是‘紹興二字威妥瑪式拼音的頭字,根據(jù)著者常用的S會館的例子,這意思是很明了的?!?/p>
“我”曾在S城教過一年書,但這次舊地重游,過去的同事們全都離開了,連學校的名稱和模樣也改變了,因此很快,“我”就“頗悔此來為多事了”。
懷舊的沖動并未立即消失?!拔摇辈凰佬模窒肫疬^去熟悉的一家名叫“一石居”的小酒樓,就冒著南方特有的微雪天氣,特意跑去一看。不料又大失所望,“從掌柜以至堂倌卻已沒有一個熟人,我在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沒辦法,只好將計就計,就在這酒樓坐下來,叫了幾碟小菜,姑且獨自喝上幾杯。周作人說:“一石居的名稱大概是北方式的,這是酒樓,在小樓上有五張小飯桌,不是普通鄉(xiāng)下酒店的樣子,并不以咸亨酒店為模型,其所云‘一斤紹酒,是用北方說法,本來這只叫作‘老酒,數(shù)量也是計吊、計壺,不論斤兩的?!币簿褪钦f,《在酒樓上》雖暗示在作者的家鄉(xiāng)紹興,但關于酒樓細節(jié)的描寫,則融合了南北不同的樣式,而不專于紹興一地。這除了類似于魯迅寫人時一貫的“雜取種種”的手法,也暗示“我”的走南闖北,真是一個到處漂泊的旅人了。
不料從這樓上往下眺望,竟看見在荒廢的小花園里,還有幾株傲雪的蠟梅,“毫不以深冬為意”;又有一棵山茶樹開著紅花,“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游人的甘心于遠行”。周作人說“著者對于他的家鄉(xiāng)一向沒有表示過深的懷念”,“但是對于地方氣候和風物也不無留戀之意”,例如上引的一段就是。
面對此情此景,獨自喝酒的“我”益感寂寥。他還進一步想到,無論北方的干雪如何紛飛,南方的柔雪怎樣依戀,“于我都沒有什么關系了”。至少此時此刻,“我”無論在他鄉(xiāng)還是在故鄉(xiāng),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局外人。
這是《在酒樓上》第一段,它既是小說,又如詩歌和散文,語言極其瀟灑,所傳達的卻是雙重局外人的痛苦心態(tài):在北國“我”是一個游子,漂泊無根,現(xiàn)在又“獨在故鄉(xiāng)為異客”了。不管在哪里,“我”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疏離。生活還在進行,但那是“我”無法進入的別人的生活?!拔摇北粧佋谏钔饷?,成為一個游離者和旁觀者了。
第二段,寫“我”正品味著孤獨寂寥,忽然來了一個特殊的酒客,就是舊日同窗,也是做教員時的同事,名叫呂緯甫。舊友相逢,寒暄過后,便添酒加菜,暢飲一番?!拔摇痹诤?、暢飲的同時,也留心觀察呂緯甫,發(fā)現(xiàn)他行動格外迂緩,沒有當年“敏捷精悍”了。但仔細一看,那失了精彩的眼睛偶爾還會露出青年時代所特有的“射人的光彩”。
這個描寫很有意思。如果呂緯甫只是一味頹唐、消沉,坐下之后,也就不會牢騷滿腹,甚至連跟“我”談心說話的興趣都沒有了。正因為他既頹唐、消沉,又心有不甘,這才是消沉與激昂、頹唐與憤懣相交織的復雜的中年心態(tài)。
頭兩段只是開頭,第三段才是小說的主干。
但這第三段幾乎是呂緯甫一個人在說話。呂緯甫滔滔不絕,跟“我”講了他此番回鄉(xiāng)所干的兩件事。原來呂緯甫和“我”一樣,也離開故鄉(xiāng),到處漂泊。他這次回鄉(xiāng),第一是奉母親之命,給死去多年的小弟弟“遷墳”;第二也是奉母親之命,給過去的鄰居、船工長富的女兒阿順特意送去當?shù)刭I不到的兩朵紅色的剪絨花,因為他母親記得,阿順姑娘很喜歡這種絨花。
許多讀者看《在酒樓上》,都感到奇怪,魯迅為何不顧小說敘述的忌諱,讓人物那樣長篇大論,自說自話。尤其呂緯甫給弟弟“遷墳”,給鄰居女兒送剪絨花,這兩件事似乎也并無怎樣的深意,值得這樣大寫而特寫嗎?
