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麗娟
“豆豆,跟點點比一比,看誰長得高?!薄褒R齊、樂樂,你倆比一比,誰先吃完碗里的飯。樂樂是男孩,要比女孩吃得快一點。”樂樂看看齊齊,不情愿地把飯菜往嘴巴里送……
爸爸媽媽們聚在一起,常常有意識或是無意識地在對孩子們進行比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但是這樣的心理傾向有時卻會好心辦壞事。不恰當?shù)母偁幾尭改负秃⒆佣甲躺箲]。
一、有育兒焦慮的父母有什么表現(xiàn)
1.把孩子做的事情分成三六九等,不能認真欣賞、傾聽孩子
場景:點點興奮地走到媽媽身邊說:“媽媽,你知道大蝸牛會不會吃剛出生的小蝸牛?”媽媽頭也不抬地說:“不知道?,F(xiàn)在沒有時間說蝸牛,琴還沒有練呢,你快去練琴?!?/p>
分析:父母會用一種功利心看待孩子的各種活動。有的活動對父母而言是被期待的、重要的,有些則是無意義的。父母一般會在意與孩子未來學業(yè)相關的且能提升孩子能力技能的活動,而對孩子的其他表現(xiàn)視而不見,常常用敷衍的態(tài)度來打消孩子的熱情。這樣的敷衍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花時間來傾聽自己、了解自己,自己的努力對于爸爸媽媽而言一點也不重要。
2.經(jīng)常批評孩子,總給孩子“我不行”的暗示
場景:然然報了思維訓練課。班里總有一些小朋友,反應特別靈敏,老師剛提出問題就積極搶答,然然顯得不夠主動。課后,媽媽和孩子一起做互動游戲,然然總是說不上來。剛開始媽媽還和顏悅色講給然然聽,當講了幾次她還是不明白的時候,媽媽就表現(xiàn)得很急躁,放大了音量和然然說話,甚至說:“怎么講了這么多遍,你還是不知道呀?”
分析:父母習慣用一種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特別是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總是下意識地用心中的理想兒童來和孩子進行比較,不能理智地看待孩子的發(fā)展,容易出現(xiàn)放大孩子的缺點,輕視孩子優(yōu)點的現(xiàn)象。父母表現(xiàn)了自己的育兒焦慮,沒有考慮對孩子的影響。如果父母總是讓孩子生活在負面的評價中,可能會對孩子形成一個“我不行”的消極心理暗示,使其思維水平與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都受到影響,會傾向于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上,認為身邊的小朋友都比自己棒。
3.不斷地提要求,孩子沒有心理放松的時候
場景:小雅在滑滑梯的時候幫助了一個不敢滑的小妹妹。小雅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是不是一個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媽媽點點頭說:“愛幫助人很好,不過你的動作太慢了,如果你既愿意幫助人,又能夠動作快就更好了。還有,你要學會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p>
分析:父母把善于向孩子提要求理解為不斷給孩子提要求。眼睛盯著孩子的方方面面,哪個方面都不允許孩子拉下。父母在夸獎孩子的時候,緊跟著一個附加條件,甚至是多個附加條件。孩子疲于達到父母越來越多的要求。
二、父母應保持一顆平常心
保持一顆平常心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客觀地面對孩子的優(yōu)缺點,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從生活點滴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爸爸媽媽可以試試從以下幾點來做。
1.向著自己期待的方向賞識孩子
父母通過語言與孩子互動,孩子從與父母的言談中形成對自己的認識。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某個方面不斷獲得提高,那么不妨從這個方面入手鼓勵孩子,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面對一個做事磨蹭的孩子,可以說:“我覺得你做事情越來越快了,今天比昨天快了5分鐘?!币苍S孩子根本沒有時間觀念,沒關系,我們只是真誠地用一種具體的方式鼓勵孩子。父母贊賞孩子要使用具體的語言:“你做的這只蜻蜓和真正的蜻蜓一樣,有頭、胸、腹,你還用透明的紙做翅膀,媽媽都沒想到!”如果父母經(jīng)常這樣做,就在不斷地向孩子傳遞正面的信息。孩子會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自己很能干,會更加主動地接受父母提出的要求,往父母期待的方向發(fā)展。
2.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將優(yōu)點放大
父母可以找一項具體的內(nèi)容夸贊孩子,或者嘗試列出孩子的優(yōu)點,然后對照這些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孩子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xiàn)。如果孩子特別不自信,那么父母可以將心靈撫慰進一步擴大。當孩子做了一件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情,父母可以在相對公開的場合鼓勵孩子。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渴望有更多的人關注自己、贊美自己。比如,孩子以興奮的語調(diào)宣稱:“這是我自己完成的!”你可以順勢拿著孩子的作品向其他家庭成員宣告。如果你正好和朋友外出聚會,也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呈現(xiàn)給你的朋友。但要注意把握尺度,在朋友小圈子分享孩子作品,是恰如其分給孩子營造真實自信的人際氛圍;而如果分享圈子過大,會讓孩子反感,也會助長其愛虛榮的不良心理。
3.控制好情緒,避免讓自己的育兒焦慮外露
當自己情緒很激動時,父母最好先離開孩子,去一個合適的地方調(diào)節(jié)一下,感覺自己心情平復后再和孩子交流。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最好先深呼吸,提醒自己:“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比绻谀骋环矫?,孩子做的事情總是給自己很大的挫敗感,可以暫時把那件事放在一邊,過段時間再來解決。在孩子做一件事情沒有成功時,父母不妨就其努力程度進行評價,這樣孩子做不到就不會覺得是“我太笨”,而是“我不夠努力”。
4.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張成長地圖。有哪些事情,孩子過去勝任不了,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做到了,而且還做得非常好,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照片或文字記錄下來。這會幫助父母把目光鎖定在孩子的進步上,讓孩子縱向比一比。父母還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他們布置既有能力掌握,又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事情。孩子的自信是建立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的,隨著年齡增加,孩子所經(jīng)歷的事情才可能成為他的內(nèi)心力量。原來孩子自己穿衣服需要10分鐘,現(xiàn)在可能僅需5分鐘;原來孩子不會騎自行車,現(xiàn)在卻可以去掉安全輪上路……一些在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小數(shù)據(jù),會讓父母慢慢地建立起育兒自信,轉變看待孩子的視角,也讓孩子發(fā)現(xiàn)一個更加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