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sea 劉喜 林揚
Locro洛克若:經(jīng)典阿根廷燉豆、豬肉、南瓜、煎鵝肝——來自Martin Dolz北京亮餐廳廚師長
洛克若是阿根廷歷史最悠久的食物之一,有超過200年的歷史。本是為阿根廷國慶日享用,后因做法簡單,成為了一道家常菜。原本是將不同的食材熬燉成—鍋濃湯,不同地區(qū)的做法稍有區(qū)別。對Martin而言,洛克若代表著家的味道。雖然南半球的5月很冷,但與家人一同享用這道菜肴,是他童年時代最溫暖的記憶之一。
Martin的這道燉豆,配方來自他叔叔,類似中國常說的“家傳配方”。8歲起,他便愛上了這道洛克若。常規(guī)的“阿根廷燉豆”食材相對簡單,豆子、南瓜、干白玉米、洋蔥、蒜、牛肉或豬肉?,F(xiàn)在他自己的配方里加入了鵝肝和黑松露,這些食材和他之前工作過的地方有關(guān)。比如在巴西圣保羅用豆子作為配菜,用鵝肝來提鮮;后來他去布宜諾斯艾利斯柏悅酒店做開業(yè)籌備,在法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黑松露,成了他在“燉豆”中新添加的靈感風味。Martin讓我們一定保守這個秘密,千萬不能讓他叔叔知道他修改了配方。
豆子、南瓜、干白玉米、洋蔥、蒜、牛肉或豬肉、鵝肝、黑松露,將所有的食材放入鍋中,慢煮2個多小時,直至湯變得濃稠,香味飄散到空氣中。
新疆臊子面:土豆、蘿卜、肉臊、豆腐、木耳、面
——來自新疆何阿姨.秦州面館
西北人以面為主食,對于離家的西北人來說,嘗到—碗面,便是回到了家鄉(xiāng)。
1998年,年輕的阿阿姨帶著母親做面的手藝離開家鄉(xiāng)甘肅天水,來到新疆—座新建的石油小城。與她生長的甘肅相比,新疆口味更重,于是她將手藝改良,將甘肅面做成了新疆面。
何阿姨的臊子面從和面就不同。和面時加堿,再與雞蛋攪拌,醒面半小時后呈微黃,偏硬。面質(zhì)是手工刀犁面,顧名思義是將許多面壓在一起,以犁的方式一條一條用刀推送切割出來,這一過程要靠純手工,切出來的形狀如韭菜寬窄。加了雞蛋,面耐煮不斷,待到出鍋時,整個面呈光滑透亮、入口筋道。臊子面采用湯面分離的做法,何阿姨的臊子佐料僅小指甲蓋大小,在湯中均勻分布,不會沉在面下或浮于表面,能夠隨刀犁面一起咽下。
將湯喝盡,是對臊子面進食的基本禮儀。何阿姨的臊子湯用少許胡椒調(diào)味,不嗆鼻,無辛辣,卻能讓湯底濃稠,入味又不失刀犁面本身的口感,層次迭出。
何阿姨的店不大,屋內(nèi)僅6張四人桌,然而20年來,每逢飯點幾乎座無虛席。臊子面在西北幾乎家家會做,但能引人到店來常吃,可見其水準。更有人將自家的碗留在何阿姨的店里,方便適應自家兒童食量,—碗面,真正融入到了千家萬戶中。
加堿,再加雞蛋。醒面半小時,筋道入味。
這個,他們最拿手!
