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華
咱們做教師的都明白這個道理:課堂教學是我們育人活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都很強的育人活動。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知識、練就技能、發(fā)展智力、形成態(tài)度和相應的品質(zhì)??梢哉f,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以便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這時我們的“課堂巡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如何在短暫的巡視中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因,處理好課堂生成,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呢?這都需要教者用心以對,從而通過有效的課堂巡視構建高效的精彩紛呈的數(shù)學課堂。筆者通過日常教學案例,作了以下幾點淺顯的思考。
一、對學生的錯誤——耐心
【案例】《口算除法》教學片段:
1.師:60÷3怎么算?
師提出要求4人小組交流,再用小棒分一分,小組長記錄,老師巡視。
生1:因為6÷3=2,所以60÷3=20。
生2:因為20×3=60,所以60÷3=20。
師補充:做除法可以想乘法。
生3;因為60里面有3個20,所以60÷3=20。
生4:因為6個10除以3等于2個10,所以60÷3=20。
教師總結學生的方法,并書寫在黑板上。
師:你覺得哪種方法簡便?就用這種方法說一說。
生1:我覺得第二種方法簡便,因為20×3=60,所以60÷3=20。
生2:我覺得第一種方法簡便,把0當作沒有。因為6÷3=2,所以60÷3=20。
2.師:用你喜歡的方法算600÷3=?。
生都直接口答出來。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為6÷3=2,所以600÷3=200。
生2:因為60÷3=20,所以600÷3=200。
生3:因為200×3=600,所以600÷3=200。
3.師:6000÷3=?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為6÷3=2,所以6000÷3=2000。
4.師:300÷6和3000÷6怎么算?生說不清楚了。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師沒有讓學生明白算理,到了300÷6和3000÷6時,學生就沒辦法解決了,教師還要回到一開始講清算理,既浪費了教學時間,又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后來在課堂反思中,我寫道:如果能在小組活動時,教師直到各個小組去,若學生沒有擺小棒,老師就應在巡視的過程中加以點撥;如果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但是在匯報的時候卻沒有人敢說,這就需要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及時地給學生以激勵,增強學生的信心。這絕對算不上投機取巧,而是通過教師對這一小組的點撥,讓全班學生學得更好。這樣一來學生反饋時,這種方法就會呈現(xiàn)給全班學生。讓一個小組的學生上臺發(fā)言來告訴全班同學算理,能讓全班學生更好、更扎實地掌握算理,對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這樣也能更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反思】每次課堂巡視都是短暫的,越是短暫,就越覺得這幾十秒時間的珍貴。當捕捉到珍貴的反饋信息時,怎樣才能準確地分析、判斷,并迅速作出相關的教學舉措,這就需要教者敏銳的觀察力、有效的分析與判斷力,快捷合理地處理好課堂生成,這是教學智慧的綻放。然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耐心。
二、對課堂的生成——留心
其實,互動的教學過程強調(diào)師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交流。教師要積極地參與這一交流過程,以對這一過程進行有效的目標調(diào)控,引領課堂走向精彩,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氣和樂趣,充滿生命的色彩,更充滿激情與智慧。所以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巡視中,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間迸發(fā)的智慧的火花,并適時引導,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案例】在二年級上冊中,有這樣一道計算棋子總數(shù)的題。
在小組討論時,我進到小組里,看看孩子們都怎么想的。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在格子圖里畫棋子,然后數(shù)出一共有多少枚。看了四個小組后,終于有收獲了,有位學生在用算式計算棋子的總數(shù)。4條邊上都有2枚:2+1+1=4(枚),4邊上都有6枚:6+5+5+4=20(枚)。在講評時,我讓這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同時在黑板上作出相應的板書,全班學生用熱烈的掌聲肯定了他的想法。這時,又有一位學生站起來了:“老師,我還有一種想法!”我暗自竊喜,心理想著:別讓我失望哦!他繼續(xù)說:“如果正方形每條邊都有6枚的話,4條邊就是4個6,就是24個。但是有4枚棋子被數(shù)了兩次,所以要再減去4枚,用式子表示是4×6-4=20(枚)?!彼f完就自己坐下來,我卻驚呆了,沒想到他能想到這個方法。我?guī)ь^鼓起掌,接著是來自全班的更熱烈的掌聲。
【反思】一題多解在我們平時教學中應該倡導,這確實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與發(fā)散思維。當然,也要讓學生明確多解并不是目的,要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選擇其中更為簡單、合理的解法,才是一題多解的最終目的。在課堂巡視中,隨時可能發(fā)現(xiàn)一道題目不同的解法,我們要留心處理、合理、充分地運用這些難得的課堂生成資源。
三、對學生的行為——細心
每個班級中的幾十位學生,應該說各有各的樣兒,有喜動的,有好靜的,那我們在課堂上要關注每位學生的動向,充分肯定和信任學生思維的獨特性與多樣性,營造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氛圍,形成良好的學風,使小組交流做到每位學生參與其中,重視學生互動,豐富思維信息。在小組討論或獨立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巡視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學生有進步了,對教師產(chǎn)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之情,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親其師,信其道”,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這里我們要特別關注“孤單者”,引領其走入“探究圈”。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路偏差很大,教師可以及時個別解釋;同時,讓后進生共同參與到“探究圈”當中去,讓分心者收心,及時提醒。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小組探究中得到不同的收獲。
【反思】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有一句經(jīng)典名言:“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绷己玫牧晳T是讓學生受益一生的財富,教師的巡視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每位學生的優(yōu)缺點,更好地引導他們進步。
巡視不是走馬觀花,怎樣在有限的巡視時間中讓學生們?nèi)〉脽o限的發(fā)展與提升,這還有待于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作進一步的探究和摸索。我們堅信: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