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一名中學女教師在辭職信上寫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400年前,江蘇有位少年讀到《晉書·陶淵明》時,立下誓言:“大丈夫應當走遍天下,朝臨煙霞而暮棲蒼梧,怎能限于一地終老此生?”從1608年開始,22歲的他徒步跋涉,歷經30余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走過江蘇、福建、湖南、北京等21個省、市、自治區(qū)。他走過荒涼的窮鄉(xiāng)僻壤,到過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qū),冒著生命危險,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并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留下60余萬字游記資料經由后人整理成書。
他,就是徐霞客,而那本書就是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
說起徐霞客的游歷史,那就不得不提曾轟動一時的“買題風波”了。1498年,富家子弟徐經,也就是徐霞客的高祖,懷抱仕途夢想赴京趕考。他遇見了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兩人相見恨晚,引為知己。
有人問唐寅:“今年的科舉會考什么?”唐寅便將自己覺得會考的內容悉數道盡,徐經則在一旁附和表示認同。結果還真被說中了,那年的科舉考題和唐寅說的差不多。之后,一條“唐寅和徐經買通考官,提前拿到考題”的小道消息傳開了。一時間,朝廷鬧得雞犬不寧。弘治皇帝為平息風波,直接削除了兩人的仕籍,并命其終生不得再參加科舉。原本對仕途信心滿滿的徐經,此后對科舉不再抱有期待,回家后,直接跟兒子們說:“我不再強迫你們參加科考,你們愛考不考?!边@也成了徐家的家訓,一直傳了下來。到了曾孫徐有勉這一代,不但不參加科舉考試,整天就喜歡游山玩水。
1587年,徐有勉喜得一子,取名徐弘祖。徐弘祖天資聰穎,自幼好學,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他翻遍了家中的所有藏書,專挑歷史、地理等這一類在當時看來毫無用處的閑書,廣泛涉獵古今史籍、輿國方志、山海國經等。徐弘祖對“奇書”的癡迷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有錢必買書,沒錢就變賣衣物換錢買書。
他在私塾課堂上偷看《水經注》,把先生氣得不輕。朋友們都勸徐有勉要好好管管兒子,但徐有勉認為應“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讓兒子隨自己的性子去做喜歡的事。
徐弘祖整天遇山就爬,遇水就下, 他父親徐有勉說:“你這小子,實在太像我了。你眉宇間有煙霞之氣,你不是立志周游天下嗎?那就去吧。”名儒陳眉公也評價他說:“我看啊,他是煙霞之客,就叫他霞客吧?!睆拇耍旌胱姹阋浴跋伎汀睘樘?,更以“徐霞客”一名為后人所熟知,流芳百世。
如果說父親熏陶了徐霞客去遠方探險的志向,那么母親則為他的出行下定了最后的決心。19歲那年,父親徐有勉病故,徐霞客在家里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后,想外出游行的心蠢蠢欲動,可是“父母在,不遠游”,徐霞客不忍心丟下母親一人在家。知子莫若母,母親一下子就看穿他的心思,說:“男兒志在四方,你當往天地間一展胸懷,怎么能因為我而無所作為呢?”在母親的支持下,徐霞客最終決心出游,去擁抱天與地,發(fā)現世界的另一面。
這一年,徐霞客22歲。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貝爺和徐霞客誰的生存技能更強?”網友說:“一時來看,貝爺勝,一世來看,霞客贏。”徐霞客的出游的確不是簡簡單單的游玩,而是徹徹底底的探險。他飽覽了各種人間勝跡,也遭遇了大小不同的險境。
“欲窮雁蕩之勝,非飛仙不能?!毙煜伎陀讜r拜讀的地理、游記等書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來到雁蕩山的初衷也是為了尋找古書中記載的雁蕩山巔的雁湖。
雁蕩山以奇特險峻、瑰麗多姿的山岳風景而聞名,就連當地向導都望山生畏,為徐霞客指了方向之后就止步不前了。徐霞客孤身一人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險峻的高峰,往上都是陡峭的山勢,而腳下全是萬丈深淵。發(fā)現無路可走的時候,他就將布帶系在巖石上,懸空而下。結果一次布帶不幸被巖石勒斷,險些掉入深淵,還好他反應機敏,及時抓住了突出的巖石,撿回了一條小命。最后,他證實了雁蕩山頂并無大湖。諸如此類的危險在徐霞客的游行中不計其數。
登頂嵩山萬歲峰后,他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從嵩山西壁攀援而下。他抓著野藤沿著山壁滑落,速度越來越快,到了谷底后發(fā)現自己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了,身上的衣服也都擦破了??墒蔷驮诖藭r,徐霞客看到了霞光穿山縫而入,光下的樹木、石壁、瀑布呈現出一片玄幻絢麗的迷人景色,他立刻歡呼雀躍,“好一個人間仙境”,完全忘記了剛才的驚險和手上的疼痛。而這個地方,就是如今嵩山的奇景西溝。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毙煜伎拖群笥螝v過兩次黃山,分別在1616年和1618年。他最早發(fā)現并記錄了光明頂、鰲魚背等處是黃山最高處的古夷平地,考證出黃山是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登頂天都峰,徐霞客感覺“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等爬上蓮花峰頂,果真發(fā)現“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上”,所以他得出結論:蓮花峰是黃山的最高峰。這個發(fā)現至今讓測繪專家連連稱奇,因為通過現代化技術測定,果然發(fā)現蓮花峰比天都峰高了54米,但僅僅通過目測就能知道兩者的海拔差距絕非一般人能做到,畢竟兩座山峰之間隔了1100米。
蘇軾在《定風波》里寫到:“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边@就是徐霞客的真實寫照。他全程徒步游行,風餐露宿,足跡遍布三山五岳、長江大河。而且不管旅途有多艱難,徐霞客在夜晚都會燃起篝火,在搖曳不定的昏暗火光中寫下旅途的所有見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曾間斷。
徐霞客游歷30余年,留下了60余萬字的資料,經季會明等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一書,得到了廣泛流傳。《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tǒng)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tǒng)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徐霞客也是世界上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歐洲最早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廣泛考察和描述的是愛士培爾,時間是1774年;最早對石灰?guī)r地貌進行系統(tǒng)分類的是羅曼,時間是1858年,他們都晚于徐霞客。而對熱帶巖溶的考察,西方直到1845年才有德國旅行家容格·胡恩對爪洼“千山”地形的描述,比徐霞客晚200多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的《論地層》論述了石鐘乳,比徐霞客晚130多年。
當代人的說走就走,可能帶回來的只是朋友圈的曬照和短暫的愉悅;可徐霞客的說走就走,走了30多年,帶回了許多無比珍貴的地理文獻資料。他不僅對地理學有重大貢獻,在文學領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游記,既是地理學上的珍貴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游記文學,有人稱贊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缎煜伎陀斡洝繁粚W術界列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20部著作之一,是中國旅游走向全球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徐霞客與馬可·波羅分別被推尊為東、西方“游圣”。
徐霞客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用一生的時間去完成了“朝臨煙霞而暮棲蒼梧”的志向。他有嚴謹的科學探索精神,也有堅持到底的毅力,能獲得偉大成就的人必定有異于常人的能力與決心。
古時候的讀書人大多走兩條安穩(wěn)的路,要么寒窗苦讀走經濟仕途之道,要么詩酒田園終老一生。而徐霞客走了第三條險峻的路:去遠方探險,去發(fā)現世界的另一面,也去發(fā)現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