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
[摘要]周璇作為20 世紀橫跨影壇、歌壇的雙棲明星,民國時期的上海、20 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掀起了一個令同代歌星及后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周璇時代”,對中國電影史、流行音樂史都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直至新時期在不經(jīng)意間人們?nèi)阅軐ひ挼街荑臍v史痕跡。
[關(guān) ?鍵 ?詞]周璇;音樂;電影;讀解;思考
1957年9月22日,“影后”周璇因患突發(fā)急性腦炎在上海第一醫(yī)學院去世,一代巨星撒手人寰,一代灰姑娘的影壇神話就此終結(jié)。37年的生命旅程匆匆走過,為后人留下了43部影片、231首歌曲。周璇是永恒的,她那細潤甜美的歌聲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回音。她的一生經(jīng)歷了別樣的輝煌,也飽嘗了人生的痛苦。為怕多情,不做憐花句。62年過去,今天我們再去聽周璇當年的唱片,仿佛眼前還能看到燈紅酒綠的上海灘,還能感受到她的音容笑貌……讓我們共同追憶歷史,追溯這段純真的時光,緬懷這位芳華絕代的天涯歌女。
舊上海的常德路格外冷清,平日里見不到什么熱鬧光景??墒?,就是在這條毫不惹眼的馬路上,誕生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文學文藝界的兩顆璀璨之星,也是至今仍被上海人引以為豪的“絕代雙嬌”:一位是“文學名片”張愛玲,另一位就是影壇、歌壇的雙棲明星——周璇。
周璇出生和來歷早已無法考證。有人說她是上海蓮花庵中的尼姑所生,也有人說周璇生于常州一戶蘇姓人家,后被其舅父拐賣至上海,至今在一些史料中仍可以看到周璇原名“蘇璞”一說,即使在周璇成名之后,仍有懷著各種動機和目的的人指認周璇是自家的女兒??梢钥隙ǖ氖牵谀莻€重男輕女的年代,她被賣給了一位姓周的人家收養(yǎng)并起名為周小紅,在上海工部局做翻譯的養(yǎng)父周文鼎吃喝嫖賭,家中經(jīng)濟狀況每況愈下,甚至曾打算把年幼的小紅賣給妓院,若不是得益于曾是粵劇名伶的養(yǎng)母葉鳳珠幫助,這個曾改革中國演唱流行歌曲領(lǐng)域的先驅(qū)者就將過早夭折。周璇后來在文章中說:“六歲以前我是誰家的女孩子,我不知道,這已經(jīng)成為永遠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實際上,她一生都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但臨終也沒能實現(xiàn)這個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周璇養(yǎng)父的兒子周履安是中國無聲電影片時代在上海灘呼風喚雨的大明星,也正是在他的提攜下周璇才得以相對順利地邁入“娛樂圈”,并成就日后的一番偉業(yè)。
張愛玲喜歡在黃昏時分站在常德路沿街的常德公寓五樓陽臺上眺望,她曾經(jīng)撰文寫道:“驟然看到遠處的一個高樓,邊線上附著一大塊胭脂紅,還當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卻是元宵的月亮,紅紅地升起來了。”不知文中所提到的高樓是不是指代這條街上的明月歌舞劇社,這個改變周小紅一生命運的地方。1933年,過著困苦顛簸生活的周璇在“星探”琴師章錦文的推薦下加入了由近代著名音樂家黎錦暉創(chuàng)辦的明月歌舞劇社。這時的明月歌舞劇社星光璀璨,王人美、黎莉莉、白虹、聶耳、黎錦光……這些“大腕”所組成的強大演藝陣容即使在當今的娛樂圈中也并不多見。正是在這樣濃郁的藝術(shù)氛圍中,初出茅廬的周小紅勤學苦練,加上極高的天分所以進步很快。
由于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周璇操著一口方言,這給演唱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是周璇具有超乎常人的刻苦鉆研精神,她的普通話老師也是后來的丈夫嚴華曾回憶道:“初進明月的時候哪里撈得著她去彈鋼琴……先進社的演員上午都要練琴,她只好等人家彈,她在一邊看,等到下午別人不彈了,她才能去摸一摸,她懇求號稱胖姐姐的章錦文教她彈,她孜孜不倦地清晨練聲樂,中午彈鋼琴,深夜背臺詞……”
不懈的努力終于感動了上天,經(jīng)過一年的專業(yè)學習,周璇在上?!洞笸韴蟆放e辦的“播音歌星競選”(類似于“超女”海選)中以微弱的劣勢(相差50多票)屈居老牌歌星白虹之后,從此“金嗓子”美譽便伴隨著她那首《五月的風》吹遍了整個上海灘。
談起周璇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成名之后的小紅在“一二八事變”不久后登臺演唱了抗日歌曲《民族之光》,由于將其中的一句歌詞“向前進,周旋于沙場之上”唱得慷慨激昂,社長黎錦暉就替小紅起名為周旋,后來又在“旋”字旁加一個“王”,取意“純美如玉”,至此,這個一生使用過不下于十個稱呼的小姑娘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
周璇是后無來者的一代歌后,她運用傳統(tǒng)的民族聲樂發(fā)聲方法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自然的演唱風格。著名作曲家陳鋼在回憶起父親的這位老朋友時曾經(jīng)說道:“她的聲音很親切,就像在耳邊訴說,這就是周璇的特點,看起來很平淡、很平凡,其實里面蘊藏著很大的張力、很多的吶喊、很樸實的深情?!?曾與周璇多次合作的電影演員舒適談到周璇的演唱方法時也說道:把這種會話式的自然發(fā)聲的方法搬上舞臺,同時把嘴唇緊緊地靠近話筒演唱的方法,是從周璇開始的。