“—招鮮,吃遍天”,對廚師來說是理想,但真能做到著實不易。只有不斷打磨、反復研究,將一輩子的時間放入一道料理中,才能真正做到“一招鮮”。
茶與菜成就的經(jīng)典龍蝦色拉(LobsterAvocado Timbale)龍蝦、牛油果、辛辣柑橘蜂蜜醬、手工泡菜、仙飲玉露綠茶、油醋汁、菠菜
一次Taha的個人饑餓經(jīng)歷,造就了這道融合經(jīng)典菜。最初他只是將手邊現(xiàn)有的龍蝦肉、牛油果、泡菜混合攪拌在一起,沒想到食材之間竟然產(chǎn)生了有趣的化學反應。如今,經(jīng)過不斷改良,酸橙和馬鞭草被加入,凸顯海鮮的鮮味;搭配手工紅珍珠洋蔥泡菜、柚子kosho和少許是拉差辣醬點綴,更增風味層次。最有趣的是,這道菜里加入了綠茶。
在菜肴中加茶的風格來源于Thha對茶的熱愛,他收藏了諸多來自不同地區(qū)和品種風味各異的茗茶,家中收藏已經(jīng)超過了1000種。Taha說,春夏最適合品嘗大吉嶺、龍井和日本煎茶,清新的茗茶要在收獲之后立刻品嘗才最佳。而最近他愛上了哥倫比亞的紅茶,這個以優(yōu)質(zhì)咖啡聞名的產(chǎn)地,唯一一款手工采摘全葉紅茶口感濃郁,如咖啡般絲滑。他還在夏成夷發(fā)現(xiàn)了一種罕見且產(chǎn)量有限的烏龍茶,生長在原始自然的火山土壤中,未經(jīng)栽培,其中含有的豐富礦物質(zhì)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這兩款都非常適合秋冬飲用。
·海鮮與綠茶搭配,綠茶的清新與海鮮的鮮甜味道相得益彰;
·將紅茶融入甜點餡料,搭配紅茶香氣,甜而不膩;
·紅肉或風味較重的菜肴,建議搭配藍茶(也稱為烏龍茶或黑龍茶),幫助平衡菜肴的濃郁味道。
——來自上海,明呈黃魚面館
上海斜土路上的明呈黃魚面館最開始火是因為“懟人”,20多條“吃面條令”被貼于門上:“不要把紙巾扔進面碗里”、“不滿意可退換,但只限初吃時”。對客人的規(guī)矩也不少:“不許抽煙”、“故意拿別人好傘的人沒好運”、“不要動空調(diào)”等等。大多數(shù)字條是統(tǒng)一筆跡在不同時期的手寫,字的主人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孫泉林。
孫老板的黃魚面記憶來自阿娘。小時阿娘常常燒黃魚面給他吃。成年后,他開過酒吧、做過生意、炒過股,還曾在日本打了6年工,但始終沒忘記這碗面。孫老板看起來兇,但對家人很好,為了與家人在一起,將近50歲的孫老板不再漂泊,開了這家面館。
孫老板說,自己店里霸道的規(guī)矩,是以黃魚面的品質(zhì)做資本的。面不會在浸泡中變軟,黃魚的骨頭經(jīng)過處理,已經(jīng)被剔除,只剩下鮮嫩的魚肉,用料實在,但是夾肉時還考驗筷功,不小心就會夾碎。奶白色的濃湯由黃魚、扇貝、河蝦等十幾種海鮮作為湯底,熬制四小時以上。蓋在上面的雪菜脆嫩,拌開后更為湯底增添一份鮮味。雖然店內(nèi)標語沒有這條,但店里的??投贾莱悦娴恼谧藙荩撼砸豢昝?,夾一片魚,再來一口湯,這才是黃魚面從舌頭到喉嚨再入胃的全方位美食體驗。
河馬:美食美器都是回憶載體
美食家.喜好收集食器.曾出版《食器最高:來我家吃飯好嗎》
對茄子的愛被深植于河馬的童年記憶中,因為他的母親是一位茄子料理的“狂熱愛好者”。每到夏季,各種做法的茄子會頻繁地出現(xiàn)在家中的餐桌上。拌茄泥、炒茄丁兒、炭烤雙茄、魚香茄子等,但他最喜歡的還是蒸茄子拌辣醬。尤其夏日午后,等不及晚飯的小孩子,肚子餓得咕咕叫,一碗冷飯,拌上一碗茄子辣醬,美味難以言表。
辣子雞也是河馬最愛且遵義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家常菜,如日本的土豆燉牛肉,每家都能用一樣的調(diào)料(紫皮蒜、小黃姜、糍粑辣椒和花椒)做出不同的“媽媽味”。河馬家中獨特的“酸湯豬蹄”也是一絕,即便是不吃豬蹄的朋友,也會裹上帶著濃濃木姜子的辣椒蘸水,大口吃上幾大坨。
以至于有朋友和河馬開玩笑說:“你們貴州人好像會巫術(shù),默默在廚房里鼓搗鼓搗半天,就能弄出一桌極其下飯的美味料理。”以“辣”和“酸”為精髓的貴州菜,“酸”來自黔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是大眾對貴州菜的普遍認知,貴州也有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而辣椒的種類和用途更令人眼花繚亂:糍粑辣椒是炒辣子雞的必備,豆豉辣椒可以做火鍋底料,炒五花肉、炒臘肉,鮮海椒炒脆哨,魚鰍辣角、炸莽椒等數(shù)不盡的菜式。各種煳辣椒面、糟辣椒、紅油辣椒、燒烤辣椒面等,更廣泛運用于各類料理當中。