我覺得這些讀者的疑惑并非毫無道理,我過去也曾跟他們一樣,對這種長篇大論的說話方式很不適應。但也許如今我也人屆中年,漸漸倒覺得魯迅這樣寫,手法其實很巧妙,含義也很微妙。
比如讓呂緯甫一個人長篇大論地講述他的過去,以及此番回鄉(xiāng)的所作所為,雖然絕非短篇小說普遍運用的手法,卻也并不罕見。托爾斯泰的名篇《克萊采奏鳴曲》,不就是一個人在火車上聽另一個人訴說他的經歷而聽者本人極少開口嗎?生活中這樣的情景經常發(fā)生,作家如此構思,也并非無據(jù)。其不利之處,是容易單調。唯其如此,則更見作者的手段。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李長之著《魯迅批判》,說這一篇“寫得特別壞,壞到不可原諒的地步”,就因為它“利用一個人的獨白,述說一個人的經歷,結果就往往落雨單調”。這種評論不可謂不大膽,衡諸事實,卻并非如此。
“遷墳”“送花”兩件事本身并無多大意思,但我們要注意呂緯甫做這兩件事時的心態(tài)。按周作人的說法,給弟弟“遷墳”,送鄰居女兒剪絨花,這在魯迅都是真實經歷,所以說《在酒樓上》是魯迅的一篇自傳性小說。問題是魯迅通過小說人物呂緯甫寫這兩段親身經歷,重點不在這兩件事,而是通過這兩件事,寫出呂緯甫那種凡事模模糊糊、敷敷衍衍、無可無不可的頹唐、消沉的心境。
一個人,對別的事模模糊糊、敷敷衍衍、無可無不可,倒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像呂緯甫這樣反復強調,無論給弟弟遷墳還是給阿順送花,他都不僅僅是滿足母親的心愿,也是他自己愿意,甚至樂意的。他深愛著弟弟,對那個“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長,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的阿順姑娘,也有過朦朧的愛意,曾經真誠地“祝她一生幸福,愿世界為她變好”。可就在做這兩件事的全過程,他的心情始終矛盾著,時而認真,時而馬虎,時而很熱切,時而很冷漠,時而很充實,時而又感到極度的空虛。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無非做了些無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沒有做”。仿佛他做這兩件事,完全是為了哄母親開心,跟自己毫不相干,而事實又并非如此。
呂緯甫之所以這樣古怪,這樣矛盾,也情有可原。首先,當他掘開弟弟的墳墓,發(fā)現(xiàn)已經什么也沒有了,卻仍然不得不照章辦事,煞有其事地包了一抔黃土,算是弟弟的骨殖,移到父親墳墓旁邊去安葬。這對母親是個安慰,但自己親手辦理,就覺得毫無意義。認認真真做著毫無意義的事,如果只是給弟弟遷墳倒也罷了,問題是他由此想到自己的一生,似乎都是這樣子認認真真做著一些事實證明毫無意義的事,也就不免悲從中來。
尤其他拿著絨花找阿順姑娘,進門才知道,阿順已經非常委屈地病死了,他的一腔柔情落空,更是覺得遭到了極大的諷刺,那種認認真真煞有介事做著無意義之事的感覺因此又被強化了。
所以講完這兩件事之后,呂緯甫很誠懇地問“我”:“你看我們那時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給弟弟遷墳,給阿順姑娘送花,這兩件事只是他所有的失敗的小小代表,問題是他由此擴張開去,想到了人生整個的失敗,整個的失意!
