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按照《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吸取經(jīng)驗,取長補短,與時共進。如果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不做任何反思,不注意及時吸收教學中的研究成果,則教學過程只能是一潭死水,根本不能達到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物理教學;核心素養(yǎng);反思
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我認為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讓學生主動提問;讓學生積極探索;讓學生自主追求。
一、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
好奇作為思維的先導,它是成功的起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并想法去解決問題。
初中物理(滬科版)開篇就講到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列舉了幾個好奇的實驗。我一一在講臺上演示出來,邊做邊問:“在水中的筷子為什么被折斷了”“為什么沒給水加熱,它就會沸騰?”“飲料為什么吸不起來?”“天空為什么會出現(xiàn)彩虹?”隨著一個個的提問,造成一個個懸念。學生很快“磁化”般地被緊緊吸引住,多么好奇,多么有趣,吊起了學生的“胃口”,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興趣和急待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所以,每一堂課,我通過自己的語言、行動和要求去影響學生,提出或制造一個個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懸念,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誘發(fā)他們的追求。
二、讓學生主動提問
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動下,就會主動的去了解問題,認識問題的本質。這就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思維推理能力。他們之間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討論和爭議,并會不時的請教老師來評判。教師此時要善于鼓勵和保護他們的這種學習熱情,引導他們深入分析,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思維方法。
在學習“光的折射后”后,學生對“海市蜃樓”充滿好奇,通過自己的學習,相互討論,有些學生主動提問,怎么才能看到“海市蜃樓”?我就把硬幣放在空紙杯子里,讓學生不能看見硬幣,我向杯子里加水,一邊加水一邊讓學生觀察,在加水過程中,慢慢的就看見硬幣了,再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形成共識,解決了學生的提問,增長了學生的知識。
在學習完“凸透鏡成像”后,學生了解到凸透鏡有那么多應用,在探究凸透鏡成像過程中,有些學生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1)凸透鏡,光屏,蠟燭三者的中心為什么要安裝在光具座的同一高度?(2)凸透鏡在什么情況才能成像?(3)把凸透鏡用紙擋一部分,還能成像么,為什么?(4)為什么把蠟燭放在一倍焦距上,有時候在光屏上還有像?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說明他們在掌握現(xiàn)有的知識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去探索一些更新、更難的知識。此時,我把學生分成幾個興趣小組,指導他們?nèi)ピO計,并進行實驗,解決他們的問題。
三、讓學生積極探索
產(chǎn)生了好奇,主動提出了問題,就具有了動力。在此時,就積極鼓勵他們,自己去探索,物理這一門學科的特點就是觀察和實驗,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實驗學習前人的“創(chuàng)新”。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1)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實驗。(2)創(chuàng)新機會多做實驗,養(yǎng)成勤動手的好習慣。(3)用簡單器材創(chuàng)造性的做好實驗。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讓學生準備平面鏡,用激光筆照射在平面鏡,觀察白屏上的光線,不斷給改變光線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觀察白屏上另一邊光線的變化,再把白屏向后偏折,觀察被向后偏折白屏上有什么現(xiàn)象等,再開展討論,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并與課本結論進行比較。我不斷發(fā)問:看到什么?說明什么?結果是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是什么?成敗關鍵又是什么?
學生討論,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加上我的指導,解決了心中的困惑。總之,通過實驗,觀察認識,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辨別存在于他們周圍模糊不清的事物,培養(yǎng)了認識事物的能力,對他們的智力發(fā)展極其有益,更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和方法。
四、讓學生自主追求
讓學生自主地追求一些自己認為不解的知識,了解一些最新的科學成果,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我結合課本的“想一想、議一議”、“加油站”、“迷你實驗”、“拓展一步”喚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主動追求。例如《蒸發(fā)》一節(jié)中,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三個小實驗。(1)在手背上滴兩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開,看哪滴干得快?(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面積相同的水漬,看哪個干得快?(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積相同的水漬,對其一片吹風,看哪滴干得快?再指導學生找出生活中的應用,基礎好的學生寫出小論文。等等。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中的知識,還加強了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聯(lián)系,這正是素質教育要求達到的目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很高,越學越有勁。在他們以后的生涯中,也會延續(xù)這種自主追求的精神,充實自己的精神食糧。
總之,物理教學反思對教師和學生的成長都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敖逃笔且婚T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反思,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育人”這一神圣使命。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解惑,更要培養(yǎng)他們自己去想法解惑,達到“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出現(xiàn)創(chuàng)新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邱麗萍.初中物理教學反思[J].現(xiàn)代交際,2015(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