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琴
韓愈《原道》有云:“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于外之謂德?!弊鳛橐幻處煟軒Ыo學生什么?需要帶給學生什么?雖已從教十余年,仍是每每如履薄冰,緊張不已,唯恐課上誤了學生的青春。
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呼。這里的“天下”不完全等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家國”或者西方意義上的“國家”,此兩者要么是統(tǒng)治義,要么是政治義,而“天下”則更多是文化義。到了清末,處于又一次的天崩地裂之中的維新派康有為,則進一步有“保國”與“保教”之別的說法,此“保教”之“教”,就是光披四表、澤被蒼生的中華“文教”,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幾百年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沖擊是全面的,至今猶能同感李鴻章在奏章中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驚呼。這是因為,不同于以往游牧民族之顢頇,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沖擊不僅僅是形而上的,還有形而下的。套用《大學》中的八條目之說,歷史上中國的危局更多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之技術性落差所致,從來沒有一種文化可以從“正心、誠意、修身、養(yǎng)性”的“內圣”層面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實質性的威脅??墒且话俣嗄陙砦鞣絽s無情地摧毀了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文化自信,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在救亡圖存的“亡國”與憂憤不已的“亡教”之間搖擺與掙扎,直至今日,“文教”這個問題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了。
那么今日我們之“文教”困境究竟是什么?不同于清末以來中國積弱積貧的“亡國”之憂,今日國力日漸隆盛,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在西方文化和現代物質主義的雙重影響之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何處安放,如何立足?我們的文化自信從何而來?民族復興的根源是什么?文化自信只能從自己的傳統(tǒng)中去尋找,民族復興端賴于文化復興,沒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民族復興就只是一場無法持續(xù)的物質狂歡。但是,這里的“文化復興”不會僅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復活,因為傳統(tǒng)文化肯定是有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地方,我們需要的是傳統(tǒng)文化的再造!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體”,以西方現代文化為“用”,這是中國當代文化再造、文化復興的不二之門。無“體”則失“根本”,“本”立而道生。古今中外的歷史已經證明,文化傳統(tǒng)是一個民族復興和創(chuàng)新的總根源。
一個多世紀來,甚至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晚明啟蒙之光,往圣前賢、仁人志士,載馳載驅、征逐踉蹌,傳統(tǒng)文化再造問題一次次被提起,一次次又無疾而終。時至今日,吾國再迎復興之曙光,再造傳統(tǒng)文化以之為民族復興之根,漸為國人之共識,而教育為文化建設之本。以細讀為基礎,以傳統(tǒng)文化講習、思想啟蒙、人格養(yǎng)成為主要內容的博雅教育則是教育之本。以心性涵養(yǎng)、思想啟蒙、方法論智慧的角度,以更高高度、更寬視野、更整體性對待學生的教育問題和成長問題,而不是僅僅限于知識的傳授、應試的成績。反過來講,一個人,如果解決了心性涵養(yǎng)、思想啟蒙、方法論智慧等博雅教育諸問題,掌握知識、成績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西方文化的沖擊,帶來了中國文化自我認同的困惑。所謂傳統(tǒng)文化復興問題,不在廟堂,不在高屋,不在徒喚,不在高論。文化是精神,是品味,是氣質,是情趣,是日常生活的知行合一。多年來,論者多矣,呼者多矣,現在需要行動,需要從概念到行為的行動,需要情懷的建構,需要從底層做起,積寸累之功,需要在日?;畛鰟?chuàng)造性轉化后的傳統(tǒng)。傳統(tǒng)文化復興,匹夫在茲!今日中國“文教”之堪憂固非完全由教育之弊所致,而復興“文教”之隆盛亦單非教育所能,但是教育——真正體現教育本質和精神的好教育——是基礎。
從知識到思想,從優(yōu)秀到優(yōu)雅,從生活美學到公共文化空間,這就是以細讀為基礎,以傳統(tǒng)文化講習、思想啟蒙、人格養(yǎng)成為主要內容的博雅教育的教育理想、社會理想,何其艱!何其樂!閱讀、思考、辯論、情懷、超越性,哲學、歷史、文學、寫作,這些看似都是“無用”的,都不是功利性的工具,但是對于一個孩子的自我成長卻是最最重要的養(yǎng)分和素質?!盁o用之學”,最終,將是“無用之大用”。
我們相信教育就是培養(yǎng)思考的內驅力,教師只不過是喚醒潛能,“體驗在其中”,在細讀中有“我”之思,在社會實踐中有“我”之驗,這是對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完美詮釋。所謂博雅教育,也就是Liberty Education,也可以翻譯成自由教育或者通識教育,是當今世界的教育共識,其所成就的,不是只占有知識、沒有靈魂的專門家,不是無德之才,而是有文化、有思想、有擔當的人?!白鍪孪茸鋈?,由智及仁”,希望我們的學生都是有格局、有情懷、有智慧、有創(chuàng)新的人,能裨益于“天地、生民、絕學、萬世”之人,在不同領域賡續(xù)并創(chuàng)造中華“文教”和“學統(tǒng)”之人。學生的人生格局、家國情懷、擔當意識是成人成己、裨益社會的重要精神動力。
我們強調教育的“植根”性而非“插花”,以細讀為基礎,把細讀與思考作為個體成長的前提。細讀是一種閱讀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是心性的體現。細讀和思考,是主體性學習的真正開始,同時也是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和生活美學建構的紐帶。細讀,是找尋自己的過程。思想啟蒙之路,或者說方式,不應該是外在的,而應該是內在的。也就是說,不應該僅僅是外在性的說教和“聽”,而更應該是內在性的“研”與“習”,如何達到內在性的“研”與“習”?那就是主體性閱讀!只有建立在精選閱讀文本、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問題意識的主體性閱讀基礎上的深刻的獨立的思考,并且打開教育的“生活之窗”,知識因此和生命是關聯(lián)的,而不是外在的,在思考和體驗中去感知,進一步借助于外在性的說教與“聽”,思想啟蒙才是打動靈魂的,是根基性的、有感知的、有章法的。
當然,其中要處理好幾個問題,一是要處理好知識和思想的關系。知識和思想本身并不矛盾,沒有廣泛的知識儲備,持續(xù)性的思考是很難進行的,因為知識是思想的基礎??鬃又v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這個意思。若是“學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純粹的知識性的填充。但也要防止“思而不學”,獲取知識是必須的,關鍵是通過“思”,去觸類旁通、見微知著,讓知識成為“動態(tài)”的存在,把學和思結合起來。二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把思和行結合起來。這個“行”,一是“腿”行,一是“手”動?!巴取毙芯褪恰吧鐣嵺`”,在具體、真切的場景中去感悟?!笆帧眲泳褪菍懽鳎獎庸P,“思”才是有條理的?!八肌焙汀靶小钡慕Y合,可以有效保證“思”的長效性。
學校是學生們思想開始的地方,是詩和遠方的起點,是那些有志于天下的莘莘學子的思想操練場。我希望努力為那些有抱負的學子創(chuàng)造一個這樣的氛圍:心性涵養(yǎng)、思想啟蒙、方法論智慧。己身之力量,唯其“小”,而能“大”;唯其“低”,而能“高”;唯其“外”,而能“內”;唯其硅步,而能千里。己身亦當胼手砥足、勞謙謹飭、反躬內省,不忘教育之本,貽厥嘉猷、勉其袛植,教化學子以成君子人格。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