呂緯甫當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失敗、頹廢、消沉。敘事者“我”就可以為他作證:他們年輕時曾經“連日議論些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于打起來”。如此熱血青年,而今成了頹唐消沉的中年,其間肯定經歷了太多變故和失敗,最后才成為今日的呂緯甫。只不過小說僅僅選取了老友相逢的幾個小時而已,更多的故事如藏在水下的冰山。
呂緯甫總結自己一生的失敗,有個核心比喻。他是這么說的:
我在少年時,看見蜂子或蠅子停在一個地方,給什么來一嚇,即刻飛去了。但是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便以為這實在可笑,也可憐??刹涣犀F(xiàn)在我自己也飛回來了,不過繞了一點小圈子。
這也是中年人常有的經驗:似乎做了許多事,一轉眼又好像什么都沒做。不知怎么就不再年輕,不知怎么就突然人到中年,而且很快就要進入老年。好像跑了許多路,最后發(fā)現(xiàn)這都是徒然,人生真正的問題幾乎一個也沒解決,就好像蜜蜂或蒼蠅,繞了一個小圈子,最終還是回到原處,一切歸零。所謂白駒過隙,浮生如夢,也就不過于此吧。
那么問題來了,《在酒樓上》自始至終就是兩個中年loser在抱頭痛哭,在比賽著吐槽各自的人生嗎?其實不然。這就要說到小說結尾,也就是第四段。
第四段寫“我”聽了呂緯甫的長篇大論,并沒有跟呂緯甫一樣大倒苦水,甚至也沒有附和幾句,而是很嚴肅地問呂緯甫:“那么,你以后豫備怎么辦呢?”
這個很現(xiàn)實、很有挑戰(zhàn)的問題,就和全篇陰郁低沉的氣息大不一樣,似乎撕開一道缺口,吹進來許多清新涼爽的空氣!
呂緯甫的回答還是很消沉:“我現(xiàn)在什么也不知道,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連后一分……”作者沒有讓呂緯甫把話說完,“我”也沒有再接著說什么,只是幫呂緯甫買了單,然后一同走出酒店,就在門口分手,各自朝著相反的反向走去了。
這結尾很有意思。兩個離鄉(xiāng)的游子在故鄉(xiāng)重逢,談得正熱火朝天,卻戛然而止,痛快分手了,這似乎很突兀,其實也很自然。
當呂緯甫滔滔不絕吐槽時代、吐槽社會、吐槽人生時,在一邊靜靜當聽眾的“我”肯定從呂緯甫身上也悲哀地看到了自己?!拔摇钡那闆r并不比呂緯甫好多少,但“我”比呂緯甫多了一份對自我的省察,“我”知道光吐槽沒用,光沉溺于一己的悲歡也沒用,重要的是“以后豫備怎么辦”。人可以無聊,可以寂寞,可以悲哀,甚至可以享受自己的無聊,欣賞自己的寂寞,憐愛自己的悲哀,但生命不能就這樣無聲無息走向終點。生命不能被無聊、寂寞和悲哀壓垮,生命應該有它更美好的明天。
或許正是基于這一點,所以“我”一見呂緯甫,幾乎本能地“很以為奇,接著便有些悲傷,而且有些不快了”。這稀奇、悲傷和不快是針對呂緯甫,也是針對“我”自己,因為呂緯甫猶如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真相,也明白自己不能就這樣沉淪下去,必須有所掙扎,有所奮斗。
不同于呂緯甫,“我”是一個尚未放棄,可能也尚未完全失敗的失意之人?!拔摇毕霙_出這消沉的陷阱,給自己爭取一片新天地。所以“我”走向下榻的旅館,走在撲面而來的寒風和飄雪之中,反而覺得很“爽快”。這就像小說開始,“我”看到幾株斗雪開放的蠟梅,“毫不以深冬為意”,而山茶樹的紅花,“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傲慢”。
《在酒樓上》固然寫了中年心態(tài),但仍然顯示了魯迅的強烈個性。它不完全是落寞、空虛、寂寥、頹唐,還有不肯服輸?shù)膶τ诿\的抗爭,對于自己和同時代人的不滿,對于未來的希冀。如果說這也是一種中年心態(tài),那它應該是雖然失望但并未絕望、雖然跌倒但還可以再次站立、雖然受過傷卻基本健康的中年心態(tài)吧?
二0一八年十二月四日初稿
二0一九年二月二十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