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菊
《2018高考語文大綱》要求考察學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內(nèi)容包括現(xiàn)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語言文字應用、寫作等四大版塊。但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最大的困惑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提到我們自己認為學生初中就該了解的知識,而學生卻“一問三不知”,通過了解才明白,問題出在“課標”上。由于初中與高中使用的是相對獨立的兩個“課標”,這就使得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和初中語文教學之間未能很好地銜接起來,使初中學生進入高中以后很難適應高中語文的學習。那么如何做好初中與高中的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下面就結(jié)合自己教學經(jīng)歷,談幾點個人看法。
初高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找出其中的差異,明確各自要求,熟悉各自特點。從比較中,我們看到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xù)和深入,但在教學目標、內(nèi)容上與初中存在明顯差異,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異環(huán)節(jié)明顯存在“斷層”和脫節(jié)。
種種跡象表明,相當多的學生在升入高中后感到不適應。初中和高中語文教材存在著銜接不自然的情況,不少學生甚至出現(xiàn)了無法跟班學習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語文教材所涉及的基礎(chǔ)內(nèi)容,初中階段竟沒有學或?qū)W得不扎實。比如,文言文教學,初中階段“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高中階段則“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第一是做好知識層面的銜接。比如語法知識,在初中基本沒學,而語法知識直接影響高中的文言文學習、病句修改、哲學常識、邏輯常識,影響高中語文的閱讀和寫作,非補不可。因此,高一我都是先給他們講至少兩周語法知識,再上新課,在教學過程中反復滲透。
第二是做好思維能力方面的銜接。初中重視識記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語文在此基礎(chǔ)上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考查我們的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評價等五個層級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教學生學會思維。
第三是做好學習方法的銜接。高中以能力為主,在考試要求的范圍內(nèi)什么樣的題型都是允許的。這就要求我們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是從理論入手,結(jié)合課本交給他們方法,達到“舉一反三”。
第四是做好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的銜接。實踐證明,讀寫記能力的形成,是培養(yǎng)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根本途徑。因此,課內(nèi),課本上的選文不管是否要求背誦,一定要強化閱讀,尤其是古詩文和現(xiàn)代散文。課外多閱讀經(jīng)典名著,我每個假期都會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wù),并寫讀后感。
第五是做好識記積累的銜接。高一上新課之前我都會以禮物形式送給每個學生一本知識手冊,內(nèi)容包括常見易錯字音字形;常用成語意思;常見病句類型,文言詩文必備推薦篇目等,讓他們識記,課內(nèi)做好筆記。
第六是做好練字的銜接?,F(xiàn)在都是電腦閱卷,字寫不好直接影響自己分數(shù),尤其是文科試卷。因此每天布置他們練10分鐘字,三年的訓練他們基本上能寫一手漂亮的字,高考不至于失去非智力因素的分數(shù)。
第七是好的銜接閱讀。統(tǒng)編教材主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提出了“得閱讀者,得語文”的改革方向。著名學者朱永新先生則說:沒有閱讀,就沒有學生的精神成長?!皩W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錢理群)。這些理論足見閱讀的重要。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初中階段要保證他們有足夠的閱讀時間,鼓勵學生熟讀,背誦那些百讀不厭,文質(zhì)兼美,膾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補一些欣賞能力,包括對文章的各種表達手法與寫作技巧的能力,如線索,如表現(xiàn)手法中的正側(cè)面,對比烘托,詳寫略寫,伏筆照應,又如體味文章內(nèi)涵,賞析語言,欣賞文章等等,有了這些能力,才能較快地適應高中語文教學。
總之,做好初中與高中的語文教學銜接,需要我們初高中語文教師走上“大語文教育”之路,對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才能幫助初中畢業(yè)生盡快適應高中語文學習。
[作者通聯(lián):貴州晴隆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