周璇成名伊始正是中國電影無聲片向有聲片過渡的時期,周璇在演唱上的成功引起了電影界的高度重視。1935年在周履安的安排下,周璇進入上海藝華影業(yè)公司拍攝了她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風云兒女》,而該片的插曲正是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在輝煌的銀幕生涯中,周璇塑造了各種各樣的經(jīng)典形象,最令影迷難忘的就是《馬路天使》中那惹人憐愛的“小紅”,這也是周璇最喜歡的一部影片?!靶〖t”的形象仿佛就是為周璇而量身打造的,生活中的周小紅演繹出銀幕“小紅”的生命贊歌,深刻揭露了舊社會下層人民命運的悲歡離合。為了能夠讓當時身屬藝華公司的周璇加入《馬路天使》劇組,著名導演袁牧之說服明星影業(yè)公司老板拿業(yè)已成名的當紅影星白楊與“藝華”交換,答應為雙方各拍一部影片,而周璇也沒有辜負伯樂的栽培,把銀幕中的小歌女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特別是片中周璇唱歌時出現(xiàn)的畫面切換,成了我國最早的MTV。
周璇是一個極具天賦的演員。在《憶江南》中,她同時扮演采茶女和交際花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茅盾曾評論說:“周璇女士一身兼演此兩個不同性格的角色,頗有分寸,說得上難能而可貴?!壁w丹曾回憶周璇的表演時說:“(周璇)天真極了,常常與戲中的一個小演員在布景后面打彈子,可是一上鏡頭把我鎮(zhèn)住了,導演要求的她都能恰如其分地表演?!?隨著《馬路天使》的走紅,從影尚不足兩年的周璇就已經(jīng)成為影壇和歌壇的兩棲明星了。1941年《上海日報》舉辦電影皇后選舉,周璇自然是技壓群芳,可是周璇在結(jié)果出來的第二天就登報婉拒了這一殊榮。當然,影后的桂冠還是屬于周璇的,1995年在紀念電影誕辰100周年暨中國電影誕辰90周年慶典上,《馬路天使》被列為二十世紀中國十部經(jīng)典作品之一,周璇本人也被評為中國電影世紀獎最優(yōu)秀女演員。
周璇是一個溫柔的女子,需要細膩的情感呵護,可是在感情之路上她走得并不平坦?!盎橐鍪菒矍榈膲災埂?,這話似乎在周璇身上格外應驗。第一任丈夫嚴華是一個“北方漢子”,結(jié)婚之后周璇繼續(xù)奔波,事業(yè)大紅大紫,相比之下,嚴華卻清閑很多,加上“娛樂圈”所特有的“八卦”,使得嚴華開始對周璇妒忌 、 猜疑、不滿,甚至惡言相向,迫使周璇不堪重負,離家出走。這件家庭事件在當時的上海灘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導火線是“第三者”,也有人說是因為同為演員的嚴華名氣和收入遠在周璇之下。
與此同時,國華影片公司的老板柳中浩為了包裝周璇,也為了拍片掙錢,每天讓她加班加點,甚至住在公司。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柳中浩“殷勤”的背后也別有用心。此時,周璇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但她仍然堅持唱歌和演戲。終于在一次演唱的時候暈倒,被送到醫(yī)院之后,醫(yī)生告訴她“孩子保不住了”。周璇是個孤兒,她對于孩子的渴望比一般的女性更加強烈,流產(chǎn)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第一次給她精神上以毀滅性打擊,這也為她日后出現(xiàn)的精神問題埋下禍根。而嚴華則把一切的責任都推到周璇身上,甚至還在報紙上公開指責周璇,至此,兩人的關(guān)系徹底破裂 。1941年,這段僅僅維系了三年的婚姻宣告結(jié)束。
在擺脫了嚴華的陰影之后,周璇遇到了細致入微的朱懷德,這個家境殷實的商人之子曾給周璇帶來了一段幸福的時光,可惜這段感情成了無花之果。淡然分手之時“話劇皇帝”石揮出現(xiàn)了,只是一切還沒有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1957年夏秋之交,這位天才演員投江自盡,和周璇前后腳離開了人世。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p>
周璇確實做到了。
14歲獲得了“金嗓子”的美譽,25歲以三千元一張的門票舉辦獨唱音樂會,百代公司每年支付給她版稅2000萬,電影公司提供每部片酬百兩黃金……1935年從影后,相繼在藝華、新華、明星、國華等電影公司擔任演員,主演《馬路天使》《西廂記》《紅樓夢》《夜店》等影片,是當時滬上影壇最受矚目的明星之一;抗戰(zhàn)勝利后,周璇赴香港主演了《花外流鶯》《清宮秘史》等電影,仍舊備受歡迎。除了拍攝電影之外,周璇還演唱了多達二百余首歌曲,《何日君再來》《夜上海》《四季歌》《天涯歌女》等曲目膾炙人口、傳唱至今。
周璇,永遠屬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舊上海灘的樂壇和影壇。她被譽為那個時代中國歌壇、影壇雙料天后,為中國流行音樂和電影的早期發(fā)展注寫了一段流光溢彩的光輝歲月。她所主演的多部歌舞片類型的電影影響深遠,至今仍在海內(nèi)外華人記憶中難以抹去?,F(xiàn)在回溯她短暫而非凡的演藝人生,既是一種紀念,也是對后來者的激勵。
參考文獻:
[1]白水.一首哀婉凄楚的歌[J].大眾電影,1981(2).
[2]彭軾然.用我一生,赴你花樣年華[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陳和(1962—),女,上海市人,教授,現(xiàn)任職于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素質(zhì)教育及課程改革研究。
作者單位: 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