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在對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普遍存在 “能聽懂課,不會解題” 原因的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如何學習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聽懂 ?學會 ?分析
引言
教師上課的氣氛也不錯,課堂上學生都說懂了,但是題目做起來質量卻不盡人意,原因在哪兒呢?這就是我接下來需要探討和分析的問題。我們主要從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來看。
一、調查的現(xiàn)象
做為一名人民教師,經常能聽到學生甚至是教師在抱怨,怎么上課能聽懂,下課自己做作業(yè)就不會做呀?有些教師也說上課的氣氛也不錯,課堂上學生都說懂了,怎么作業(yè)質量這么差啊!
聽到這些,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其實都很辛苦。教師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心備課,不辭辛苦的批改學生作業(yè)。而學生呢,他們的學習負擔不用多言。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數(shù)學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個人覺得學生學習主要取決與兩個因素:一是老師的教,二是學生的學。
二、主要原因分析
1.教師方面
其實,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很傳統(tǒng),往往是教師“一言堂” ,把所有的步驟,思路都講出來,學生被動地聽!其實大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想,怎么想到這里。學生所謂的“聽懂”只是老師具體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過程,很難學會運用知識!這些老師在做的是提煉知識的精華——“高營養(yǎng)”的知識。然而,學生沒有吸收這些營養(yǎng)的“根”———學習的能力、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掌握的能力。;或者學生的根本不具備吸收這些“高蛋白高營養(yǎng)”的功能——處于被動學習或更低層次的學習能力上。
有很多老師不明白,為什么學生上課一聽就懂,可是有的題卻一做就錯,其實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接受”遠遠比“產生”容易的多?!奥牰恕比菀?,是因為老師們大都會采用“通俗易懂、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等等的教學藝術,聽懂不是難事,因此學生和老師首先都要確信一點——沒有聽不懂的學生。聽懂而不會是缺乏思考和動手能力。是思維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思維上的欠缺指的是對問題思考的主動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雖然一聽就懂,但是光聽而不改變被動灌輸?shù)奶匦?,是不會進步的,因為不是學生自己思考出來的。
2.學生方面
當然,還有許多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不記筆記,消極聽課。調查表明,有近一半點的同學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課本、資料上的習題從不主動解答,等待老師講解,對自己不負責任,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嚴重。有一位學生說:“我就是這樣的,上課不記筆記,老師講課時只管聽,且聽得頭頭是道,課后卻找不著方向,原以為聽懂了就記住了,沒有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時間稍久就忘記得一干二凈。”
在具體的問題操作過程中,不少同學看到問題比較繁瑣就有所畏懼,不知如何分析,抽絲剝繭,從而解題失敗。學生能“聽得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是對“懂”的理解上有誤,有的學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題的每一步,是在老師講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師講課時有提示,有誘導,能想起來,認為自己懂了。同樣的問題,沒有老師的提示,就不能想起來,說明學生的“懂”不是真“懂”。
三、對策與建議
學生出現(xiàn)“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來自教師、學生及其他三方面。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老師教的問題、學生學的問題,也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為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與老師、學生進行座談和書面交流,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1.從“教法”方面想辦法 :
(1)改變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第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潛能,幫助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第二,改變觀念,耐心幫助那些數(shù)學天分稍差的學生學好數(shù)學,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可采取談話式、探究式、講練結合、個案教學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數(shù)學學習,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給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勵。
第三,老師教學的難點是教會那些學了還是不懂的學生!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樹立他們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水平,加強責任心 。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以自身豐富的知識、修養(yǎng)、素養(yǎng)打動學生。
(3)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
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要讓學生體驗到學數(shù)學的無窮快樂,并把所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4)教會學生學習,在解題上正確引導學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教學不僅僅是要研究教學中“教”的規(guī)律,還要研究學生“學”的規(guī)律。
(5)關心愛護學生,面向全體學生。
老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所謂“差生”。他們一旦被激發(fā),經調控將知識溝通、入了路,學習上就會有一個很大的飛躍。
2.從“學法”方面找出路:
(1)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在時間上要擠和鉆,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
(2)勤學好問,虛心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學習,自覺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
(3)牢牢抓住聽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真正聽懂課 。
(4)課堂、課后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養(yǎng)成自覺復習的好習慣 。
中學數(shù)學教學,在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之際,對新的教材與學生新的學習方式的研究與探討,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只有充分發(fā)揮數(shù)學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年輕一代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才能為提高全民族素質,造就一代高質量的新型人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著作類
[1]李道仁:《學會學習》,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33頁。
文章類
[2] 呂渭源:《創(chuàng)造教育與課堂教學改革》,國家級講習班講課稿。
[3] 賀樂凡:《中小學教育管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4]教育部:《數(shù)學教學大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