河馬說,自己在家鄉(xiāng)時并不下廚,來京獨立生活后才開始做菜,“廚藝大多是天生的吧”,小時候母親料理的方法、習慣看在眼里,竟然都發(fā)揮了出來。離家時,河馬特地和母親學了最愛吃的辣子雞和蒸鮮肉,記錄在本子上的做法直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
熱愛食器的河馬在家吃飯以時令菜為主,用菜市場有的新鮮食材,搭配家中食器?!懊朗澈兔榔魇且粋€相互成長、相互成就的關(guān)系”?!揽此破胀ǖ募页A侠?,很可能因為用了一個美好的器物,而讓人食欲倍增。也正是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器物,參與到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讓人拿起某個盤子,捧起一個碗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某段歲月中的美好記憶。
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年代,食物帶來的幸福感期限似乎也在縮短。但是,與家有關(guān)的食物記憶,永遠都是無法割舍的。
若說“家宴”是待客的最高標準,“家傳菜”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值得珍惜和傳承的記憶。
Kimi:外婆是我的美食啟蒙導師
前美食編輯、料理研究家
“熏魚、醬鴨、冬筍干燒大蝦、梅干菜燒肉、炒素、銀絲芥菜、蔥油雞……”33歲的Kimi細數(shù)自己會燒的菜,在這點上,他絕對是上海男人。
“從小到大,每個禮拜六都要家族聚會,”Kimi說,“以前是外公外婆燒菜給大家吃,后來變成我媽媽那輩掌勺,到現(xiàn)在,就變成了我和幾個兄弟姐妹出手了?!?/p>
燒菜的天賦,似乎鐫刻在Kimi的家族基因里,三代之內(nèi),隨便拉出誰,都是烹飪好手——據(jù)說,Kimi的外公還傳給他一本民國時期的菜譜,“外公燒菜真是—把好手,可惜走得早,所以我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吃的都是外婆的味道?!?/p>
糖醋小排,是外婆最拿手的一道菜。這道上海人家的家常菜,流派和味道多種多樣。有人喜歡做冷盤,有人則一定要吃熱炒;有人喜歡出鍋前撒一把新鮮的小蔥,讓色面更好看;有人只習慣點一些炒熟了的白芝麻,讓吃到嘴里的香氣更明顯。
“我們家是熱炒派,出鍋一定要加點兒鎮(zhèn)江香醋來提香。當然,炒的時候必須要用上海米醋,有米香而且味道柔和,還帶點兒甜味,非常棒?!?/p>
Kimi小時候去外婆家吃飯,都會跑去廚房偷看外婆和媽媽在干什么,“她們忙忙碌碌,好吃的就端出來了?!庇刑?,讀大學的Kimi突然發(fā)現(xiàn),外婆似乎一下子老了,燒菜對她來說已經(jīng)力不從心,“我沒想過要接班之類的,單純地想外婆和媽媽輕松點兒。畢竟燒一大桌菜,對一個老人家來說,真的太辛苦了?!?/p>
從打下手到能夠獨立掌勺,Kimi把閑暇的時間都花在如何做菜這件事上,“別人打游戲的時候,我在研究怎么燒菜?!睆淖畛跚胁饲械绞?、炒菜被燙傷,到現(xiàn)在他能夠游刃有余地做出不同菜系的美食,Kimi的熱愛和廚藝都在不斷提升,“這件事把我的天賦開發(fā)了出來,特別能讓人沉淀下來。壓力很大或不開心時,我就去燒個菜,非常解壓?!?p>
人都說,酒要陳。但想真正做到藏酒不是容易事兒。如果你想要藏一款葡萄酒,至少得一下子買6瓶,給它們準備一個非常出色的儲存環(huán)境。除此之外,還得常檢查酒款的狀態(tài),避免品質(zhì)出現(xiàn)紕漏。經(jīng)過蒸餾的烈性酒藏起來省點兒事,畢竟其性質(zhì)相對更穩(wěn)定,但真買好的,價格也不菲。加上世界范圍內(nèi),蒸餾酒價格都在漲,預算估計也要看漲。
當然,最難的一關(guān)其實還是自己,要能藏得住,還得忍住不喝。不信,你聽聽這些藏家的故事,他們自己偷偷喝了多少了。
