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而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JOA功能評分、NRS疼"/>
張勇
【摘? 要】目的:分析針對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在脊柱融合術后采取運動療法對于促進患者康復的臨床價值。方法:三組患者均于脊柱融合術后開始接受運動療法,運動方式有直腿抬高、四支點撐背伸以及飛燕式運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運動訓練,并未對運動時間進行特別設定和控制,低強度組患者每日的運動訓練時間為30min,高強度組患者每日訓練時間為90min。結果:兩組患者入院時JOA功能評分、NRS疼痛評分、直腿抬高、腰背伸高度各指標對比并無明顯差異(P>0.05);而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JOA功能評分、NRS疼痛評分、直腿抬高、腰背伸高度各指標改善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者脊柱融合手術后采取高強度的運動療法可促進患者脊柱功能恢復,并緩解疼痛度,有助于提升臨床療效。
【關鍵詞】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融合術;運動療法;康復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4-0076-01
腰椎退行性病變是臨床中的常見疾病,同時也是引發(fā)患者運動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現階段對于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主要手術方案為脊柱融合術,然而患者手術后容易產生背脊萎縮及薄弱等情況,這也是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原因。運動療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復,提升腰背肌力量,并提高腰背肌耐受力[1]。本次研究將重點分析針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于脊柱融合手術后采取運動療法對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院內自2017年3月起,到2018年3月止診治的200例接受脊柱融合術治療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為回顧分析對象,利用數字法來分組,定義為高強度組、低強度組以及對照組。高強度組:包括患者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齡范圍23~72歲,年齡均值(45.3±0.4)歲。低強度組:包括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范圍24~71歲,年齡均值(45.5±0.2)歲。對照組:包括患者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齡范圍25~70歲,年齡均值(45.6±0.2)歲。三組研究對象上述線性資料組間比較均衡度高(P>0.05)。
1.2方法
三組患者均于脊柱融合術后開始接受運動療法,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運動訓練,并未對運動時間進行特別設定和控制,低強度組患者每日的運動訓練時間為30min,并分為兩次完成,每次15min,每次訓練時需要完成三組運動。而高強度組患者每日訓練時間為90min,并分為三次完成,每次運動時間為30min,患者每次運動過程中均需要完成三組運動。主要的運動方式有直腿抬高、四支點撐背伸以及飛燕式運動,具體方式如下:(1)直腿抬高: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并進行主動的伸膝和伸踝訓練,對腿部肌肉進行收縮后,再緩慢的抬升腿部,直至最大幅度后繼續(xù)保持5s,完成后緩緩放下并放松5s,患者需左右腿交替練習;(2)四點支撐背伸:該運動中患者保持仰臥位,保持雙手與雙膝屈曲,將雙足和雙肘作為運動支撐點并發(fā)力抬升腹部和盆骨,腰部需要向上方拱起形成拱橋式形態(tài),腰部拱到最高點時需要維持5s,之后再緩緩放下后保持放松5s;(3)飛燕式運動:該運動中患者需要在床上保持俯臥位,雙手朝著背部延伸,發(fā)力挺胸并抬頭,確保頭部和胸部均離開床面,并且維持膝關節(jié)伸直狀態(tài),兩大腿用力向后抬離至床面,保持5s后放松肌肉并休息5s,重復上述運動。患者的運動療法需要由專人進行指導,并在手術后第一天即開始運動治療,手術后3天可以進行離床活動并開展常規(guī)的運動訓練。
1.3評估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在入院時、出院時以及術后6個月的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應用JOA功能評估系統對三組患者脊椎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主要有患者的自覺癥狀、日常動作、臨床體征和膀胱功能,共計16個條目,0~29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脊椎功能恢復越好;應用NRS數字疼痛評分法對患者疼痛度進行評估,0~10分,分值與患者疼痛度成正比。統計患者各個時間段的直腿抬高度數和腰背伸高度。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涉及數據均利用SPSS17.0分析,均數的±標準差以(±s)描述,行t檢驗,采用率則以%描述,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時JOA功能評分、NRS疼痛評分、直腿抬高、腰背伸高度各指標對比并無明顯差異(P>0.05);而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JOA功能評分、NRS疼痛評分、直腿抬高、腰背伸高度各指標改善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兩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脊椎是維持人體直立和完成各類動作與功能的主要結構,然而由于長時間的超負荷承載和過度活動,容易導致脊椎的老化速度加快出現病理性變化,產生神經壓迫,進而誘發(fā)腰椎退行性疾病[2]-[3]。通過采取脊柱融合術是對此類患者治療的有效手術方案,然而相關因素影響多數患者術后腰背部肌肉容易產生萎縮情況,影響治療效果,因而加強術后的康復功能訓練,對于提升手術療效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采取運動療法,有助于提升患者腰背肌肉強度并改善耐受力,幫助腰背肌肉恢復正常功能,可降低神經根黏連現象。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高強度運動組通過提升運動時間、增加運動強度、術后脊柱功能恢復、疼痛評分以及直腿抬高和腰背伸高度等恢復情況優(yōu)于低強度組和對照組。這表明,運動療法有助于促進患者手術后腰背肌功能的恢復,同時患者通過增加運動強度以及延長運動時間并堅持訓練,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術后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者脊柱融合手術后,采取高強度的運動療法可促進患者脊柱功能恢復,并緩解疼痛度,有助于提升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張昭,張金生. 運動療法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柱融合術后康復中的作用[J]. 雙足與保健,2017,21:97+99.
[2]????? 于恩明,奚春陽,閆景龍. 腰椎退行性疾病微創(chuàng)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8,07:712-714.
[3]????? 歐陽一雪,趙紅偉,蔡雪. 腰椎退行性變術后患者出院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8,09:1280-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