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屬于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不可逆氣流受限為該疾病的主要特征[1]。肺源性心臟病簡稱為肺心病,是指肺血管、肺組織以及胸廓出現(xiàn)病變,進而導致肺組織結構與功能異常,會促使肺動脈壓與肺血管阻力明顯增加,進而導致右心室肥厚、擴張,部分患者可能會伴隨右心功能衰竭現(xiàn)象出現(xiàn)[2-3]。COPD病程較長,且難以治愈,是引發(fā)肺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4]。研究顯示,COPD并慢性肺心病采用前列地爾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利于有效改善患者肺組織順應性、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與肺功能,為此,本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8例COPD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探究,報道如下。
88例COPD并慢性肺心病患者于2015年9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納入標準:(1)知情同意,且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不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3)不存在支氣管擴張、哮喘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4)不存在用藥禁忌證。排除標準:(1)近期采用抗凝藥物治療;(2)過敏體質;(3)不能嚴格遵醫(yī)囑用藥;(4)惡性腫瘤。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年齡59~78歲,平均年齡(62.29±3.15)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08±0.27)年,共44例,男性30例,女性1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8~77歲,平均年齡(62.18±3.09)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03±0.32)年,共44例,男性32例,女性12例。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對其行營養(yǎng)支持、平喘、常規(guī)吸氧抗感染或者機械通氣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100 mL生理鹽水[生產廠家:江蘇亞邦生緣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6455,規(guī)格:100 mL:0.9g/瓶(玻瓶)]中加入10 μg前列地爾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100,生產廠家: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2 mL:10 μg),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每天治療1次,共行2周治療。
療效評定標準:經治療,肺部啰音、呼吸困難、咳痰、咳嗽等癥狀均未發(fā)生變化,動脈二氧化碳分壓(Arterial Blood CO2Partial Pressure,PaCO2)、血氧分壓(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未得到改善,則為無效;經治療,臨床癥狀有所改善,PaCO2降低或者PaO2增加10 mmHg及以下,則為有效;經治療,臨床癥狀基本消失,PaCO2降低或者PaO2增加10 mmHg以上,則為顯效[5-6]??傆行蕿橛行逝c顯效率之和。
肺組織順應性:治療前后,每天對患者內源性呼氣末正壓與平臺壓均采用呼氣末氣道閉合方式測定,進而對動態(tài)肺順應性進行計算[7]。
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治療前后,對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液中白蛋白與血漿白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測定,計算肺灌洗液白蛋白與血漿白蛋白比值,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與比值成反比[8]。
肺功能指標: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預計值(%)采用肺功能儀測定。
在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中將數據均錄入,計量、計數資料分別經t、χ2檢驗,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77.27%)對比,觀察組(95.45%)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肺組織順應性與肺灌洗液白蛋白/血漿白蛋白,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治療后肺灌洗液白蛋白/血漿白蛋白更低,肺組織順應性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FEV1占預計值(%)、FEV1/FV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治療后FEV1占預計值(%)、FEV1/FVC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COPD屬于臨床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肺臟疾病,不僅會給患者肺功能帶來不可逆?zhèn)Γ瑫r也還會危害心血管功能[9-10]。若不及時對COPD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進行干預,長時期便會導致肺血管內皮功能失調,破壞肺血管結構,產生肺動脈高壓。同時缺氧也會導致紅細胞數量明顯增多,將血液粘稠度提高,促使血流阻力增加,最終出現(xiàn)心力衰竭現(xiàn)象[11-12]。為此,這就要求臨床及時尋找有效方式對COPD并慢性肺心病進行治療。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前列地爾治療COPD并慢性肺心病利于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其次,觀察組治療后肺灌洗液白蛋白/血漿白蛋白低于對照組,肺組織順應性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前列地爾利于改善COPD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組織順應性與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觀察組治療后FEV1占預計值(%)、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進一步證明了前列地爾治療COPD并慢性肺心病的有效性,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究其原因,前列地爾屬于一種人體內源性物質,該藥物具有溶栓作用,能夠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對血小板聚集進行阻礙,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對血液流動進行有效促進。其次,該藥物能將血液黏度與血脂水平降低,促使血管得到有效擴張,將血液外周阻力減輕;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舒張平滑肌,改善微循環(huán)。采用該藥物治療COPD并慢性肺心病能有效抑制淋巴細胞白三烯B4釋放,降低血栓素A2水平,促使氧合能力得到改善,緩解支氣管痙攣狀態(tài),進而促使COPD患者的換氣與通氣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次,該藥物還能擴張肺血管,將心輸出提高,改善肺部血管與組織結構,最終達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肺組織順應性與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對比( )
表2 肺組織順應性與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對比( )
?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
?
綜上所述,COPD并慢性肺心病采用前列地爾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