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誕
【摘要】
道德與法治教師要身體力行,更要行勝于言;要知其所以然,更要行其應然;要知其難,更要行克難,即知行合一:一是做學問——會讀“無字”書,要有道德情懷、有法治意識、有學識底蘊。二是做教師——能引“生活”源,要能開發(fā)生活課程、能講好生活故事、能引領生活旨趣。三是做真人——善成“人生”事,要是朋友,更應是知音;要用心,更要有匠心。唯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方能制心一處。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學科 ??教師素養(yǎng) ??現(xiàn)實建構
正視當下教育生態(tài),現(xiàn)實告訴我們:一是道德與法治教師守土有責。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一門體現(xiàn)國家意志的重點課程,倡導的是生活德育理念,擔負著道德人格的培養(yǎng)任務。道德與法治學科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內涵還將不斷豐富。通過調查不難發(fā)現(xiàn),喜歡這門課程的學生比例居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期待很高。二是道德與法治教師任重道遠。道德與法治學科不能因其無升學學業(yè)測試,或因教師兼職多、專職少而被弱化和邊緣化,甚至課程被壓縮和擠占。相反,它是一門師生共同的必修課,教師不僅要關注其顯性課程功能,更要關注其隱性課程價值。可見道德與法治教師素養(yǎng)亟待提升。
一、做學問——會讀“無字”書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道德與法治教師只有提高自我修為和境界,才能提升學科價值。教師不僅要讀有字書,更要讀無字書,即生活之道、自然之理。首先要不斷豐富學識,開闊眼界,由知而智、由智而美,康德說:“美是道德的象征?!敝挥忻赖模艜歉行院屠硇缘慕y(tǒng)一、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現(xiàn)實與超越的統(tǒng)一,才能真正指引人獲得精神的愉悅。其次,知行合一的“知”,不僅是“知道”,更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教師要找到并遵循內心的良知,將復雜的外部世界變得清晰。只有成竹在胸、了然于心,才能致勝決斷、誨人不倦。
一是有道德情懷。道德與法治學科經歷了從“思想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與生活”、“道德與法治與社會”、“法治與道德”的演變,可見道德與法治學科與時俱進,但始終不離是“德”之根本?!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钡率墙處熈⑸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的職責是培育和引領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道德實踐,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踏踏實實做人、扎扎實實育人,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以自己高尚的德行濡染學生品行。
二是有法治意識。隨著法治進入一年級課堂,逐步推及小學各年級。法治意識的引入正好填補了以往德育空白,將更好地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促使學生養(yǎng)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首先教師要站穩(wěn)法治教育制高點,隨著法治進校園、進課堂的層層推進,指導學生知法懂法守法,高舉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明確法律的神圣與不可侵犯;其次,教師要找準法治教育切入點,要抓住契機,有意識地滲透、點撥,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盲目、不盲從,科學理性地維護公民正當權益;除此之外,教師要明確法治教育落實點,法治教育的根本是讓學生立足、立身,教師要關注學生生活中的法治常識,適時指導補充,讓學生有理有節(jié)有據(jù)地面對問題。
三是有學識底蘊。基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三大特征,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努力成為一個“雜家”,或是努力在各方面能有所涉獵,否則實難駕馭這門綜合性學科;同時其教材只是一個文本,留有太多的空白待教師再創(chuàng)造,如自己家鄉(xiāng)的人文特色、居住城市的變遷發(fā)展、身邊民間的故事傳說等,凡是學生生活所及都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生有涯而學無涯”,教師必須養(yǎng)成不斷積累、不斷學習的習慣,增厚底蘊、增長見識,增強自信,逐步充實自身文化內涵。
二、做教師——能引“生活”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學生不能在“真空”中發(fā)展,只有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與人的交往與溝通來實現(xiàn),要強調把思想轉化成為行動,實踐出真知。培養(yǎng)一個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不僅在于告訴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規(guī)定,其最根本的任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形成待人做事的價值觀念。通過生活獲得的社會認知和技能不是紙上談兵的“見聞之知”,而是直接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踐行之知”。要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不斷摸索、反復驗證,考驗書本理論,鼓勵學生由自己的生活來告訴自己真正的人生。因此教師的知行合一,更多體現(xiàn)為“道術統(tǒng)一”。
