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彬
摘 ? ?要:結構主義認為,許多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jié)具有穩(wěn)定不變的內在結構,可以說很多故事都是由相同結構“演化”而來。文章將引用俄國理論家普洛普和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有關結構主義的理論來分析《新白娘子傳奇》這一故事,從中找出該類故事的內在獨特結構,進而深入結構探究蘊含在故事之下的深層價值。
關鍵詞:新白娘子傳奇;結構主義;功能;二元對立
《新白娘子傳奇》這部電視劇是一代人的經(jīng)典記憶。其主要內容是:白蛇白素貞為報恩與凡人許仙相愛,卻遭到和尚法海的阻攔,最后經(jīng)菩薩點化,一家團圓。該故事情節(jié)感人而受到無數(shù)觀眾的喜愛。本文將結合結構主義理論從另一角度分析該劇,深入故事核心,發(fā)掘故事背后的內在結構,并探究其深層價值。
一、故事中的內在結構
以結構主義的觀點來看,許多豐富多彩的故事在某些程度上有著相似之處,因而可以將這些故事歸結為同種類型。在同類型故事當中,盡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角色等因素會有變化,但是其內在結構是不變的。俄國著名理論家普洛普把影響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點的故事行為稱為“功能”。并且,他通過仔細研究和分析俄國的一百個童話故事得出了以下結論:第一,人物功能是故事中不變的成分;第二,一個故事中人物可以千變萬化,但其已知功能數(shù)量有限;第三,功能的排列順序和后果往往一樣;第四,所有童話故事一共展現(xiàn)三十一種功能,由七種人物角色承擔:反面人物,為主人公提供物品者,助手,公主/被追求者及其父親,派主人公歷險的人,主人公,以及假主人公。不管如何曲折離奇,千姿百態(tài),其基本形態(tài)一致。如此一來,一系列復雜的故事在結構上就會變得簡單,因為這些故事都只是遵循某個固定結構,而這個固定結構又是由各種不同的“功能”組成。
對《新白娘子傳奇》的內在結構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整個故事就是:主人公情投意合,之后愛情受到外界阻撓和種種考驗,最終主人公圓滿團聚。這個框架是穩(wěn)定不變的,在創(chuàng)作故事過程中只要掌握這種結構模式,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許多同類型的故事。例如,牛郎、織女被王母用銀河阻攔,只能每年鵲橋相見。以及梁山伯、祝英臺被父輩棒打鴛鴦導致最后雙雙化蝶的故事也完全適用這一框架。由此可以看出《新白娘子傳奇》內部確實具有固定不變的穩(wěn)定結構。
二、故事中的“二元對立”
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之父列維·施特勞斯與普洛普有著同樣發(fā)現(xiàn)。他在研究過程中引入了“二元對立”模式,并利用這種模式將神話分解為神話要素,然后按照故事的敘述順序和神話要素的組合進行排列,力圖通過神話表面展示故事后面的故事。[1]因其分析條理清晰、簡單易懂,而使得這一解讀成為運用結構主義來分析作品的經(jīng)典。另外,結構主義當中還存在這樣的觀點:當研究對象被分解為某些結構成分后,人們就可以從這些成分中找出對立的、相互聯(lián)系的排列、轉換等關系,而這些關系或結構又總是體現(xiàn)為兩事物被置于相互對立的位置,形成區(qū)別和對比,從而產生另一層次上的各自意義。因此,用“二元對立”模式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新白娘子傳奇》,在其中可以找出使得許仙和白素貞愛情受阻的對立關系,通過對表面可見的對立關系進行二元對立分析,我們可以去到故事最深處,去發(fā)掘隱藏在作品深層的本質含義。
《新白娘子傳奇》故事主要內容如下:白素貞原本是一白蛇,某日不幸被捕蛇人擒獲,幸被一小牧童救下,遂決定報恩,經(jīng)過修煉終成人形,來到西湖尋找恩人許仙,兩人一見鐘情。端午期間,白素貞喝下法海給許仙的雄黃酒現(xiàn)出原形嚇死許仙,菩薩出手相救。許仙因醫(yī)術高明而遭人陷害,被白素貞解救。法??垩涸S仙,逼白素貞水漫金山。許仙和白素貞濟世救人,在孩子許仕林出生后,法海又將白素貞鎮(zhèn)于雷峰塔。許仕林考取狀元,孝心感動天地,白素貞、小青、法海及許仙四人因功德圓滿升入天界。整個故事存在多個“二元對立”,即牧童救白蛇、許仙和白素貞濟世救人與法海給許仙雄黃酒、許仙遭陷害、法海逼白素貞水漫金山等情節(jié)成為一種對立,一邊是救人施恩,一邊是施計害人,而蘊含在故事深層的是人性善與惡的鮮明對比以及懲惡揚善的價值觀。另一方面,許仙與白素貞刻骨銘心的愛情與法海拆散佳人成為一種對立。然而,這并不是簡單的人、妖與和尚之間的對立,而是一組觀念的對立。一方是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而另一方則是傳統(tǒng)道德觀念以及自古以來的禮教秩序。另外,最后四人升入天界,導致“二元對立”關系解除,成為大團圓結局,而這正是人們對于真愛的期待。至此,運用“二元對立”從故事表面入手,深入故事內部找到了“對立元素”,而正是這些“對立元素”突出了故事主題,讓故事變得十分吸引人。
綜上所述,《新白娘子傳奇》這類故事隱藏著特定的框架結構,這種內在結構不會因環(huán)境、人物甚至情節(jié)的改變而改變,而透過這種結構所要表達的某種主題也是特定的,比如歌頌愛情等。另一方面,借助“二元對立”理論來解讀《新白娘子傳奇》,從故事內在“骨架”出發(fā),探究故事深層意義是一種獨特的分析方法。它讓我們了解到在理解故事的時候不僅可以從“內容”出發(fā),從“形式”、“結構”出發(fā)也能進行另一番解讀。而這種方法是更深層次地解析故事內部結構所體現(xiàn)的主題,能夠更加具體地展現(xiàn)故事背后的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71-273.
[2] 馮永翔.距離—《屋頂麗人》的結構主義解讀[J].欽州學院學報,2009(5):65- 68.
[3] 龍靜.電影《畫皮》的結構主義分析[J].大眾文藝(理論),2009(18):37-38.
[4] 彭卓.電影《刮痧》的結構主義分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04):231-233.
[5] 王蔚.善惡之間——對《羅生門》的結構主義解讀[J].山東外語教學,2005(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