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梅
摘 ?要:古詩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古詩教學肩負著傳承文化的使命。并且,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在提高學生文化品位與審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時需要進行全面而長遠的考慮,運用多種策略讓學生體驗到古詩的韻味與美好,提升學生的古詩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核心素養(yǎng);策略研究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古詩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僅是因為古詩用詞精簡,還因為古詩往往意境深遠,情感豐富。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語文學習的時間有限,理解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也有待提升,所以,學生在古詩理解與感悟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诖?,教師應當化困難為動力,從古詩本身出發(fā),多層次、多方面地進行教學,讓學生發(fā)現古詩的優(yōu)秀特質與魅力所在,進而更加積極地進行古詩學習,進行文化傳承。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1.走近詩人
走近詩人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所表達的一切,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當時的時代,還有利于學生之后學習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時需要從“知人論事”的角度來帶領學生走近詩人。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運用資料卡片介紹、提前預習等方式讓學生了解詩人的一生和他創(chuàng)作這首詩時的境遇。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古詩時會更有感觸。
例如:在進行《望洞庭》的教學時,對于詩人劉禹錫,我是以面試表的形式介紹給學生的。具體來說,如果單純的將劉禹錫的生平事跡平鋪直敘地介紹給學生,學生的印象不會太深,因此,我告訴學生今天有一位古代來的人要來面試我們班的語文老師,你們都是面試官。學生瞬間對“古代來的人”有了好奇心,我緊接著給學生展示出了一張面試表。面試表上有:姓名劉禹錫,性別男,祖籍洛陽(今屬河南)等基本信息,過往經歷這一欄寫著: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年)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jiān)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頗有寫詩天賦。學生看得非常認真,而且對劉禹錫的事跡展開了小聲的交流討論。通過這樣的詩人介紹,學生對詩人的了解會更加深入。所以,教師可以在介紹形式上多下功夫。
2.細節(jié)探究
古詩的用字、用詞都非常精煉,并且,很多字、詞都是經過詩人反復推敲的,進行細節(jié)探究有助于學生體會到古詩用字、用詞、營造意境等的精妙之處,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具體的古詩教學時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細節(jié)探究類的課課堂學習任務,讓學生先從自己的角度對古詩的細節(jié)進行理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細節(jié)的討論和學習。
例如:在進行《獨坐敬亭山》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進行了細節(jié)賞析。具體來說,我讓學生精讀這首詩,找出其中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并與同學交流一下為什么覺得寫得好。學生交流得非常積極,如:有學生覺得“眾鳥”和“孤云”寫的好,“眾”字詩人想表達的是別人,而“孤”想表達的是自己的狀態(tài),這樣一對比,可以體會到詩人的孤獨。也有學生覺得“盡”和“閑”寫得好,眾鳥都飛走了,孤云很閑,營造出了一種非常安靜的境界,詩人全詩沒有寫一個“靜”字,但是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安靜,等等。由學生的交流討論可以看出,學生的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他們很有想法,也在盡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緊接著,我引導學生進行了細節(jié)賞析。通過這樣的細節(jié)賞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3.情感感悟
情感感悟是古詩學習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很多古詩都是詩人為了抒發(fā)情感而作,所以要真正的理解一首古詩,除了探究其中運用的技巧、創(chuàng)造的意境等內容,還需要深挖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需要注重情感的教學,運用情境再現、合作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并探究詩人是如何表達這種情感。如此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提升。
例如:在進行《鄉(xiāng)村四月》的教學時,我讓學生自主進行情感的感悟。具體來說,學到這首詩的時候,學生已經有了古詩學習和情感感悟的基礎,讓學生進行自主感悟是出于鍛煉學生能力的考慮。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有些學生從詩人的寫景和對勞動的描寫感受到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贊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勞動的贊美。同時也有些學生陷入了迷茫,感受不到詩人的情感表達。對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即:如果你要為這樣的鄉(xiāng)村四月寫一首詩,你是抱著什么樣的感情寫的?很多學生幾乎沒有經過思考就說出了喜歡、熱愛這樣的詞匯。因此,很多學生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所以,教師應當妥善引導學生進行古詩的情感感悟。
4.延伸學習
延伸學習是古詩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延伸學習可以鞏固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同時還有助于學生之后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古詩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給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延伸,延伸的可以是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詩人的同一類的作品,或者二者相結合,再或者也可以不局限在古詩上,可以是與古詩相關的文章、評論、圖畫等內容。如此一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四時田園雜興》的教學時,因為課堂上我給學生展示了很多可以表達詩中之景的圖片,所以學生的學習非常積極,學習效率也很高。鑒于此,在這首詩的教學結束之后,我給學生展示詩人六十首《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另外一首詩,即: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賞析。學生們在聽到《四時田園雜興》一共有六十首的時候,對詩人產生了濃濃的敬佩之情,所以,在延伸學習中表現得非常積極,學習效果很好。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延伸教學。
總而言之,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悠遠,古詩學習有利于學生認識到語言運用的精妙之處,也有利于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優(yōu)秀之處。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時可以從古詩涉及到的多個方面出發(fā),深化學生的古詩學習,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尤丹.古詩新韻——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7(02):45-47.
[2] ?劉潔.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