一是能開發(fā)生活課程。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和再造者。一要改造,教材中合理的內容要充分利用,不合適的要適時調整,引進更切合學生實際的本土文化;二要補充,教材中未涉及但又是學生實際生活迫切所需的,教師要進行內容的補充,并在課堂上舍得花時間做詳細到位的指導;三要重組,要善于將眾多的資源進行歸納和整理,逐步梳理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即要始終遵循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做到課程資源鏈接有序。只有通過課程設置,以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主要源泉,才能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
二是能講好生活故事。劉紹棠在《師恩難忘》中曾回憶:當年不滿6周歲的他去讀書時,村里的田老師教了他們一首詩《一去二三里》,老師將這首詩編成了一個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他當時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四十年后見到老師仍像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不忘感謝老師在自己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由此給予教師諸多啟發(fā),道德與法治課堂要有畫面感、色彩感和故事感,要善于將說教生動化,賦予知識更多的情境與意境,如果也能適當將故事引進課堂,學生在你那學習幾年,就可以聆聽許多故事,而這些故事有如點點春雨,必將滋潤著學生心田。
三是能引領生活旨趣。道德與法治課堂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要讓課堂趣味盎然,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加以遷延,如可參考“動漫、游戲”的思維;抓住學生熱衷的形式加以包裝,如選用“闖關升級、奪星挑戰(zhàn)、PK”等方式,牢牢地“鎖定”學生注意力。要讓課堂教學活力四射,充分拓展課堂教學,將其延伸至家庭、社區(qū)和社會,同時通過模擬、再現(xiàn)、微縮、還原等手段,將周遭生活場景引入課堂,多角度、多維度地展現(xiàn)趣味生活。多采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組織、實施、參與,充分享受“在其中”的感受,真正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三、做真人——善成“人生”事
小學階段學生經歷兒童期到少年期過渡,尤其是少年期學生主要特點就是“成人感”的發(fā)展,學生渴望自己像成人一樣能獨立自主的支配自己的生活,期望了解成人的世界并參與其中,而這對學生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質的變化,但又不可否認易存矛盾和沖突,教師要善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幫助學生從他人之處汲取前進的動力和能量,最終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教師在教學策略上的細心揣摩,在教學方法上的精益求精,在教學內容上打磨篩選,無一不彰顯:道德與法治教師是培育、是引領、更是成全。因此教師要做真人,就是力求“知行”互為表里,且“表里如一”,不可分離。
一是朋友,更應是知音。“學生心所念,老師必得之?!苯處熞朴诶斫狻⒍煤托蕾p自己的學生,巧妙地拉近師生距離。一要少講多傾聽,如果能真正去聽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得所悟,教師絕不會成為嘮叨者;二要少些說教,多聯(lián)系實際,要綜合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處境、家庭背景、社會階層,客觀了解學生,并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教師才能走近學生心靈 ;三要少些旁觀,多些共鳴。教師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去了解學生,有時也需要坦陳自己的經歷,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學生答疑解惑。
二要用心,更要有匠心。心無旁騖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窮盡一生磨煉自己的技能,并能很好地享受專注做事帶來的內心寧靜。道德與法治要修一顆“匠心”,需要以“技”養(yǎng)身,更需要以“心”養(yǎng)“技”。一是專業(yè),要力求做到自己崗位上的無可替代;二是專注,這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專注于工作,就能忽略外界的紛擾,就能淡泊名利,就能找到價值感和存在感,嗜之越篤,技巧越工;三是極致,竭其心智、窮其工力,精雕細琢,把精力和智慧都用到該做的事上,即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教育,將道德與法治教育由短效轉向長效、由說教轉向育人。
三是由過客,成為貴人。要讓學校生活成為學生不可或缺的生命歷程。我們經常說,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離開學校忘記了課堂上所教,還剩下的就是教育。你是否也想過你現(xiàn)在教的學生,多年后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能否也有幾件讓學生娓娓道來或津津樂道的事情呢?道德與法治老師為什么就不能設計些讓學生深有感觸的事件:或是有讓他們記憶猶新、或是感動得熱淚盈眶、或是激動得一躍而起……只要有一件達成那就成功了,因為你給學生了留下了可貴的、獨一無二的痕跡,你與學生不是過客,而是他生命中的貴人。
宮崎駿說,“為了你,我愿意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應該與每位堅守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師共勉!品無聲,德為上,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在其位,謀其職,成其人;要在課堂內外始終與每一位學生同呼吸、共脈動;課堂很小、世界很大,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為學生打開一扇窗、開啟一扇門,讓他們通向詩和遠方。
【參考文獻】
[1]王紅,吳穎民.放慢知識的腳步,回到核心基礎[J].人民教育,2015(07).
[2]肖良武.知行合一思想的經濟學解讀及對現(xiàn)實的觀照[J].管理學刊,2010(03).
[4]孫偉琴.在銜接中積淀學科素養(yǎng)[J].教育,2014(09).