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英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踏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對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具備更強的語言感知能力。從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許多英語教學課堂片面強調(diào)教師的知識傳授,缺少對學生語感的訓練。長期下來,導致學生的思維被禁錮,英語課堂如一潭死水。因此,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切入點。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語感
初中英語教學踏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對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具備更強的語言感知能力。從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許多英語教學課堂片面強調(diào)教師的知識傳授,缺少對學生語感的訓練。長期下來,導致學生的思維被禁錮,英語課堂如一潭死水。因此,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切入點,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十分重要。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漫長的訓練、積累而獲得。當學生的語感提升一個層次之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也會相應(yīng)地上升一個層次。在聽力訓練中,語感能夠幫助學生迅速地掌握對話與短話大意。在閱讀訓練中,語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在寫作訓練中,語感能夠幫助學生寫出通順的句子??偟膩碚f,語感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在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已經(jīng)成為一項首要任務(wù)。
一、多聽原聲材料,感受語感
在初中英語教材中,一般都配有錄音帶與光盤。并且都是每人一份。這就為學生朗讀的練習提供了材料。這對于初中階段學生學習英語十分重要。英語背后映射的是不同的文化、觀念以及思維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原聲電影、英文歌曲等,讓學生接觸純正的英語。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跟著錄音讀,鞏固單詞的發(fā)音,同時模仿錄音對話的口氣、輕重音、停頓等,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此外,還要根據(jù)聽力,設(shè)計與之相關(guān)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這就使得對英語材料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層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管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要運用英語思維。倘若使用以母語為中介的翻譯法,這容易導致學生寫出漢語式的英語。就是使用,也要給學生對比、分析。鼓勵學生以英語詞典取代英漢詞典,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單詞的外延與內(nèi)涵。有時,用母語去解釋英語并不是那么到位,甚至會出現(xiàn)越解釋越難懂的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可以給出包含該詞或是該句的詞語或句子,引導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去揣測、理解詞句的含義。當然,此時的語境要盡可能地與該詞、該句的語境相似,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三、創(chuàng)設(shè)語境,增強學生的語感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是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yǎng)成?!闭Z感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只有堅持長期的訓練,才能形成對語言的感受力。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盡量使用英語,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堅持使用英語講課,可以讓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中,減少對母語的依賴性。學生在發(fā)言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運用英語思維表達。在培養(yǎng)英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此外,教師如果在語言環(huán)境中表演所學的內(nèi)容,再輔以適當?shù)膭幼?、表情等,會加深知識的理解。如在講“push”一詞時,可以在教學生拼讀單詞的同時,推推某一學生,然后大聲地讀:“push!push!I am pushing him.”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到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語境中去。在講到“pull”一詞時,采用同樣的方法,學生對“push”與“pull”的用法便了然于心,增強了語感。
四、重視寫作訓練,鞏固語感
寫作訓練是鞏固聽、說、讀、寫能力的最佳途徑。學生多寫,有助于推進語感趨向成熟。由于基礎(chǔ)知識不扎實、欠缺寫作技巧等原因,學生對英語寫作普遍存在厭煩、恐懼的心理。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詞匯的積累,扎實寫作基礎(chǔ)。同時,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訓練英語寫作,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寫完之后,學生之間可進行互改,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以鍛煉學生的敏銳力。教師在指導英語寫作訓練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擺脫依賴漢語的思維,注意時態(tài)差異、句型變化以及寫作格式等。學生逐漸形成運用英語思維寫作的習慣,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語感。
當然,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就會產(chǎn)生歧義,就不能準確、到位地理解英語,更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只有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才能用英語正確地表達觀點。
結(jié)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要堅持不懈地運用多種方法和途徑,引導學生不斷感受語感、強化語感、鞏固語感,實踐語感,讓英語真正“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 梁儀,初中英語教學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2] 胡明蓮,語感訓練──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J].青海教育,1997(03).
[3] 許景端,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S1).
[4] 聶明芳,英語教學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教師,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