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仲奎 馮云 劉敏芬
【摘 要】目的:分析使用左乙拉西坦藥物治療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疾病的效果以及該藥物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所選擇的對象是從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于本醫(yī)院就診的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中隨機抽取的,共計74例患者,并使用隨機抽簽的方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n=37)與實驗組(n=37),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即給予患者卡馬西平藥物與苯巴比妥藥物,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左乙拉西坦藥物進行治療。將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效果、生活質量與認知功能進行評價,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8.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3.24%;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平均分與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效果顯著。結論:與常規(guī)治療相比,在此基礎上增加左乙拉西坦藥物對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加明顯,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認知功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且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左乙拉西坦;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02
左乙拉西坦是一種治療癲癇疾病的新型藥物,為分析該藥物的治療效果,筆者選取了74例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本次研究,現對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匯報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擇的對象是從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間于本醫(yī)院就診的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中隨機抽取的,共計74例患者,并使用隨機抽簽的方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n=37)與實驗組(n=37)。經過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標準,且排除不配合研究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器官疾病患者、排除藥物過敏患者、排除精神障礙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2:15,患者的最小年齡為16歲,最大年齡為32歲,平均年齡為(28.43±5.04)歲,最短病程為1年,最長病程為7.5年,平均病程為(3.43±1.25)年;實驗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1:16,患者的最小年齡為18歲,最大年齡為31歲,平均年齡為(28.22±5.16)歲,最短病程為2年,最長病程為7年,平均病程為(3.57±1.14)年。將兩組患者的性別比、平均年齡與平均病程的數據資料納入到SPSS22.0軟件中進行計算與分析,結果顯示,P>0.05,說明本次研究具有可比價值。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與患者同意后,進行了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即給予患者卡馬西平藥物(商品名:得理多 卡馬西平片,生產企業(yè):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2279)進行治療,初次服用劑量為100mg-200mg,采用口服的方式用藥,每日服用兩次,持續(xù)兩周,于此期間觀察患者的情況,若病情得到緩解,則維持給服用劑量不變,若患者病情無緩解,則將服用劑量增加到400mg;給予患者苯巴比妥藥物(商品名:云峰 苯巴比妥片,生產企業(yè):張家口云峰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0689)進行治療,服用劑量為30mg-60mg,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采用口服的方式用藥,每日服用兩次。連續(xù)治療6個月。
實驗組采用與對照組同樣的治療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左乙拉西坦藥物(商品名:左乙拉西坦 重慶圣華曦,生產企業(yè):重慶圣華曦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179)進行治療,初次服用劑量為250mg,采用口服的方式用藥,每日服用兩次,連續(xù)服用四周,然后將藥物的服用劑量增加一倍,即500mg[1]。連續(xù)治療6個月。
1.3 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評分與認知功能評分,進而分析左乙拉西坦藥物的臨床效果:①治療效果:以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作為對藥物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其中顯效指患者在治療期間未出現癲癇發(fā)作的情況;有效是指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癲癇發(fā)作的情況與治療前比較明顯降低,且超過50%;無效則是指患者治療期間的癲癇發(fā)作情況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2]?;颊哌_到顯效與有效標準表明患者的治療有效,因此總有效率為顯效患者人數與有效患者人數相加后在總患者人數中所占的百分比來表示。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評價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下表1。
2.2 生活質量與認知功能評價
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平均分為(74.42±7.63)分,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平均分為(91.45±4.13)分;對照組患者的認知功能評分為(20.64±1.88)分,實驗組患者則為(28.05±1.64)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t1=11.9397,t2=18.0669,P<0.05)。
3 結論
癲癇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神經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心理狀態(tài)有著極大的不良影響,該疾病可發(fā)于任何年齡段的群體,而青年患者正處于人生的重要時期,癲癇疾病對其的影響更大,所以選擇對該群體患者進行研究更具價值。
臨床上治療癲癇疾病多采用卡馬西平藥物與苯巴比妥藥物,但是這種治療方法無法有效的減少患者癲癇的發(fā)作頻率,因此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增加左乙拉西坦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該藥物不僅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癲癇發(fā)作頻率,同時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
綜上所述,在治療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疾病中使用左乙拉西坦藥物的效果顯著,治療更加有效,患者生活質量更高,且認知功能得到改善,指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宋信杰.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療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的效果[J].名醫(yī),2018(09):231.
王立恒.左乙拉西坦輔助治療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7):58-59.
呂云峰.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療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