為下一代藏酒?不,為自己藏
Carrie.L
愛酒如命的中年鑒賞家
3年前,我去沖繩潛水,在當?shù)貐⒂^了兩家泡盛酒廠,意外發(fā)現(xiàn)這種使用泰國米制作而成的烈性酒,竟然有出色的陳年潛力,當?shù)匾灿泄啪埔徽f,用來儲存酒液的器皿跟中國白酒極為類似,都是能夠跟空氣進行緩慢接觸的陶器。酒廠里專門有一間房間儲藏很多酒,這里面是當?shù)厝藶閯偝錾暮⒆淤I的酒,等待孩子成人。
最終進入我購物車的是一瓶限量3000瓶的瑞泉酒廠紀念版御酒。相較其他酒款,這款產(chǎn)量非常低的酒款有著更醇厚的酒體,香氣表達也更復雜。售價僅人民幣200元,是非常有性價比的選擇。更重要的是,這款酒的裝瓶選擇了陶制的仿古瓶身。日常環(huán)境下,通過陶器本身的透氣性跟空氣進行緩慢接觸,幾年之后,酒款的風味跟我當時品嘗的味道就會有所不同了吧。
藏酒帶來的是與人分享的快樂
莊健烔
某知名跨國公司業(yè)務拓展總監(jiān)
2006年我第一次去蘇格蘭拜訪酒廠,買的第—瓶酒是Edradour(艾德拉多)的泥煤款Ballachin。后來就開始了對威士忌的迷戀和收藏之旅。
我是1969年生人,我想為何不尋找收藏一些自己生年的威士忌呢。目前我已經(jīng)找到了5瓶1969年份的老威士忌。我特別喜歡—瓶69年蒸餾、94年裝瓶的Convalmorc。這家酒廠已經(jīng)關(guān)張,但品質(zhì)出色,尤其是高年份的波本桶經(jīng)常讓人聞到菠蘿、柑橘等熱帶水果的香氣。
目前我也只找到了4瓶不同年份的Convalmorc而已。年份款是一位荷蘭賣家轉(zhuǎn)給我的。我們在拍賣網(wǎng)站上相識,有次他得知我喜歡Convalmorc,就把自己的1969年Convalmorc以一個非常合理的價格出讓給了我,這些酒以外的故事讓人想起也覺得感動。
藏酒就是為了喝!
cain ong
成都Bar.Mu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作為一個接觸siqalc mlt至今十四五年的“老玩家”,年輕不懂事,日本的成士忌基本被我們喝干凈了,現(xiàn)在多少有點后悔,價格漲了十倍不止。但轉(zhuǎn)念一想,用當年的價格喝了那么多也值了。酒喝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對威士忌的喜歡,讓我想要收藏更多。比如帝亞吉歐(Diagco)早年間發(fā)布的“珍稀系列”(Rarc Malts),我對其中一款1975年份的布朗拉(Brora)20年特別感興趣,找了好久,后在邦瀚斯(Bonhams)于愛丁堡的拍賣場才拍到。還有一款去年意外在西班牙買到的舊版云頂25年老人頭,這家酒廠在蘇格蘭坎貝爾鎮(zhèn),這個產(chǎn)區(qū)曾經(jīng)倒閉了很多酒廠,但正因為有springbank,才保留了這個產(chǎn)區(qū)。很多年前我曾經(jīng)在酒局上喝過這款酒,念念不忘,停產(chǎn)多年終于被我買到。
作為在北京最先做墨西哥菜的廚師,Q Mcx墨西哥餐廳的行政主廚Marcus用40年的烹飪經(jīng)驗,讓墨西哥菜有了新玩法?!澳鞲缡且粋€醬料國家”,Marcus說:“就像中國一樣?!痹谀鞲纾u料就是食物的靈魂。到底有多少種呢,Marcus也不知道。有很多醬料在墨西哥最早出現(xiàn)的時候就有了,有些是在西班牙人來了帶來豬肉之后,但都是在歷史長河里和墨西哥人的生活慢慢融合在一起的。Marcus在北京開的第一家墨西哥餐廳里,當初只有四、五種醬料。如今,在北京的Q Mcx系列墨西哥餐廳,人們已經(jīng)可以嘗到四、五十種不同的地道墨西哥醬料了?!暗沁@還不夠?!盡arcus并不滿意:“我在美國的餐廳大概有幾百種醬料,更接近墨西哥人的日常口味。”所以Marcus不斷地實驗、融合,把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醬料帶到國內(nèi)。至于到底怎么吃這些醬料才更好,自由的墨西哥人也沒有定律,“每家每戶都有自己做醬料的秘方,你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用醬搭配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